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爺!”狗兒神情很是沉重,“奴婢剛才到女官尚寶司清查寶璽,發現竟少了三方!”

  “什麼?”朱棣失色叫道,“少了哪三方?”洪武年間朱元璋共鑄了十七方寶璽,外加建文三年鑄成的“凝神之寶”,一共應是十八方。寶璽是天子權力的象徵,皇帝下發各類詔旨必用相應寶璽著印。此物遺失,頓讓朱棣覺得不妙。

  “回王爺話,少的是‘皇帝奉天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

  朱棣心中“咯噔”一下,臉色也隨即變得十分蒼白。“皇帝奉天之寶”乃唐宋傳璽,祭祀時用,於十七方寶璽中排位第一;而‘制誥之寶’和‘敕命之寶’是頒發詔旨和敕旨所用,亦是十分重要。它們的丟失,再和建文的下落不明聯繫起來,愈發讓在場之人感到心驚。

  “會不會……是宮中混亂時,下人們把它偷走了?”金忠吞吞吐吐地問道。不過從其猶豫的神色中可知,他本人對這個想法也頗不自信。

  “不可能!”朱棣想都不想就答道,“此物乃邦國重器,宮人偷它們也換不到錢財,且一旦暴露,還會引火燒身,株連九族!宮中值錢東西多得是,誰會不要命拿這個?”

  金忠不說話了。此時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既然下人不拿,那拿的便只有主人了。而這個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建文。這三方寶璽,便是建文逃出京城後的身份證明!便是他號令天下的最好憑證!有了它們,建文便可發出讓天下文武無法質疑的皇帝詔旨,從而重新召集兵馬,與他朱棣再決雌雄!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比較清楚了:儘管建文的下落仍然存疑,但從眼下掌握的情況看,建文出逃的可能性,比他在奉天殿自焚要很大上幾分!

  “他若真逃了,又是如何逃出去的呢?”朱棣皺著眉頭喃喃道。

  燕兵一進城便直撲皇宮,當時便發現內城宮門緊鎖。從金川門到皇城,高煦頂多也就用了不到兩炷香的工夫,建文這麼快就能反應過來?這麼快就能易服出宮?這期間,建文至少得安排皇后到奉天殿舉火自焚,再拿上三方寶璽,並且帶上太子。這麼多事情,外加出宮出城,他兩炷香工夫就完成了?朱棣怎麼也想不明白,建文是如何做到這般神速的。

  “使長!”就當朱棣仍在費力想像建文脫逃的過程時,一旁的紀綱打斷他道,“眼下不是猜測皇上死活的時候,使長您必須要有所動作!”

  “做何動作?”紀綱的話把朱棣從冥思苦想中拉了回來。他微微一愕,隨即問道。

  “防備皇上東山再起!”紀綱嗓音深沉地說道,“縱然皇上生死不明,咱們也得往最壞方面想,預先做好準備。否則若皇上真還活著,咱們很有可能措手不及!”

  朱棣一下反應過來。紀綱說得對,防範於未然,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你覺得本王該怎麼做?”恢復常態後,朱棣立刻打起精神,目光炯炯有神地射向紀綱道。

  “首先,馬上派兵,守住沿江各渡口,堵住北上之道。”紀綱似早有準備,當即侃侃而談道,“眼下朝廷所剩兵馬,唯江淮最多。鳳陽孫岳、淮安梅殷、乃至盛庸和仍在山東的鐵鉉,這幾個人手上仍有部伍,且素來忠於皇上。皇上若想東山再起,最大的可能便是去投奔他們。”

  “不錯!”紀綱話音方落,金忠便附和道,“除了北上,還得防備皇上溯江向西。湖廣的楚王、四川的蜀王,甚至雲南的沐晟,他們先前可都是支持朝廷的。皇上也有可能去找他們。”

  “兩位卿家說得有理!”金忠話音一落,朱棣立刻出言贊同。隨即,他將狗兒招到跟前輕言數語,狗兒一點頭,然後一溜煙兒向外跑去。

  “其次是什麼?”打發完狗兒,朱棣又回過頭對紀綱道。

  “其次便是給皇上發喪!”

  “什麼?”朱棣一時沒反應過來,略為奇怪地問道,“眼下他生死不明,咱們就這麼發喪,豈不冒失?萬一他沒死,又在哪個地方冒了出來,那咱們豈不是鬧了個大笑話?”

  “回殿下!”紀綱一臉正容道,“這絕不是冒失,而是必須之舉!殿下您想,皇上若沒死,那殿下接下來該如何自處?是登基自立呢?還是繼續搜尋皇上呢?還有,若陛下萬一冒了出來,號召天下兵馬勤王,那殿下該如何應付?”

  面對紀綱的一連串追問,朱棣無言以答,這確實是他還沒有想過的。

  “所以!”紀綱沿著自己思路繼續道,“給陛下發喪,是最好的選擇!如此一來,等於向天下說明,皇上已經死了!即便他再冒出頭來,咱們也可以說此乃奸人冒充!到時候真的也成了假的!沒有名分,他又如何號令天下?”

  “這般做雖無不可,但多少有些欲蓋彌彰!”朱棣皺眉道,“若他真把皇帝之寶帶了出去,憑此寶下發敕旨,我們又如何辯駁?”

  “那寶璽是假的!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真的,也是下人帶出去,落到了奸人手裡!”就在方才,紀綱還有理有據地證明建文拿了皇帝之寶,可此時卻堅決的將其先前之話推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