第151頁
敵機又一次撲來,又是一陣投彈掃射,幾匹馬中彈哀鳴著倒下,如此重複數次,只剩最後一匹馬還在奔跑。又一架敵機飛來,子彈在戰士身前馬後跳躍,敵機從頭頂飛過,巨大的氣浪掀起他身上破殘的軍衣,戰士抬頭朝天上的怪物輕蔑地一笑。敵機拉起又俯衝,罪惡的子彈鑽進戰士胸膛,高舉戰刀的手終於無力地垂下,而馬奔跑的慣性還載著他向前奔馳……
敵機得意地搖搖翅膀揚長而去,等看不見飛機的影子,騎兵排從樹林裡奔出來。犧牲的兩個班戰士大都血肉模糊肢體不全模樣慘不忍睹,有的下半截身子被炸掉,有的兩個胳膊不見了蹤影,大家忍著悲痛掩埋了戰友和馬。
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去,離去在硝煙紛飛的年代;抗敵的勇士就這樣倒下,倒在誓死保衛的祖國大地。
沒有哭泣沒有消沉,淚水在勇士出征前已經流過,現在大家的願望是為戰友報仇,用消滅敵人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
“全體集合,”宋強面容冷崚語調平靜:“機槍騎兵。”
“到。”機槍騎兵牽馬背槍迅速列隊,個個眼裡噴著怒火。
“機炮騎兵。”
“到。”
宋強繼續點名:“普通騎兵。”
戰士們先是一楞,繼而發出震天的回應:“到!”
“騎兵排每個戰士肩負兩個人的使命,要給鬼子雙倍的打擊!”
殘陽如血,西風獵獵,原野上行走著一支時刻準備和鬼子拼命的憤怒之師!
朱鋼、陳建國和劉鐵站在第三道防線主陣地指揮部,這次是三大隊擔任主陣地防守。看到第二道防線炮彈橫飛硝煙迷漫,陳建國說:“空陣地讓他炸吧,看鬼子有多少炸彈。”
劉鐵卻說:“雖說沒人也是中國的土地,還毀了那麼多好樹。什麼時候能到日本去炸,憑什麼戰爭都要在我們的國土。”
朱鋼瞪了劉鐵一眼:“到別的國家去打,我們不變成了侵略者嗎。”
劉鐵說:“不是憑白無故到別的國家去打,比如現在抗戰,如果我們有能力去轟炸日本國內的軍事基地、國防設施、軍事工業,這場戰爭鬼子就撐不下去。還有,”劉鐵越說越深沉:“對侵略者不能只滿足趕出國門,還要到他的國家去打,一是教訓,二是摧毀他的軍事經濟基礎,使他沒有能力再發動戰爭。”
朱鋼一向看重劉鐵有腦子會思考問題,說出的話咋一聽似乎有點歪,仔細一想還真有道理,就苦笑一聲沒說什麼。
劉鐵的想法在歷史進程中確實出現過。一次是幾年之後美軍對日本的轟炸,雖然也傷及百姓無辜,但卻使日本朝野上下徹底清醒,對日本最後投降起了巨大作用。另一次是幾十年之後,中國一位偉大的設計師部署的“自衛反擊戰”,讓侵略者嘗到挑起爭端的苦果。
日軍衝上第二道防線氣得直翻眼,化了不少時間費了許多彈藥,得到的卻是空無一人的山頭。多田舉起望遠鏡發現八路軍隱隱約約在另一道防線,後面巳沒有山頭,“好,真的再跨一步就可以達到目的。”
依舊是轟炸掃射,炮火更猛烈時間更長,炮彈在陣地上犁了一遍又一遍。依舊是轟炸後的進攻,日軍的步炮配合更精確,衝鋒的人數更多。多田這次是孤注一擲派出所有部隊,實行的是不顧傷亡的波浪式人海攻擊,連預備隊都沒留,還親自在後督陣。
日軍士兵高呼著:為天皇而戰!為大東亞共榮而戰!密密麻麻向陣地湧來。
戰鬥巳到白熱化,經過兩天的戰鬥三個大隊都減員不少,連炊事員也上了戰場。敵我雙方都明白,這是最後的較量,拼的是最後一股氣。
密集的子彈射向日軍,無數的手榴彈在鬼子隊伍里爆炸,不時有士兵倒下,發出陣陣哀嚎,但後面的隊伍仍象蝗蟲般猛攻,好幾處陣地都是險象環生。關鍵時刻,朱鋼帶最後兩個排預備隊和一個班警衛到主陣地,陳建國、劉鐵和幾個參謀早已投入第一線戰鬥。
一到陣地朱鋼看見一挺機槍旁一個戰士正在為機槍手包紮傷口,馬上操起機槍猛烈掃射,一邊大聲叫道:“先打鬼子再救傷員,重武器不能停。”
那個機槍手一把推開為他包紮的戰士:“不要管我,打鬼子。”艱難地爬到朱鋼身旁說:“司令員,我給你壓子彈。”
陣地上添了生力軍火力大增,總算打退鬼子的一波衝鋒,朱鋼背起受傷的機槍手到後山腰,陣地上依然是只留少數人觀察敵情。
這次日軍沒有象以往一波退下後炮擊,戰士剛喘一口氣就聽陣地上叫:“鬼子又上來了。”朱鋼手一揮,大家立刻進入陣地,一看卻楞住了。
鬼子隊伍前是一群捆綁著的老百姓,被刺刀頂著向陣地走來,如果開槍首先會傷著他們。一個嘴角流血的白鬍子老漢走在最前面,走了幾步大聲叫道:“八路軍開槍吧,不要管我們,有鬼子墊背死了也值。”
老漢這麼一叫,其他老百姓也喊起來:“開槍吧!”“開槍打鬼子!”
劉鐵罵道:“小鬼子平時口口聲聲說做真正的軍人,用老百姓擋子彈算什麼軍人,有種的自己上來。”頓了頓又說:“大夥聽好了,打起來把鬼子統統擊斃,不留一個活口,這些畜生!”
敵機得意地搖搖翅膀揚長而去,等看不見飛機的影子,騎兵排從樹林裡奔出來。犧牲的兩個班戰士大都血肉模糊肢體不全模樣慘不忍睹,有的下半截身子被炸掉,有的兩個胳膊不見了蹤影,大家忍著悲痛掩埋了戰友和馬。
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去,離去在硝煙紛飛的年代;抗敵的勇士就這樣倒下,倒在誓死保衛的祖國大地。
沒有哭泣沒有消沉,淚水在勇士出征前已經流過,現在大家的願望是為戰友報仇,用消滅敵人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
“全體集合,”宋強面容冷崚語調平靜:“機槍騎兵。”
“到。”機槍騎兵牽馬背槍迅速列隊,個個眼裡噴著怒火。
“機炮騎兵。”
“到。”
宋強繼續點名:“普通騎兵。”
戰士們先是一楞,繼而發出震天的回應:“到!”
“騎兵排每個戰士肩負兩個人的使命,要給鬼子雙倍的打擊!”
殘陽如血,西風獵獵,原野上行走著一支時刻準備和鬼子拼命的憤怒之師!
朱鋼、陳建國和劉鐵站在第三道防線主陣地指揮部,這次是三大隊擔任主陣地防守。看到第二道防線炮彈橫飛硝煙迷漫,陳建國說:“空陣地讓他炸吧,看鬼子有多少炸彈。”
劉鐵卻說:“雖說沒人也是中國的土地,還毀了那麼多好樹。什麼時候能到日本去炸,憑什麼戰爭都要在我們的國土。”
朱鋼瞪了劉鐵一眼:“到別的國家去打,我們不變成了侵略者嗎。”
劉鐵說:“不是憑白無故到別的國家去打,比如現在抗戰,如果我們有能力去轟炸日本國內的軍事基地、國防設施、軍事工業,這場戰爭鬼子就撐不下去。還有,”劉鐵越說越深沉:“對侵略者不能只滿足趕出國門,還要到他的國家去打,一是教訓,二是摧毀他的軍事經濟基礎,使他沒有能力再發動戰爭。”
朱鋼一向看重劉鐵有腦子會思考問題,說出的話咋一聽似乎有點歪,仔細一想還真有道理,就苦笑一聲沒說什麼。
劉鐵的想法在歷史進程中確實出現過。一次是幾年之後美軍對日本的轟炸,雖然也傷及百姓無辜,但卻使日本朝野上下徹底清醒,對日本最後投降起了巨大作用。另一次是幾十年之後,中國一位偉大的設計師部署的“自衛反擊戰”,讓侵略者嘗到挑起爭端的苦果。
日軍衝上第二道防線氣得直翻眼,化了不少時間費了許多彈藥,得到的卻是空無一人的山頭。多田舉起望遠鏡發現八路軍隱隱約約在另一道防線,後面巳沒有山頭,“好,真的再跨一步就可以達到目的。”
依舊是轟炸掃射,炮火更猛烈時間更長,炮彈在陣地上犁了一遍又一遍。依舊是轟炸後的進攻,日軍的步炮配合更精確,衝鋒的人數更多。多田這次是孤注一擲派出所有部隊,實行的是不顧傷亡的波浪式人海攻擊,連預備隊都沒留,還親自在後督陣。
日軍士兵高呼著:為天皇而戰!為大東亞共榮而戰!密密麻麻向陣地湧來。
戰鬥巳到白熱化,經過兩天的戰鬥三個大隊都減員不少,連炊事員也上了戰場。敵我雙方都明白,這是最後的較量,拼的是最後一股氣。
密集的子彈射向日軍,無數的手榴彈在鬼子隊伍里爆炸,不時有士兵倒下,發出陣陣哀嚎,但後面的隊伍仍象蝗蟲般猛攻,好幾處陣地都是險象環生。關鍵時刻,朱鋼帶最後兩個排預備隊和一個班警衛到主陣地,陳建國、劉鐵和幾個參謀早已投入第一線戰鬥。
一到陣地朱鋼看見一挺機槍旁一個戰士正在為機槍手包紮傷口,馬上操起機槍猛烈掃射,一邊大聲叫道:“先打鬼子再救傷員,重武器不能停。”
那個機槍手一把推開為他包紮的戰士:“不要管我,打鬼子。”艱難地爬到朱鋼身旁說:“司令員,我給你壓子彈。”
陣地上添了生力軍火力大增,總算打退鬼子的一波衝鋒,朱鋼背起受傷的機槍手到後山腰,陣地上依然是只留少數人觀察敵情。
這次日軍沒有象以往一波退下後炮擊,戰士剛喘一口氣就聽陣地上叫:“鬼子又上來了。”朱鋼手一揮,大家立刻進入陣地,一看卻楞住了。
鬼子隊伍前是一群捆綁著的老百姓,被刺刀頂著向陣地走來,如果開槍首先會傷著他們。一個嘴角流血的白鬍子老漢走在最前面,走了幾步大聲叫道:“八路軍開槍吧,不要管我們,有鬼子墊背死了也值。”
老漢這麼一叫,其他老百姓也喊起來:“開槍吧!”“開槍打鬼子!”
劉鐵罵道:“小鬼子平時口口聲聲說做真正的軍人,用老百姓擋子彈算什麼軍人,有種的自己上來。”頓了頓又說:“大夥聽好了,打起來把鬼子統統擊斃,不留一個活口,這些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