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袁術這兩天餓的很,幸虧有手下們留了點東西給他充飢,要不然袁術這會兒鐵定趴在木板上無法起來議事。此時一聽有糧食吃,立即大喜叫道:“叫個將領帶五萬人馬去虎牢關將那食物占為己有!即可解燃眉之急,又可增強我軍士氣。一舉兩得啊!”這袁術提議說得倒是有理,但是有些不切實際。曹操嘆息道:“公路所言不無道理,但現下我軍將士皆是飢餓不堪,談何作戰。虎牢關前有那典韋率一萬鐵騎駐守在旁,想要搶奪談何容易啊!”
袁紹也是發愁,難道就這麼讓盟軍的兵士投降嗎?問計道:“諸公可有辦法?”韓馥出來道:“若想阻止兵士投降鄭永聖也是易事,只要盟主下出死令,若有去虎牢關者斬!我看那些兵士也不敢再向虎牢關去了。”這主意挺不錯的,袁紹微微點頭。孔融反對道:“軍中將士已三日未進過粒米,早已是怨聲載道,若此時我等為不讓兵士們為食投降而下死令,殺害兵士,此舉怕是有失軍心那!”
孔融的擔憂也不是無的放矢,確實若是真的殺了因為食物而要去虎牢關投降的士兵,此舉雖然可以以武力壓住眼前的士兵的勢頭,使士兵們心中懼怕,但是若是真的到了餓得受不了的時候,那這樣的命令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只不過是召來兵變而已。袁紹心中計較一番,實在是拿不定主意,這若是再猶豫,那就是多損失一些兵士。若是鬧大了,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了。
袁紹嘆氣道:“難道眼睜睜地看著兵士往虎牢關投降不成?”袁紹心裡覺得浪費了。這袁紹先前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攻打汜水關之時都不見得他覺得可惜,現在給永聖送去兵源也就上百人。這回倒是懂得珍惜什麼叫做士兵了。
諸侯們心中也不情願,這寧可士兵攻城與敵人作戰損失掉,也不可讓那鄭永聖白白得了便宜。陶謙無奈道:“如何安定軍心才是重點,但奈何現今已無糧草,我等諸侯尚且餓著肚子,何況寨外那些小兵,軍心豈能不亂?”
袁術不耐煩道:“現今沒糧草能怎麼辦?穩定軍心如何穩定,諸位倒是說說啊!”眾諸侯默然無語,這軍營里能吃的也就只剩下戰馬了,但是戰前殺馬乃必敗之兆乃犯兵家之大忌,若是讓士兵知曉鐵定完蛋。都把戰馬給殺了,那還打什麼戰啊!眾諸侯心中皆明,但口裡都不說,大寨之內一片寂靜,只聽得到諸侯們肚子呱呱的叫聲。眾諸侯好不尷尬,都一天沒有吃過東西了,再這樣下去非餓死不可。袁術忍不住叫道:“無軍糧,大不了殺戰馬!我們也可以撐個幾天!”張邈反對道:“戰前殺馬乃必敗之兆!萬萬不可位之啊!”袁術氣道:“這都餓成這樣了還管什麼必敗之兆啊!”袁紹也是飢餓難忍,搖頭道:“就算是餓死也不能殺戰馬?戰馬乃戰爭之根本,若殺戰馬必寒眾將士之心,我軍必亂!實是不可為啊!”
曹操聽袁紹這麼一說,腦筋一轉,說道:“這擺在眼前的就兩條路,第一就是撤退,這第二就是死撐與鄭永聖死戰到底?諸公要選擇哪一條?”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諸侯們兩條都不會去選,他們祈禱時光能夠倒流,回到舉兵清君側之時,要是知道有此結果,這熱鬧打死他們也不會去湊。湊熱鬧那可不是一件好事。運氣好看看熱鬧笑呵幾句也就過了,這運氣若是不好,可能搭上性命。
曹操見眾人皆不言語,只能嘆氣道:“這主將殺馬乃必敗之兆,但若是小兵殺馬又待怎樣?”眾人被曹操這麼一點,皆是醒悟,這也的確是一種好辦法啊!小兵殺馬,諸侯們再以軍法處置,士兵們也有了食物,當下之危機也是解除。當然了,那是暫時的而已。眾諸侯去自己帳內挑了幾名兵士連哄帶騙讓那些士兵把軍中的劣馬全部殺了,再叫來伙夫將這些馬給煮了。最後又將那些殺馬的士兵給宰了,對外宣稱他們殺戰馬來充飢犯了軍法。雖然諸侯們的理由有些牽強附會,但士兵們也不知道多少內幕,現在有食物吃了,哪個人還去管那些無用之事?曹操等人此舉有些多餘,也許是他們顧慮太多,而枉殺了幾百名士兵的性命。
虎牢關下,典韋此時悶悶不樂,今日也就招降了五千聯軍,聽聞那聯軍殺馬來慰勞將士,而且諸侯們嚴令他們不准靠近虎牢關,若有想投降者殺。典韋知道今日是收不到什麼成效了,叫手下收拾,回關稟報永聖去了。
“太師今日計謀成效不大!只有五千士兵來降!”永聖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明日才是真正的好戲,如若諸侯內訌!呵呵!我們大可趁勢收之。”
次日。韓馥大營門外,小兵稟報韓馥,鄭永聖派人送來一堆食物。韓馥聽了大驚失色,鄭永聖竟然給他送食物來了,不知其他諸侯有沒有送。這鄭永聖送食物來也不知道是真心呢?還是假意。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十幾路諸侯中就他一人有糧草。這不是明擺著嗎?定是鄭永聖挑撥離間之計。但這糧食韓馥也是捨不得!自己手下的那些兵士們,雖然昨日殺馬充飢,但手下們分到得食物也只是能填填肚子而已,這人要是說沒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叫手下偷偷將糧草藏起來,希望沒被人發現。以後自己就不用挨餓了!韓馥抱著僥倖的心裡。
誰知沒過一會兒,袁紹就派人傳訊,讓韓馥過去議事。韓馥心中一驚難不成袁紹他們知道了?果然韓馥到達大寨之後,剩餘幾路諸侯全都在場。袁紹見到韓馥的第一句話就說:“韓大人,我勸你還是將糧草交出來的好!”韓馥的官職是冀州牧,而袁紹則是他治下的渤海郡太守,論官職袁紹要比韓馥低了幾級,所以此刻喊他韓大人。韓馥心下一驚,還真是知道了啊!但韓馥私心作祟,若是把糧草交出來那他吃什麼啊!就這點糧草還不夠十幾萬士兵塞牙縫的,倒不如自己留著慢慢享用為好,肯定能撐到糧草到來之時。
袁紹也是發愁,難道就這麼讓盟軍的兵士投降嗎?問計道:“諸公可有辦法?”韓馥出來道:“若想阻止兵士投降鄭永聖也是易事,只要盟主下出死令,若有去虎牢關者斬!我看那些兵士也不敢再向虎牢關去了。”這主意挺不錯的,袁紹微微點頭。孔融反對道:“軍中將士已三日未進過粒米,早已是怨聲載道,若此時我等為不讓兵士們為食投降而下死令,殺害兵士,此舉怕是有失軍心那!”
孔融的擔憂也不是無的放矢,確實若是真的殺了因為食物而要去虎牢關投降的士兵,此舉雖然可以以武力壓住眼前的士兵的勢頭,使士兵們心中懼怕,但是若是真的到了餓得受不了的時候,那這樣的命令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只不過是召來兵變而已。袁紹心中計較一番,實在是拿不定主意,這若是再猶豫,那就是多損失一些兵士。若是鬧大了,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了。
袁紹嘆氣道:“難道眼睜睜地看著兵士往虎牢關投降不成?”袁紹心裡覺得浪費了。這袁紹先前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攻打汜水關之時都不見得他覺得可惜,現在給永聖送去兵源也就上百人。這回倒是懂得珍惜什麼叫做士兵了。
諸侯們心中也不情願,這寧可士兵攻城與敵人作戰損失掉,也不可讓那鄭永聖白白得了便宜。陶謙無奈道:“如何安定軍心才是重點,但奈何現今已無糧草,我等諸侯尚且餓著肚子,何況寨外那些小兵,軍心豈能不亂?”
袁術不耐煩道:“現今沒糧草能怎麼辦?穩定軍心如何穩定,諸位倒是說說啊!”眾諸侯默然無語,這軍營里能吃的也就只剩下戰馬了,但是戰前殺馬乃必敗之兆乃犯兵家之大忌,若是讓士兵知曉鐵定完蛋。都把戰馬給殺了,那還打什麼戰啊!眾諸侯心中皆明,但口裡都不說,大寨之內一片寂靜,只聽得到諸侯們肚子呱呱的叫聲。眾諸侯好不尷尬,都一天沒有吃過東西了,再這樣下去非餓死不可。袁術忍不住叫道:“無軍糧,大不了殺戰馬!我們也可以撐個幾天!”張邈反對道:“戰前殺馬乃必敗之兆!萬萬不可位之啊!”袁術氣道:“這都餓成這樣了還管什麼必敗之兆啊!”袁紹也是飢餓難忍,搖頭道:“就算是餓死也不能殺戰馬?戰馬乃戰爭之根本,若殺戰馬必寒眾將士之心,我軍必亂!實是不可為啊!”
曹操聽袁紹這麼一說,腦筋一轉,說道:“這擺在眼前的就兩條路,第一就是撤退,這第二就是死撐與鄭永聖死戰到底?諸公要選擇哪一條?”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諸侯們兩條都不會去選,他們祈禱時光能夠倒流,回到舉兵清君側之時,要是知道有此結果,這熱鬧打死他們也不會去湊。湊熱鬧那可不是一件好事。運氣好看看熱鬧笑呵幾句也就過了,這運氣若是不好,可能搭上性命。
曹操見眾人皆不言語,只能嘆氣道:“這主將殺馬乃必敗之兆,但若是小兵殺馬又待怎樣?”眾人被曹操這麼一點,皆是醒悟,這也的確是一種好辦法啊!小兵殺馬,諸侯們再以軍法處置,士兵們也有了食物,當下之危機也是解除。當然了,那是暫時的而已。眾諸侯去自己帳內挑了幾名兵士連哄帶騙讓那些士兵把軍中的劣馬全部殺了,再叫來伙夫將這些馬給煮了。最後又將那些殺馬的士兵給宰了,對外宣稱他們殺戰馬來充飢犯了軍法。雖然諸侯們的理由有些牽強附會,但士兵們也不知道多少內幕,現在有食物吃了,哪個人還去管那些無用之事?曹操等人此舉有些多餘,也許是他們顧慮太多,而枉殺了幾百名士兵的性命。
虎牢關下,典韋此時悶悶不樂,今日也就招降了五千聯軍,聽聞那聯軍殺馬來慰勞將士,而且諸侯們嚴令他們不准靠近虎牢關,若有想投降者殺。典韋知道今日是收不到什麼成效了,叫手下收拾,回關稟報永聖去了。
“太師今日計謀成效不大!只有五千士兵來降!”永聖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明日才是真正的好戲,如若諸侯內訌!呵呵!我們大可趁勢收之。”
次日。韓馥大營門外,小兵稟報韓馥,鄭永聖派人送來一堆食物。韓馥聽了大驚失色,鄭永聖竟然給他送食物來了,不知其他諸侯有沒有送。這鄭永聖送食物來也不知道是真心呢?還是假意。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十幾路諸侯中就他一人有糧草。這不是明擺著嗎?定是鄭永聖挑撥離間之計。但這糧食韓馥也是捨不得!自己手下的那些兵士們,雖然昨日殺馬充飢,但手下們分到得食物也只是能填填肚子而已,這人要是說沒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叫手下偷偷將糧草藏起來,希望沒被人發現。以後自己就不用挨餓了!韓馥抱著僥倖的心裡。
誰知沒過一會兒,袁紹就派人傳訊,讓韓馥過去議事。韓馥心中一驚難不成袁紹他們知道了?果然韓馥到達大寨之後,剩餘幾路諸侯全都在場。袁紹見到韓馥的第一句話就說:“韓大人,我勸你還是將糧草交出來的好!”韓馥的官職是冀州牧,而袁紹則是他治下的渤海郡太守,論官職袁紹要比韓馥低了幾級,所以此刻喊他韓大人。韓馥心下一驚,還真是知道了啊!但韓馥私心作祟,若是把糧草交出來那他吃什麼啊!就這點糧草還不夠十幾萬士兵塞牙縫的,倒不如自己留著慢慢享用為好,肯定能撐到糧草到來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