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已經來不及了。就在狗兒叫喚的同時,楊慶已將匕首刺進了自己的胸膛,旋即,他的身子栽倒在了地上。狗兒衝上前,望著已變成一具死屍的楊慶,直愣了好半晌,方垂頭喪氣地擺擺手,道:“扔到化人場燒了!”說完,他便急匆匆向內官監方向跑去。

  內官監正堂內,瞻基聽完狗兒的稟報,臉一下子沉了下來。狗兒見狀,磕頭如搗蒜,道:“奴婢辦事不力,請殿下降罪!”

  “唉!”沉默良久,瞻基發出一聲惋惜的嘆息。

  就在三天前,一直患病的永樂突然咳血,緊接著便暈厥不醒。當時瞻基得報,大驚之餘當機立斷,請准父親高熾,假借永樂之名封鎖乾清宮,嚴防宮中親趙內官得知永樂病情。瞻基這個舉動,主要便是針對趙藩。高燧在北京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這兩年雖已削弱不少,但依舊不可小覷。瞻基生怕這位三叔得知永樂駕崩後立刻發難,惶急間東宮難以招架。

  封鎖宮禁,本來只是為防大變而出的權宜之計。第二天凌晨時,永樂便被救轉過來,雖然仍半昏半醒,但性命已無大礙。高熾見狀,便準備明發邸報,以安人心。不過瞻基卻突然生出個想法:自打聽了唐賽兒之言後,他便對高燧心懷警惕,但又一直找不到趙藩謀反的證據。眼下突生大變,正是引蛇出洞的絕佳時機。在他看來,高燧無心帝位則罷,如果真是心懷不軌,值此非常之際肯定會有所動作。計議既定,他遂說服父親高熾,趁著永樂仍不能正常理事的機會,繼續封鎖宮中消息,造成永樂命在旦夕的假象,並命狗兒嚴密監視皇宮各門,而與趙藩關係密切的司禮監太監黃儼,也被東廠的暗哨緊緊盯住。

  一切都如瞻基所料。在蟄伏了兩天之後,黃儼再也按捺不住,偷偷竄進了趙王府。得聞消息,瞻基敏銳地意識到趙藩或立有動作。瞻基畢竟年輕氣盛,一想到趙藩行將舉事,心急之下便命狗兒去司禮監,以問事為名,把黃儼抓了回來,想從他嘴裡撬出內幕。誰知黃儼只是去趙府報了個信,至於高燧究竟作何決斷,他也不知情。這下瞻基發覺到自己打草驚蛇了!正當瞻基懊惱間,狗兒又來報,楊慶進了皇城,且正向司禮監而來。瞻基一聽,馬上猜到他這是要來跟黃儼傳信。現在黃儼已經被抓,要是楊慶聞得此事,沒準就會嗅出不對,待他把消息傳回趙王府,高燧肯定會偃旗息鼓。瞻基費盡心機布了這個局,眼瞅著魚兒就要上鉤,豈能就此放棄?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命狗兒把楊慶也抓來。

  按照瞻基所想,從楊慶口中撬得供詞也是一樣。哪知這王八羔子竟然會選擇自盡!這一下事情就麻煩了!

  黃儼是宮裡的內官,他即便被抓,至少一時半會兒不會走漏風聲。而楊慶不同,他是趙王府的人,要是遲遲不歸,高燧肯定起疑,其結果還是見勢不妙提前收兵。而且高燧一旦罷手,還會因著楊慶之死來找瞻基討說法。當然區區一個內官之死,絕不足以撼動瞻基分毫。但屆時永樂出於安撫高燧,很有可能免掉狗兒的東廠提督,這對瞻基同樣是個不小的損失。

  瞻基處事一向穩健,今天偶一衝動,便惹出了這麼大的麻煩,這讓他十分憋氣。不過他到底心思縝密,稍定心神,他立刻開始思索。

  首先,黃儼今天去趙府,未久楊慶便又進宮來找黃儼,以此判斷,趙府肯定已經中了自己的計,以為皇爺爺即將駕崩,而他們如此急迫,肯定應該是已拿出對策,而且情況緊急,急需找到黃儼,讓他加以配合。

  從眼下形勢看,趙藩如果真的要生亂,又要黃儼配合,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要兵諫逼宮,讓黃儼協助他們打開宮門!而他們的急迫,又說明預定的兵諫時間迫在眉睫,已容不得再找時間和黃儼從容商議。想到這裡,瞻基心中頓時一凜,再一細想,自己布局時步步緊逼,今天又剛逮了三個親附趙藩的京衛指揮,由此三叔更有理由認為眼下已是山雨欲來,只能抓緊時間破釜沉舟。分析到這裡,瞻基心中頓有了底。再思慮片刻,他迅速從案上抓過幾張箋紙,擬了幾份手諭,然後掏出隨身攜帶的印璽蓋了,遞到狗兒手上,道:“馬上傳本宮令旨,命金吾前衛、金吾後衛、虎賁左衛接管皇城各門;府軍衛及前、後、左、右四衛立赴北城,包圍常山三護衛駐地,以防其生亂。另命錦衣衛指揮使貫義攜本宮手諭前往常山護衛營中,宣三衛指揮進宮來見我!”自打永樂患病後,瞻基便奉旨接掌了上二十二衛天子親軍,現在他指派的這八衛皆是從南京遷來,一直駐紮在城中,與趙王無任何關係,忠誠上頭絕無問題。

  “遵旨!”狗兒答應一聲,又道,“可要是他們不來……”

  “叫貫義把北鎮撫司的緹騎都帶上,把聲勢造出來!”瞻基冷靜地道,“楊慶自盡,證明趙藩十有八九有鬼,常山三護衛的幾個頭頭沒準兒已經開始準備逼宮了!眼下唯有把動靜鬧大,讓趙藩的護衛親軍都知道貫義奉的是本宮旨意!再加上上直衛大軍在外圍困,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妄動!”說到這裡,瞻基眼中浮現出一絲殺機:“那幾個指揮中肯定有人參與謀逆,待他們進宮,立刻將抓來內官監,本宮親自審問;要是他們不來,就以違抗本宮令旨為名,就地擒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