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榮在乾清宮一直未有進食,此時也覺得有些餓了,遂也不推辭,便接過托盤拿了幾塊糕和著茶吃了,又剝開一個福橘,拿出幾瓣嚼了,方抹抹嘴道:“其實臣此番來,是有事要稟知殿下!”遂把方才乾清宮裡的事說了,末了又道,“漢王一向少有倡議,此番突然提出北巡,臣覺得有些突然,便來跟殿下通個氣!”

  楊榮話一說完,書房內立時安靜下來。這兩年高煦氣勢咄咄逼人,東宮這邊的壓力已越來越大。在座的大臣都屬太子系,他們聽得此言,立刻都開始緊張思考!

  “其實這是好事啊!”半晌,蹇義首先開口道,“咱們正可趁此機會,請太子主持國政,陛下不可能不答應。只要殿下開始監國理政,就可以在朝中站穩腳跟。”高熾已年過而立。身為國儲,他完全應該走到前台,開始學習處理朝政。可一直以來,高熾都只能和高煦一樣從旁建言,而從未有機會直接理政,這一點一直讓太子系大臣憂心不已。如果能趁永樂北巡之機將高熾推上監國的位置,那無疑對鞏固高熾的太子地位十分有利。

  “蹇大人所言不差!”楊榮皺著眉頭解釋道,“且不論北巡於朝廷究竟是利是弊,僅就由漢王首倡來看,這裡頭就顯得詭異離奇。天子出巡、太子監國,這是沿襲千年之制,難道漢王會瞧不明白?他既知曉,又豈會給太子留下這麼一個天大的良機?”

  楊榮這麼一說,房內眾人便又陷入沉默。的確,任何一個人倡議北巡都很平常,可惟獨由這個漢王提出,就很不合情理。沉思半晌,高煦抬頭望向黃淮:“宗豫,你怎麼看?”

  黃淮心中一緊。這一年來,這位內閣學士已憔悴許多。當初黃淮協助紀綱鬥倒解縉,本是想趁機取而代之。孰料解縉出京後,永樂卻將翰林學士之職給了胡廣,使胡廣躍居內閣之首。而這之後不久,關於紀綱曾造訪黃府的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各種流言蜚語皆直指黃淮,認為解縉倒台一事他也有參預。儘管傳言並無證據,永樂、高熾以及眾內閣同僚也覺得純屬捕風捉影,但士林間的非議卻並未因此而銷聲匿跡,反倒傳出好幾個版本,且都活靈活現,對黃淮的清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黃淮猜到這股妖風是紀綱故意放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抹黑自己,可他做賊心虛,也不敢奮起還擊,唯有咬牙忍了。只是黃淮本就不是度量恢宏之人,如今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又氣又悔又恨之下,生生被憋出了一場大病。病癒後,黃淮的精神大不如前,此刻聽得太子發問,黃淮怔了好一會,方有些不自信道:“臣也想不明白,要不……索性走一步看一步?待形勢明朗再說?”

  黃淮的答案顯然不能讓人滿意,高熾遂又將目光投向楊士奇。這幾個臣子中,楊士奇最得高熾信賴,且他又一向穩重,高熾希望他能從中瞧出幾分端倪。

  楊士奇低著腦袋,右手不停地捋著顎下鬍鬚,過了許久,方抬頭淡淡道:“臣亦參不透其中玄機!”

  高煦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正欲再言,楊士奇又道:“不過臣倒覺得,宗豫兄所言,也不失為應對之法!”

  “哦?為何這麼講?”

  楊士奇目光炯炯道:“敢問殿下,對於北巡一事,您以為陛下意下如何?”

  高熾稍一沉吟,便道:“父皇在北京就藩多年,如能故地重遊,也是一大快事;而且二弟所列理由也都是說得過去的。以吾所料,父皇八成會贊同北巡!”

  “不錯!”楊士奇點點頭道,“二殿下持理甚正,又迎合了陛下心意,故北巡一事雖未最終定議,但其實已勢在必行。既然如此,那我等也無需反對,來日廷議時也點頭附和便是!”

  蹇義面帶憂慮地道:“萬一漢王包藏禍心怎麼辦?事有反常即為妖。我就不信漢王此舉完全出自公心。更不信他會白白送給太子爺這麼一份大禮!”

  “吾亦不信!”楊士奇眉頭緊鎖,“可至少眼下還看不出漢王圖謀何在!甚至從表面上看,對東宮還有好處!如今形勢,敵在暗我在明,唯有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否則還能有何良策可以應之?”

  褰義當然沒什麼辦法。思慮再三,他只得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咕噥道:“就怕瞧出門道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聽褰義這麼說,楊士奇也是滿臉無奈,遂將目光投向高熾。高熾也是一臉苦相,只得道:“眼下也唯有如此了!”說著,他又對楊榮頗懷期許地道,“勉仁,如今父皇身邊,就數你最受信任。接下來你還得多留個心眼,萬一瞧出二弟有什麼動靜,一定要及時來告!”

  “殿下放心!”楊榮趕緊鄭重應答。一旁的黃淮聽著高熾之言,心中頓時酸溜溜的,但最終卻也只是暗中一嘆,嘴角浮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漢王倡議、永樂暗許,東宮也不反對,廷議時北巡一事的通過也就順理成章了。其後幾個月里,朝廷上下就天子北巡一事展開籌備:禮部制定北巡相關禮制,並布告各省;兵部會同五府甄選扈駕親軍;戶部則籌措糧餉,以供北巡期間種種開銷,北京行部亦接連行文朝廷有司,詢問接駕事宜……不過雖然天子北巡事關重大,但畢竟不比征戰賑災,加之永樂亦不想太過鋪張,故籌備起來事情雖蕪雜,但並不棘手,用度也不至於太過驚人。何況朝廷定下的北巡日期是永樂七年初,其間有一年多的時間,這樣各衙門處理起來就更加遊刃有餘,並未因此耽擱了日常政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