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的是!”高煦連連點頭之餘又焦急地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史復沉著臉囑咐枚青道:“馬上去找莊敬,請他去仙鶴坊,問清沈文度究竟在不在府中!”交待完,他又對高煦道:“莊敬是錦衣衛副帥,兵馬司在城內大張旗鼓拿人,他出面探聽風聲,不會引人懷疑!”

  “恩!”高煦應了一聲,隨即對枚青一揮手,枚青躬了躬身,旋一溜煙兒去了。

  枚青走後,高煦心神不安地在房中連連打轉,史復知他方寸已亂,遂勸道:“王爺沉住氣,一切等莊敬打探清楚再說!”

  “本王如何沉得住氣!”高煦一臉焦慮地道,“要是姓沈的漏網,那倒也罷了!可要是被抓住!那咱們可真就要遭滅頂之災了!”

  “也不見得!”史復又想了想,淡淡地說了一句。

  “不見得?”高煦詫異地望著史復,“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史複分析道:“就算沈文度被抓,但他走私精鐵之事,我漢府只是在幕後操縱,和他接洽的是紀綱。他就是招供,也只能牽扯到紀綱!”

  高煦的雙眼瞪得似銅鈴大:“紀綱要是被抓,你能保他不供出本王?他要一招,咱們也脫不了干係!”

  “干係是脫不了,但未必就是滅頂之災!”史復強自鎮定地道,“走私的事,王爺可有下過一道手令?可有片紙落在紀綱手中?都沒有!就算紀綱招供,只要拿不出物證,那您也可矢口否認。這就是轉圜的餘地!”

  “可即便如此,父皇也會疑上我!”

  “兩害相權取其輕!懷疑總比被坐實了好!”

  “唉……”高煦滿臉愁容地嘆了口氣。就在今天早上,他還躊躇滿志地準備大幹一場,一舉奪取自己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沒曾想這才過了幾個時辰,自己幾乎就被逼到了絕境。現在的他,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沈文度能逃過此劫。

  “王爺!”就在高煦如坐針氈之際,枚青領著莊敬推門進來,歡呼雀躍地叫道:“王爺,兵馬司沒抓到人。據沈府家奴說,沈文度四日前便已出京,說是去閩粵一帶採買海貨!”

  “啊……!”高煦高懸的心一下子落了地,當即長出口氣,笑道:“好險!看來天不亡我!”

  史復卻沒那麼輕鬆,他稍一沉吟,旋對高煦道:“既然得知去向,太子肯定會發海捕文書緝拿!”

  “不錯!”高煦立刻又緊張起來,趕緊道,“咱們得搶在大哥前頭,把沈文度抓住殺掉!”

  “怕是沒那麼簡單!”一旁的枚青插口道,“南下的路千百條,何況現在都不知道沈文度身在何處,如何追殺?”

  “咱們不知道,太子也不知道!”史復將目光對準莊敬,“現紀緹帥身在北京,江南緹騎均歸你統率。你可遣緹騎四處打探沈文度下落,一旦查知,直接派心腹了結他的性命!”

  “好!”莊敬爽快地答應,隨即步履匆匆地出門而去。

  房間內只剩下高煦和史復、枚青三人。高煦呆若木雞地坐了許久,才一臉茫然地望向史復,道:“現在該怎麼辦?”

  史復想了想,道:“眼下其實還無大礙。今日兵馬司查抄沈家,已鬧得是沸沸揚揚,料想這風聲過不了幾日便會傳到沈文度耳朵里。此人一向精明,得聞消息後,肯定會躲起來。短期內,無論是咱們還是朝廷都擒不到他!”

  “躲的了一時,躲不了一世!”高煦憂心忡忡地道,“我就怕沈文度會落到朝廷手中!”

  史復也是一陣默然。許久,他方嘆口氣,道:“盡人事、聽天命!就看咱們和朝廷誰先得手了……”

  二

  八月初一,天子車架返回北京城。稍事休息,永樂便開始打理因北征而耽擱的諸多朝政。

  首先要追查的,就是沈文度走私精鐵一事。不過還在回塞的路上,南京便回復消息,沈文度外出未歸,不知去向,現正發海捕文書緝拿。永樂便將此事暫時擱置。轉而將目光投向另一件事情上頭——田琛和田宗鼎的越獄。

  這二人的脫逃,曾一度使南京朝廷風聲鶴唳,好在其後過了十來日,他二人又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南京城郊,這才讓滿朝上下都舒了口氣。抓回二田後,刑部尚書劉觀馬上組織審訊,太子朱高熾親自監審,可審出來的結果卻讓人啼笑皆非:據二田供述,他二人俱是被人劫走,然後被關了十來日,後來又被蒙上雙眼,塞進馬車裡,到雨花台時再被扔了出來。至於是何人所劫、劫至何處,他們則一概不知。

  如此荒唐的供詞,高熾當然不信,但他們被劫十來日卻連京畿都沒出,後來又莫名其妙地主動現身,這的確不像是蓄謀逃回貴州的樣子。百思不得其解之下,高熾只得重新將這兩個活寶軟禁的軟禁、看押的看押,然後起擬奏本,向在北京的永樂呈報。

  二田脫逃,差點釀成大禍,永樂本就憋了一肚子氣,又見高熾最後審出這麼個不倫不類的結果,他更是大光其火。憤怒之下,永樂立往南京連發兩道敕旨:其一,刑部尚書劉觀玩忽職守,險釀大禍,罷其尚書職,貶為胥吏;其二,皇太子遣使迎駕遲緩、且奏書失辭,此輔導者不職之過,命將左春坊大學士黃淮、左春坊左諭德楊士奇及司經局正字金問三人押至北京,由行在大九卿奏議其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