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高燧的憂慮並不是永樂患病後才產生的,自打朝廷遷都北京以來,這位趙王就一直生活在緊張和彷徨當中。

  作為皇三子,高燧和他的二哥漢王朱高煦一樣,一直存著野心,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君臨天下!而與高煦的明火執仗不同,高燧選擇了暗度陳倉的路子。經過二十年的苦心經營,高燧已經有了不俗的實力,只待時機一到,他就要直入青雲!在朝廷遷都北京後,高燧一度覺得機會來了。憑自己在後宮內官和北京京衛中的龐大勢力,只要父皇一駕崩,他就可以發動兵變,誅殺太子和太孫,奪取那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可是,高燧的美夢並沒有持續太久。這兩年裡,一個個變故接踵而至,讓他始料未及、暈頭轉向。

  首先是宮中勢力被剪除。遷都後沒多久,永樂偶然察覺內官和都人的“對食”淫風,並由此牽出中外勾結的違禁勾當。一怒之下,永樂創立東廠,緝捕不法宮人。本來,此事與趙府並無直接關係。孰料,在太孫朱瞻基的安排下,東廠竟借著偵緝對食的機會,大肆搜捕暗附趙藩的宮中內官,一時間,大批附趙內官紛紛落網,餘下的也都成了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幸虧史復當機立斷,叫黃儼指使內官趁雷雨之機焚燒三大殿,使永樂以為這是上天示警,驚恐之下不得不中止了在宮中的緝捕,這才使他們逃過一劫。但猶是如此,趙藩仍元氣大傷。經過此事,那些漏網之魚都噤若寒蟬,再加上東廠的嚴密監視,他們逐漸與趙藩拉開了距離。到現在,除了黃儼、江保等少數幾個死黨尚還偶爾通些聲息外,趙藩在宮中的影響幾乎喪失殆盡!

  而除了宮中,軍中勢力的削弱更為致命。早在永樂決定三征漠北後,瞻基便聞風而動,以在軍中立威為名,從永樂手中攬過治兵之權,隨即開始了對京衛的清洗。瞻基指使狗兒,將大批東廠番子和錦衣衛緹騎派到與高燧關係密切的原行在老八衛中,偵查將佐與趙藩的關聯。兩年中,不斷有與趙藩暗通款曲的將佐被查出,同時,廠衛鷹犬如水銀瀉地,專刺其等隱私,凡有任何有違律例的,一概都被揭發出來。瞻基藉此名目,將他們統統撤換。在瞻基和東廠的裡應外合下,趙藩對京衛的控制力被日益削弱,現在此八衛的指揮使中,已有四人被撤,剩下的地位也都岌岌可危。

  瞻基連連出手,把高燧打得是暈頭轉向。眼瞅著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家底被一點點地拔除,高燧的心猶如被針扎一般難受!而通過這幾件事,高燧還發現了一個可怕的情況,就是皇太孫朱瞻基把矛頭對準了自己!

  高燧自認為行事極為隱秘,從未露出任何馬腳,他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會被瞻基盯上!但不管原因如何,出現這種情況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如果被東宮懷疑蓄謀奪儲,那一旦父皇駕崩,自己很有可能就大禍臨頭!每思及此,高燧都夜不能寐。

  而現在,危機已經逐漸逼近。這幾天高燧每天一早就入宮請安,但都被擋在乾清宮外,無法見到永樂本人。問其他人,也都說不知情。按照以前的謀劃,如果父皇駕崩,那他就要立刻發動兵變,否則良機一失,自己就再無希望。可問題是,永樂是死是活還很難說。要是他沒死,自己貿然行動,無異於自尋死路。何況在瞻基的打擊下,趙藩的實力已大不如前,現在發動兵變,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以前估算的小許多。但如果按兵不動,一旦父皇駕崩,太子繼位,自己別說黃粱夢碎,就連親王爵位都極有可能不保。如今的高燧可以說是進退失據,左右為難,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宮裡能透出個消息,讓他知道父皇的病情到底如何。

  “王爺!”就當高燧急得發瘋之時,王府承奉楊慶推門而入道,“王爺,黃儼公公來了!”

  “啊!”高燧驚喜一叫,道,“趕緊讓他進來!”說完,他想了想,又道,“把史先生也叫過來!”

  一轉眼功夫,黃儼便溜了進來。他剛行完禮,史復也進入屋中。待二人坐下,高燧連珠炮似的問黃儼道:“黃伴伴,宮中到底是怎麼了?父皇病情究竟如何?本王去請安,他老人家為什麼不見?”

  “王爺問的,其實奴婢也不太清楚!”黃儼苦笑一聲,道,“前幾日皇爺病情加重,然後乾清宮就突然戒嚴,周圍都是東廠和內官監的人守著,除了太子、太孫、內閣三位學士還有太醫外,其他人都不許出入,就是三位學士和太醫,也都不許出宮,去茅廁都有人跟著。奴婢私下裡問尹慶,他只說是奉皇爺的旨意,其他的就不肯說了。奴婢進不了乾清宮,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那江保呢?他是乾清宮管事牌子,他不會不知道內情!”

  黃儼搖搖頭道:“江保出不來!乾清宮裡的下人一個都出不來!”說完這些,黃儼隨即起身,緊張地道:“王爺,奴婢是悄悄溜出來的,現在得趕緊走了!要是被人知道奴婢來趙王府就糟了!”

  “恩!”高燧點點頭,對楊慶道,“送黃伴伴出府。記得從後門走,不要被人發現!”

  “是!”楊慶答應一聲,隨即領著黃儼出去。

  黃儼他們走後,屋內便只剩下高燧和史復兩個。高燧心神不寧地來回踱了幾圈,終猛地止住腳步,問史復道:“你怎麼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