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都說宋大人待人嚴苛,今日一見果然不假!”瞻基哈哈一笑,又道,“不過這與潘叔正沒關係,是我自己要住這裡的!”瞻基說著,房門又打開,李謙拿了幾個手爐進來,身後還跟著工部左侍郎金純。宋禮兩日前已收到永樂的密旨,言瞻基與金純一道前來協助自己治河,此時見到自己的這個副手自也不奇怪,倒是藺芳又吃了一驚,趕緊向金純行禮。

  李謙給三位臣子一人一個手爐,又將三張椅子搬到瞻基面前,自己才躡腳出屋。宋禮他們重新落座,瞻基道:“我與金大人此來的目的,想來宋大人也都知道了。此次疏浚會通河,乃是關係到我大明千秋之基的大事,我年幼識淺,便想借著這個機會多歷練歷練,皇祖父與父親殿下也都允了。只是慮著我年紀小,又礙著這勞什子的皇孫身份,明里放出來怕惹得地方官府雞飛狗跳,所以就讓我微服前來,跟在宋大人身邊學習便是了!”說完,他又一指金純道,“不過金大人倒不用隱姓埋名,他是皇祖父派過來參謀治河的。此外他老人家還想著一旦確定開工,立刻就要徵調大批民夫,故又再遣了行在後府都督僉事周長過來打前站。周長人在北京,待接了旨再趕過來,恐怕還要過個幾日!”

  宋禮之前接到的密旨中有不得外泄瞻基行蹤的話語,再加上此時他本人的解釋,宋禮也就明白了他之所以會住這間偏僻陋室的緣故。不過與簡明扼要的密旨不同,瞻基說的比較詳細,連宋禮本不知道的周長亦將前來的事也都道了出來。待瞻基說完,宋禮再分析一番,愈發覺得心憂。

  連負責調度民夫的周長都已先派了過來,宋禮明顯的感覺到了皇上對疏浚會通河的重視。而且,瞻基前來歷練這個行動本身,就還包含著東宮的期待。現在皇帝、太子,以及最有希望成為大明第四任天子的皇長孫,都出於各種目的,對疏浚運河寄予厚望,宋禮作為監督治河的工部尚書,立時覺得身上的擔子有千斤重。

  可是現在,前期勘探遭遇梗阻,能否順利開工未嘗可知。面對皇長孫期盼的目光,宋禮覺得又羞又愧。

  “不知二位大人勘察得怎麼樣了?方案擬定了嗎?”宋禮正自為難,瞻基偏偏就提到了這茬。

  宋禮一愣,正不知該如何作答,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藺芳已先一欠身,苦笑道:“微臣有罪,先前把這事想得太容易了!”接著,他把這期間發現的種種問題向瞻基詳細解釋一遍。

  藺芳話一出口,瞻基的神情便有些凝重。待他講完,瞻基呆了一呆晌,旋將左手摸向腰間的扇袋,掏出一把摺扇展開,輕輕扇了起來。

  這摺扇又名聚頭扇,原出自日本,唐宋時曾一度傳到過中原,但流行不廣,當時的漢人仍習慣用團扇。待到元朝,中日交惡,兩國斷絕往來,摺扇在華夏大地也就幾乎絕跡。但到永樂登基後,遣鄭和出使日本,他又將摺扇作為海外方物帶回中國,這一次卻受到永樂的青睞。永樂常在扇紙上題字,然後再賜予臣下。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從此以後,摺扇風行華夏,成為王公大臣和士林學子所喜愛的隨身之物。洪武朝時,士人出行多是佩劍,而到現在,腰間的劍已多改為裝著摺扇的扇袋。瞻基也深受此風影響,平日總是扇不離身,尤其是思考事情時,更喜歡輕搖摺扇,就是寒冬也不例外。

  不過此時的瞻基看似氣定神閒,但內心卻一點也不平靜。在出京前,金忠曾找到瞻基,言道待今年萬壽聖節時,周、楚、遼、谷等諸位藩王將循例進京賀壽。屆時他將代表東宮請周王朱橚出面,率領諸王聯名奏請皇上冊立他為皇太孫。永樂的萬壽聖節是兩個月後,如果這段時間內疏浚運河進展順利,對瞻基如願當上太孫無疑是大有幫助的。可沒曾想,他剛一到濟寧,河工就遇到了大麻煩!

  無論如何,也要保證河工順利進行!稍一思忖,瞻基便拿定了注意。他將摺扇猛的一合,對藺芳道:“聽爾所言,當下之難,一在開支,一在水源!我說的准不?”

  “殿下所言正是!”

  瞻基眼珠一轉,心中頓有了主意,當即道:“開支的事,包在我身上。只要不是三五百萬貫的超額,我還是有辦法的!”

  “真的?”這下不僅藺芳,連宋禮的眼中都冒出狂喜的目光。在臨行之前,永樂給他二人交過底,疏浚運河的費用最多不能超過六百萬貫。可光從眼下看,就算找到合適的引汶濟漕河道,開支也會逼近八百萬貫。二人對此束手無策,只能想著將來上書請朝廷增撥錢餉,但又怕永樂不允,不料瞻基卻輕而易舉地將它攬了過去。

  “殿下,如今朝廷不寬裕,要想多拿一兩百萬貫出來,怕也殊為不易吧?”望著瞻基略帶幾分稚氣的臉龐,宋禮有些擔心地道。他生怕這位小皇孫不知天高地厚濫打包票,到時候朝廷一個沒錢,自己空歡喜一場倒也罷了,瞻基自己也因此會受到影響。

  瞻基卻似乎並不擔心,他瀟灑地一揮手道:“這是我的事,二位就不用管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水源!藺芳既言元代舊道不可用,要另尋河道,那你們準備何時去尋?”頓了一頓,他又強調道,“這事可拖不得,要儘快進行!”

  聽瞻基這麼說,宋禮和藺芳就是有疑慮也只得放下。宋禮遂道:“臣打算過兩日便去東平瞧瞧。那裡原先有一條沙河舊道,後被淤塞,若能打通,可作為運河水源之一補充!至於藺芳,則準備微服前往開河站和壽張,看能否找到合適路徑建渠,將汶河水引到會通河裡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