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拖?”永樂疑惑地道,“怎麼個拖法?”

  楊榮侃侃道:“現在陛下所顧忌者,無非是交趾與北征二事!而北征勝敗明年夏秋便可見分曉,交趾雖仍無捷報,但據前向軍報,簡定、陳季擴已是窮途末路,想來覆亡也不過數月間事,至多不超過一年。既然如此,陛下可命太子告與田琛,就說其之罪當由陛下親定,然陛下現在北巡,一時不能決,故其只能暫留京師,待陛下迴鑾後再做處置!如此,便可將田琛拖住。待到明年,如瓦剌、交趾均已平定,那陛下便可從容改土歸流,不怕他蠻子鬧事!”

  聽得楊榮之言,永樂眼光頓時一亮。不過很快他又面露猶疑道:“這樣合適麼?土司進京,通常滯留都不過兩月。就算是有罪押解進京,是放是懲也都旬月間便有定論,從未有拖延達一年之久的。久留不問,一旦被人瞧出端倪,知道朝廷接下來要推行改土歸流,那不僅思州田氏會另立新主反叛,就是滇、黔其他土司,唇亡齒寒之下,也會趁朝廷無暇他顧之機蜂擁作亂!”

  “陛下多慮了!”楊榮耐心解釋道,“扣留一年,固然無有先例,但天子長期離京,這在我大明同樣是沒有先例!上次陛下北巡期間並無土司作亂情事發生,所以以天子北巡為由扣留不問,完全說得過去。”楊榮嘿嘿一笑道,“田琛雖需下獄,但卻可命刑部好吃好喝優加供養。如此一來,就能打消田氏疑慮!讓他們以為朝廷仍會像往日那般放任!”

  “有道理!”永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隨即笑罵道,“想不到爾看似道學正經,其實骨子卻是張儀一流!”

  楊榮被永樂說的有些不好意思,尷尬地笑笑,道:“事有經、亦有權。只要出自公心,有益於國,便效仿張儀亦問心無愧!”

  “這句是正理!”永樂點點頭,又道,“便依此計。不過聽爾之言,朕亦有所啟發。去年朝廷之所以出兵思州,全因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告發田琛之故。現田宗鼎仍在南京。既然如此,不妨以與田琛當廷對質為名,將他也一起扣了。”說著,永樂嘴邊浮出一絲冷笑:“到時候他們在朝堂上互揭家醜,朕就來個一鍋端!思州、思南,一併改土歸流!”

  “好厲害的皇上!”楊榮心中直喊,口中卻恭維道:“陛下高明!”

  和楊榮一番問對,西南化夷入夏的大門豁然洞開,永樂的心情十分舒暢。他矍然起身,走到一堵被幕布掩蓋的牆壁前,猛地拉開幕布,一張巨大的大明混一圖露了出來。永樂抬起頭,將目光死死盯在瀚海以北的大草原處。這裡,瓦剌部落正在迅速崛起,一旦它全領漠北,就將成為一個新的惡魔,對大明的千秋基業造成巨大的威脅——這是永樂絕對不能容忍的。良久,永樂伸出拳頭,狠狠砸在地圖上,冷冷道:“這一次,朕定要打得馬哈木傷筋動骨、伏地乞饒!”

  六

  思州動亂平息,朝廷終於放開手腳,準備與塞外的瓦剌開戰。從入秋開始,各路軍馬便源源不斷地向北京開來,再次將這座三朝古都變成一座大兵營。與此同時,數不清的漕船也順著新修成的大運河一路北上,直抵通州張家灣碼頭,再將船上的江南大米卸到朝廷設置的糧倉中,以為來年北征之用。與此同時,永樂的敕旨和各部的公文也接連不斷地從北京發出,送到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開平、榆林甚至寧夏、甘肅、固原等邊塞重鎮的藩王和守將手中,整個大明北疆都進入緊張的戰備狀態。十一月,馬哈木等瓦剌三王兵至飲馬河,聲言欲攻阿魯台。永樂得報,立刻召集廷議。楊榮對皇帝心意心知肚明,當即出班斷言瓦剌明圖韃靼、實欲南侵。此言一出,同樣心明如鏡的大臣們紛紛附和,安遠侯柳升、武安侯鄭亨等一干靖難名將更是嗷嗷請戰!二征漠北的計劃就此正式敲定。風聲傳到塞外,本還心存觀望的朵顏三衛見勢不妙,趕緊與瓦剌斷絕往來,轉而遣使入朝請罪,並主動納馬三千匹。收到兀良哈部的貢馬,永樂愈發雄心勃勃,只待明年春天一到,便要再征漠北,將夜郎自大的瓦剌三王一網打盡!

  就在永樂磨刀霍霍,準備跟瓦剌大打出手之時,朱高煦也在緊張地忙碌著。冬至大節後的第二天,高煦與高燧奉旨前往被命名為長陵的天壽山陵寢,祭掃已在半年前正式下葬的仁孝皇后徐儀華。從長陵出來,兄弟二人打馬回程,當走到小榆河時,高煦突然對高燧笑道:“三弟,前頭就是玉泉山,你我去那裡遊覽一番,喝口茶再回程如何?”

  高燧一怔,面露難色道:“父皇還等咱們回宮繳旨,到山上逗留嬉耍,怕是不合適吧?”

  高煦大大咧咧一揮手道:“又耽擱不了多久,誤不了事!昨夜一場大雪,玉泉山景色正佳,不賞他一賞未免太可惜了!”

  見高煦堅持,高燧不好再推,旋笑道:“既然二哥有此雅興,小弟自當奉陪!”

  二人領著隨從又走了一陣,隨即來到玉泉山下。

  玉泉山是西山支脈,其地貌土紋隱起、作蒼龍鱗,頗具特色。而最使其名聞天下的,還是遍布山間的清泉。玉泉山的水,澄潔似玉、甘洌醇厚,可謂海內之冠。永樂北巡期間,專門派內官至此處取水運回宮中,供其煮茶之用。高煦與高燧來到山下,隨即下馬登山。途中,兩兄弟邊走邊聊,看上去頗為親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