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聖搖頭:“這曹操是要抓的,但是明日還不是時候,這盟軍士兵們現在還頂得住,若是攻去,那些諸侯還有一戰之力,搞個魚死網破可不是我想要的。上兵伐謀,真正的強大是不戰而勝,打戰是用腦子,不是光光靠武力就可以解決的。我要等那些士兵失去鬥志,而後我們再用食物將其納降,不是平白多出十幾萬兵士,何樂而不為?就讓那些諸侯嘗嘗眾叛親離的滋味兒。”

  典韋道:“太師說的是!太師你是聰明人,咱是粗人,俺典韋就好喝酒與殺人,這什麼上兵伐謀的,俺一點都不想了解。”永聖笑道:“人各有志,子滿此等性格也就只能成一位猛將,但不能成獨當一面的大將。”

  典韋憨憨一笑:“什麼大將小將的,有美酒喝,有人殺,俺老典就滿足了。”華雄則是問道:“太師這猛將與大將有區別嗎?”永聖見華雄問,笑道:“當然有區別了。”華雄復問道:“願聞其詳!”

  “這猛將說通俗一點就是上陣殺敵勇猛無匹,打先鋒衝鋒陷陣所向無敵。而這大將則是有勇有謀,能洞悉戰機,當機立斷,可指揮上萬之軍上陣殺敵,讓敵人聞風喪膽。猛將可殺敵上千,但大將則可殺敵數十萬,孰優孰劣,孟英自然知曉啊!”

  眾人也停下飲宴,仔細聆聽永聖的話語,心中掂量了一下,自己到底是名將呢,還是猛將。侯成他們心中也是有自知之明,這名將他們是沾不著邊,猛將也別說,幾個人加上去都敵不過一個典韋。就屬於一般將領吧。這他們俗人也不計較那多,是猛將也好名將也罷,還不就是這麼活著,當了兵能建功立業就成。可華雄可不這麼認為,他自視甚高,當初在董卓麾下之時,就因鬱郁不得志而不爽了好一陣子,現在投到永聖帳下,也得到了重用,但自己想搞清楚自己的價值,以華雄而言當然是想當大將了,於是問道:“敢問太師手下有幾人可稱大將?”永聖微微笑看著華雄,伸出兩個手指:“就兩個?”華雄知道這兩個其中一個是高順。高順治軍有度,為人嚴謹沉穩,處事果斷,也善謀略。鮮有大將之風。但不知道這第二個是誰?難道是自己不成?

  “不知是哪兩位將軍?”眾人側耳等待著永聖的答案,永聖喝了口酒:“我大哥高順為一個,這另一個嘛!就是遠在并州的張遼,張文遠。”哦!原來是他啊,這在場的諸多人都與張遼在丁原手下效力過,但是那時候張遼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將領而已,現在能得永聖如此讚譽卻是不知為何?侯成問道:“這文遠怎地能得太師如此評價?難道他能與高將軍共稱大將?”

  永聖搖頭:“文遠若與大哥相比,其治軍能力當然在大哥之下,但其善思考,勇猛過人,有膽有識,而且精於用兵,善於謀略。可謂有勇有謀所以我才表他為并州刺史,牧守一方。”眾人不解,這永聖行事多是令人看不透,但其看人眼光毒辣,手下之人也是佩服,就拿那個賈詡而言,以前在李傕帳下只不過是小小的輔軍(其實賈詡是在牛輔手下當輔軍的,小說嘛,為了情節就改了改哈!)現在不是還當上了位同三公的御史大夫,而且還混得風生水起。連當時董卓手下心腹謀士李儒還得跟他混,而且沒有怨言,若是沒本事那肯定說不過去。

  華雄見永聖如此評價張遼,心中有些怪怪的,也不怕永聖怪罪,直接問道:“不知太師如何看待華雄?”永聖見華雄如此問,也別廢話了:“說實話否?”“但講無妨!”竟然華雄如此回答永聖也不怕傷華雄自尊,直接道:“你猛則已,但軍士指揮與謀略還欠缺許多,若日後多加學習,定能成一大將之才,可追張遼!”永聖這番話華雄是記下了,日後大漢四海生平,百姓安居樂業,身為陸軍大都督的華雄被手下問及怎麼成就如此功績之時,華雄唏噓不已,言道:“記得那日太師與我等講何為猛將何為大將之時,我問太師如何看待我,太師很直接的給了我評價,就是因為太師的那番話使我苦學兵法謀略、軍陣指揮,才有了今日的功績!”當然那是日後之事,咱這先且不說。

  話分兩頭,說說諸侯這邊的情況,將士們個個腹中空無一物,河裡也沒魚可以填填肚子,光喝水把肚子鬧得呱呱亂叫。中午之時袁紹醒來,只覺頭暈目眩,一天一夜沒吃過東西了。袁紹在郭圖的攙扶下來到諸侯匯集的大寨。此刻諸侯匯集於此,就等著開飯呢。昨日在周邊能借的都借了,回來後分給各諸侯手下將領,然後自己吃一些,也就剩下一點東西。那曹操懂得節約,讓那袁術別把這剩餘的東西吃了,要不然明日又得餓肚子。這袁術想想現在還是少吃點好,明日若沒得吃,那可就再也沒東西可借了。

  這些諸侯們開飯偷偷躲在寨內,就是害怕手下們知道後與他們搶吃的。袁紹可是也與袁術一樣從小嬌生慣養的每頓都是好酒好菜的。這十幾路諸侯哪個不是好人家出身,就算有幾個生活節儉的,但也不會落到吃殘羹剩飯的地步。但是他們今天落到了今天的下場。袁紹昨日剛吐血,現在身體還比較虛弱,諸侯們還算有良心給他留了碗老母雞湯,給他補補身子。袁紹看著這殘羹剩飯心裡就憋氣,昨日若是攻下汜水關至於落到今天的下場嗎?這袁紹面子看得尤為的重,讓他吃殘羹剩飯那不是丟死個人了。陶謙見袁紹這副樣子勸道:“盟主將就著吧,這東西將士們可吃不著啊,過了這一頓,可就沒下頓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