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榮話一出口,夏元吉他們便明白,這是要趁機扳倒紀綱。夏元吉他們都是文臣,在皇儲爭鬥中一直傾向東宮,加之紀綱的事他們的確實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遂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永樂的神情變得十分陰鬱。紀綱以權謀私,永樂雖不能說知之甚詳,但也隱約聽到過些風聲。不過紀綱一向辦事得力,何況他本來乾的就是見不得人的鷹犬勾當,所以相對於士大夫而言,永樂對紀綱的操守並不是太苛求。在永樂的心目中,紀綱是個有心計,懂分寸的人,就算平時有撈,但也不會太過。像販賣私鹽這種事,紀綱偶爾幹上一票,永樂睜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但這時候跟前幾位朝廷重臣不約而同地都表示知道此事,那就表明:紀綱絕不是小打小鬧,而是陷得很深。這就有些超乎永樂的底線了。何況,這次這個沈文度是往瓦剌走私精鐵!這是盜賣軍國重器資敵!性質比在海內販鹽不知惡劣了多少倍!如果此等行徑同樣是得到紀綱的庇護,那永樂無論如何也不能饒恕!

  “爾等既早知此事,為何平日不奏?”永樂面如寒霜地掃視群臣一眼,冷冷問道。

  幾位大臣頭都一縮,不敢吱聲。朱瞻基見著,趕緊上前幫他們開脫道:“他們都是空口白牙,並無證據在手,豈敢貿然上奏?”其實瞻基的話只說了一半。除了無證據外,更關鍵的是紀綱肩負偵刺群臣之職。一旦得罪了紀綱,又不能把他徹底扳倒,那待他緩過勁來,這些大臣早晚要倒大霉!夏元吉他們都是從建文朝過來的人,永樂初年的那場血雨腥風他們都記憶猶新。既然知道紀綱深受永樂信任,用其暗中監視臣工,那他們又豈敢輕易招惹這個煞神?

  儘管瞻基話沒說完,但永樂心念一轉,也明白了其中端倪,隨即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爾等以為,這次沈文度向瓦剌販鐵,是否有受紀綱包庇?”永樂面如寒霜地問道。

  幾位大臣互視一眼,金幼孜輕聲道:“回陛下,微臣以為,邊塞禁衛森嚴,平常偷運些小物件雖免不了,但要說走私數十萬斤精鐵,想來絕無可能!前段日子紀綱時常以偵刺瓦剌軍情為名,遣番子喬裝客商出塞。微臣料想,或許他刺探敵情是假,藉此掩護走私是真!沈文度便是以此躲過邊軍盤查,將精鐵偷運出塞!”

  “馬上給朕把紀綱拿下!”永樂幾乎就要脫口而出。不過話到喉嚨眼兒,他又把它咽了回去。稍一思忖,他便察覺到立捕紀綱多有不妥:沈文度走私只是脫里迷失一家之言,是否屬實尚需驗證。何況即便經驗證是真,沈文度向瓦剌販鐵一節也未必一定和紀綱扯上關係。而且,永樂內心還有層疑慮,就是眼前這幫大臣,甚至於朱瞻基會不會是故意陷害紀綱?紀綱是自己用來監視大臣的爪牙,而且和高煦走的頗近,無論是瞻基還是夏元吉他們,都對他沒有好感,故想借這個機會扳倒他也是有可能的。念及於此,永樂覺得應當慎重些。

  永樂掃視周圍的瞻基、狗兒和幾位大臣一眼,冷冷道:“今日之事,誰也不許走漏風聲!”

  “阿!”一干人趕緊應諾。

  交待完畢,永樂覺得有些累了,這時方賓道:“陛下,征戰了一天,還是及早歇息吧,明日還要繼續朝飲馬河進軍哩!”

  永樂點了點頭,正欲答應,忽然腦子裡冒出一串疑惑:以他對紀綱的了解,此人雖貪財好貨,但心思縝密,絕不至於利慾薰心。走私精鐵出塞,一旦事發絕對是抄家滅族!何況這些走私還是在韃靼連戰連敗,瓦剌漸成一統漠北之勢的同時進行的!明知對方壯大會威脅到大明,他還不管不顧地以精鐵資敵!紀綱膽子也未免太大了吧?他真至於為了幾個錢把命賭上?如果他不僅僅是為了錢,那他又是為了什麼?還有高煦,他一直和紀綱同氣連枝,這件事他是否知情?會不會牽涉其間?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永樂愈發覺得心驚。再聯想到三年前瞻基在山東神秘遇刺,永樂的身子不由一震,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皇爺爺!”身旁的瞻基一把將他扶住,緊張地問道,“您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永樂擺了擺手,把身子站直,又想了想,方深吸口氣,道:“傳令全軍,北徵到此結束。休整兩日,班師回朝!”

  “啊?”眾人一臉愕然。按照出征前的計劃中,明軍即便重創瓦剌,也仍將效法一征漠北時的故技,在飲馬河和斡難河掃蕩一圈,以阻止韃靼占據兩河草場。這樣一來,韃靼的實力也會受損,從而形成漠北兩部勢均力敵卻又都弱小無力的局面,這種結果無疑是對明朝最為有利的。今日之戰,瓦剌固然實力大損,但若就此收兵,那韃靼肯定會趁勢占據草場,蓄養實力。故眾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掃蕩計劃將繼續執行。不料永樂卻突然下令班師!

  “瓦剌向東敗逃,去的正是斡難、飲馬二河方向,咱們一退兵,阿魯台為占兩河草場,肯定會向馬哈木反撲。既然他們倆願意狗咬狗,那咱們就省一回心!”見眾人不解,永樂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可是……”瞻基出班言道,“現在瓦剌新遭重創,如何敵得過阿魯台?萬一讓阿魯台取勝,又占了草場,那到明年,其勢力必會遠超瓦剌。如此一來,兩部均勢恐又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