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邢良臣帶著七八個衛士出了洞口,向遠處去了。劉茂恩也走出洞口,站在荒草中。微風吹來,他分明聽到了黃河的濤聲,心中又興奮起來。他想,這裡距黃河不遠,只要突出去,就有希望。
一個多小時之後,邢良臣帶回一個日本哨兵。兩個衛士把哨兵放在洞中的開闊處,點亮了火把,掏出哨兵口中的布條。劉茂恩用日語問著:“你們是哪一部分的,長官是誰?”
那個哨兵用中國話說著:“錯了,錯了,我是中國人。”
劉茂恩“哦”一聲說:“原來是皇協軍,哪一部分的?”
那人站起來向劉茂恩敬個軍禮說:“報告總司令,職下是第14軍85師506團上士班長吳奎。我們團奉了衛長官的命令,在五福澗接應總司令。”
一席話說得眾人哄堂大笑,邢良臣脫了軍帽在手裡摔打著:“驢日的,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
劉茂恩拍著上士班長的肩膀問:“要渡黃河,有沒有船,有沒有船工?”
吳奎答著:“有,有,都準備好的。”
在506團的接應下,第14集團軍總部人員連夜渡過黃河,回到了洛陽。
此次中條山之戰,整個中條山被日軍占去,第3軍軍長唐淮源、第98軍軍長武士敏、第70師師長石作衡、第12師師長寸性奇、新編第27師師長王浚、副師長梁希賢、參謀長陳文杞等壯烈殉國。第34師師長公秉藩、第94師師長劉明夏、新編第2師副師長趙奎閣、游擊六縱隊司令畢梅軒、第3軍參謀長譚善洋、第17軍參謀長金醒吾、河北第一游擊隊司令劉陽軒、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李傑三等8名將官被俘,損失兵員達7萬之多,遭此慘敗是誰的責任呢?
(7)鄭州戰役
5月中旬,衛立煌回到洛陽視事,5月底中條山戰役基本結束。衛立煌回到洛陽之後,到每一個集團軍視察安撫,見到當時的部隊人員缺額,武器不齊,作戰能力極差,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整訓部隊,補充新兵和武器,到8月初各部隊都恢復了戰鬥力。
中條山戰役結束之後,山西的日軍第一軍中只剩下四個師團的兵力,無力渡河南攻,幾個月來第一戰區平安無事。9月初,日酋岡村寧次大將再度調回北平,就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使第一戰區面臨著新的危機。岡村寧次一向野心勃勃,也深得日本天皇的寵愛。9月中旬,岡村寧次在北平召集日軍第3師團長、第36師團長、第35師團長開會,部署鄭州戰役。9月底日軍約5萬人在*、京水、陳榮澤渡口集結完畢。10月2日到10月7日日軍占領*、鄭州。
衛立煌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也作了相應的部署,首先他帶領幕僚在鄭州到洛陽的黑石關設立指揮部。10月4日命令第5集團軍、第14集團軍分別從鐵謝、澠池渡河,進占中條山,迫使日軍第36師團北調,命令第15集團軍何柱國部在信陽擺出一副進攻的態勢。敵第3師團的防地在信陽,不得不回到信陽去,這樣鄭州、*的日軍就只剩下了一個第35師團。
10月5日。衛立煌在黑石關召集第2集團軍孫連仲部、第3集團軍孫桐萱部、第4集團軍孫蔚如部的軍長、師長召開作戰會議。衛立煌在會上說:“近日來,*、鄭州失陷,這個責任由誰來負?諸位不要擔心,這個責任由我衛立煌來負。我們避其鋒芒是對的,不然就要遭受極大的損失。現在敵第3師團、第36師團他調,就剩下一個第35師團,分守在鄭州、*兩個地方,我們以3個集團軍的兵力對付它,可以說穩操勝券。現在作戰計劃已經下達,各軍各師務於10月10日到達指定位置,10月13日發起總攻,諸位還有什麼意見?”
一個師長站起來說:“我的部隊還在葉縣,尚未集中,10月10日恐難到達指定位置。”
衛立煌看著那個師長說:“錢師長,既然安排你到那個位置,考慮到經過努力是可以到達那裡的,不能到達怎麼辦?軍法從事!抗戰時期如果能用你的人頭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我衛立煌就謝你了!”
錢師長嚇得張口結舌:“我……我……”
衛立煌厲聲喝道:“你給我聽著,方才我講過,*、鄭州失守是我的責任,你完不成任務是你的責任,到時候我要殺了你的頭。”衛立煌又問了一句:“誰還有什麼意見?”
會場上鴉雀無聲,誰也不敢說什麼。衛立煌大聲喊著:“宣布命令!”
文副參謀長朗聲讀著:“命令孫連仲為鄭州戰役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第2、第3、第4集團軍作戰,有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文朝藉讀罷,衛立煌威嚴地說:“散會!”
開罷會,衛立煌進入作戰室。平心而論,以目前第一戰區的兵力,完全可以拿下鄭州,但何應欽調走了他的第93軍,調走了中央重炮旅,使他十分生氣。為了出出這口怨氣,衛立煌要通了蔣介石的電話。他在電話上說:“委員長,鄭州、*失守,敵人西進,洛陽動搖,叫我怎麼辦?”
蔣介石耐著性子說:“第一戰區部隊不少,你立即組織兵力,把鄭州奪回來。”
衛立煌不客氣地說:“委員長,何總長在洛陽胡搞一起,調走了第93軍,調走了中央重炮旅,中條山的部隊都是殘缺不全,我現在無兵可派,這可怎麼打仗?”
一個多小時之後,邢良臣帶回一個日本哨兵。兩個衛士把哨兵放在洞中的開闊處,點亮了火把,掏出哨兵口中的布條。劉茂恩用日語問著:“你們是哪一部分的,長官是誰?”
那個哨兵用中國話說著:“錯了,錯了,我是中國人。”
劉茂恩“哦”一聲說:“原來是皇協軍,哪一部分的?”
那人站起來向劉茂恩敬個軍禮說:“報告總司令,職下是第14軍85師506團上士班長吳奎。我們團奉了衛長官的命令,在五福澗接應總司令。”
一席話說得眾人哄堂大笑,邢良臣脫了軍帽在手裡摔打著:“驢日的,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
劉茂恩拍著上士班長的肩膀問:“要渡黃河,有沒有船,有沒有船工?”
吳奎答著:“有,有,都準備好的。”
在506團的接應下,第14集團軍總部人員連夜渡過黃河,回到了洛陽。
此次中條山之戰,整個中條山被日軍占去,第3軍軍長唐淮源、第98軍軍長武士敏、第70師師長石作衡、第12師師長寸性奇、新編第27師師長王浚、副師長梁希賢、參謀長陳文杞等壯烈殉國。第34師師長公秉藩、第94師師長劉明夏、新編第2師副師長趙奎閣、游擊六縱隊司令畢梅軒、第3軍參謀長譚善洋、第17軍參謀長金醒吾、河北第一游擊隊司令劉陽軒、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李傑三等8名將官被俘,損失兵員達7萬之多,遭此慘敗是誰的責任呢?
(7)鄭州戰役
5月中旬,衛立煌回到洛陽視事,5月底中條山戰役基本結束。衛立煌回到洛陽之後,到每一個集團軍視察安撫,見到當時的部隊人員缺額,武器不齊,作戰能力極差,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整訓部隊,補充新兵和武器,到8月初各部隊都恢復了戰鬥力。
中條山戰役結束之後,山西的日軍第一軍中只剩下四個師團的兵力,無力渡河南攻,幾個月來第一戰區平安無事。9月初,日酋岡村寧次大將再度調回北平,就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使第一戰區面臨著新的危機。岡村寧次一向野心勃勃,也深得日本天皇的寵愛。9月中旬,岡村寧次在北平召集日軍第3師團長、第36師團長、第35師團長開會,部署鄭州戰役。9月底日軍約5萬人在*、京水、陳榮澤渡口集結完畢。10月2日到10月7日日軍占領*、鄭州。
衛立煌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也作了相應的部署,首先他帶領幕僚在鄭州到洛陽的黑石關設立指揮部。10月4日命令第5集團軍、第14集團軍分別從鐵謝、澠池渡河,進占中條山,迫使日軍第36師團北調,命令第15集團軍何柱國部在信陽擺出一副進攻的態勢。敵第3師團的防地在信陽,不得不回到信陽去,這樣鄭州、*的日軍就只剩下了一個第35師團。
10月5日。衛立煌在黑石關召集第2集團軍孫連仲部、第3集團軍孫桐萱部、第4集團軍孫蔚如部的軍長、師長召開作戰會議。衛立煌在會上說:“近日來,*、鄭州失陷,這個責任由誰來負?諸位不要擔心,這個責任由我衛立煌來負。我們避其鋒芒是對的,不然就要遭受極大的損失。現在敵第3師團、第36師團他調,就剩下一個第35師團,分守在鄭州、*兩個地方,我們以3個集團軍的兵力對付它,可以說穩操勝券。現在作戰計劃已經下達,各軍各師務於10月10日到達指定位置,10月13日發起總攻,諸位還有什麼意見?”
一個師長站起來說:“我的部隊還在葉縣,尚未集中,10月10日恐難到達指定位置。”
衛立煌看著那個師長說:“錢師長,既然安排你到那個位置,考慮到經過努力是可以到達那裡的,不能到達怎麼辦?軍法從事!抗戰時期如果能用你的人頭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我衛立煌就謝你了!”
錢師長嚇得張口結舌:“我……我……”
衛立煌厲聲喝道:“你給我聽著,方才我講過,*、鄭州失守是我的責任,你完不成任務是你的責任,到時候我要殺了你的頭。”衛立煌又問了一句:“誰還有什麼意見?”
會場上鴉雀無聲,誰也不敢說什麼。衛立煌大聲喊著:“宣布命令!”
文副參謀長朗聲讀著:“命令孫連仲為鄭州戰役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第2、第3、第4集團軍作戰,有違抗軍令者殺無赦!”
文朝藉讀罷,衛立煌威嚴地說:“散會!”
開罷會,衛立煌進入作戰室。平心而論,以目前第一戰區的兵力,完全可以拿下鄭州,但何應欽調走了他的第93軍,調走了中央重炮旅,使他十分生氣。為了出出這口怨氣,衛立煌要通了蔣介石的電話。他在電話上說:“委員長,鄭州、*失守,敵人西進,洛陽動搖,叫我怎麼辦?”
蔣介石耐著性子說:“第一戰區部隊不少,你立即組織兵力,把鄭州奪回來。”
衛立煌不客氣地說:“委員長,何總長在洛陽胡搞一起,調走了第93軍,調走了中央重炮旅,中條山的部隊都是殘缺不全,我現在無兵可派,這可怎麼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