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屬下明白!”

  二

  當日下午,曹國公李景隆、兵部尚書茹瑺、左府左都督王佐小心翼翼地走進了龍潭燕王大帳。

  這三個人便是建文與方孝孺挑選出來,再次與燕王“議和”的使者。本來,建文是想讓他們明日一早再去龍潭,不過軍情緊急,孝孺不想耽擱,便借建文敕旨,命他們趕緊出城。

  李景隆此時心情十分緊張。自兵敗回京後,他曾被建文勒令閉門思過。不過李景隆畢竟是僅次於徐輝祖的天字第二號勛臣,且以前與建文關係甚好。建文疑上徐家後,為了掣肘徐輝祖和徐增壽,又把他給抬了出來。在建文看來,李景隆雖有敗績,但起碼人還是忠心的。在這種人心浮動之際,將領的忠誠比什麼都重要。此次燕兵犯闕,李景隆奉命把守金川門。金川門直接面對燕軍,建文此番安排,足見其信任。

  不過建文雖信任,李景隆卻早已心猿意馬。華蓋殿被毆後,李景隆算是徹底看清了朝局。他知道自己已為文官所不齒,將來在朝堂上難有作為,兼又受徐增壽蠱惑,便已暗中降了燕藩。此次命他守金川門的敕令一下,徐增壽便暗中找上了他。徐增壽的意思,景隆當然明白。他也知道建文沒幾天好活了,因此也樂意上任,以便燕軍一到,即刻開門投降,這樣也算立了個從龍大功。

  不料就在午後,宮中傳來敕旨,七位親王分守諸門,其中金川門由谷王朱橞督守。消息傳到,李景隆的心頓又被提了起來。朱橞本是就藩宣府的塞王,可當年燕軍殺到宣府時,他卻連夜逃回了京師。就這番經歷來看,此人應是忠於建文的。他來金川門,那自己要開門可就難了。想到這裡,景隆頓時心驚肉跳:若是開門,萬一朱橞相阻,自己不但不能成事,八成還會就地伏誅;可若是不降,一待燕軍強攻進城,燕王會怎麼看自己?本來,自己雖已暗中歸降,但與燕藩並無直接聯繫。萬一到時候燕王不認那德州棄城的功勞,反而咬住金川門的負隅頑抗之事不放,那自己這條命豈不是糊裡糊塗就丟了?念及於此,李景隆深感事關重大。此次來見燕王,明著是奉皇命議和,暗中景隆則拿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向燕王坦白心跡,以求燕王諒解。

  “大王駕到!”就在李景隆胡思亂想之際,一陣尖細的聲音傳來。三位朝廷大員忙撩起袍角跪下,齊齊大呼道:“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棣沒有說話。帳內安靜得連支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這種寧靜,在景隆等人看來,卻充滿了恐怖與不詳。不一會,豆大的汗珠便從三人額頭上滴落下來。

  “呵呵!”忽然,堂上傳來了一陣笑聲,只是這笑聲卻多少有些陰陽怪氣的意思,讓三個人更覺緊張萬分。

  “三位大人叫我大王?”朱棣終於說話了,不過語氣卻甚為譏諷,“不過據我所知,皇上早就把我的王爵削了!爾等這般喚我,回去後就不怕言官們彈劾麼?”

  三人啞口無言。過了好一陣,李景隆方乾笑一聲道:“大王說笑了,此次皇上命臣等前來,是想請大王罷兵!皇上心意頗誠,願與殿下中分天下!還請陛下看在骨肉情分上,能就此罷手!”其實李景隆恨不得立刻向朱棣袒露心扉,不過此行一共有三人。茹瑺和王佐的心意,李景隆不太了解,因此當著他二人的面兒,也只得就著場面話說。

  朱棣單手托腮,似笑非笑地看著地上的三人。其實就在剛才,他剛剛接到徐得送來的增壽密信。在信中,徐增壽詳細稟明了京中情況,並將自己新近成功策反的官員名單悉數列上。這份名單中,茹瑺、王佐二人都榜上有名,且都排在前列。而李景隆則已於更早時答應歸附。之這也就是說,眼下這三位建文說客,其實暗中都已是他朱棣的人了。方才朱棣譏諷,也不過是心情大好後的一陣打趣而已。當然,這其中也包涵朱棣對這幾棵牆頭草的輕蔑和不屑。

  現在,朱棣要考慮的是,要不要當著三人的面兒,把這份底細揭穿。本來,朱棣最看重的是李景隆,因為他把守著金川門。不過撇開茹瑺和王佐,似乎又有些說不過去,反而會讓他二人對增壽策反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萬一他們因受冷落,繼而想偏了,重新轉回建文那邊,那可就划不來了。可若當面揭穿,那這三人便從此一體。相處的好,自然會增加自己在京中的力量,可若其中有人三心二意,那可就是全軍覆沒之局。在增壽策反的朝臣中,就數這三人分量最重。他們若全部暴露,那自己就只能強攻京師了。

  思慮再三,朱棣還是決定當面揭開這個蓋子。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李景隆就不說了,這王佐是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換句話說,他便是建文改制的直接受害者;茹瑺雖是文官,但一直不受建文信任,更重要的是:他還是黃子澄的死對頭!建文剛即位時為給齊泰騰出位置,曾將他貶到河南。因此,他三人的歸降,應都是真心誠意的。

  既拿定了主意,朱棣將增壽密信一揚道:“三位愛卿不必惶恐。爾等歸附燕藩之事,增壽早已告知本王。現在三位都是本王的重臣!”

  朱棣話一出口,三位朝臣是又驚又喜。喜的是燕王此話,無疑是對他三人身份的承認,且“重臣”之語,更是明確告知了他三人在新朝廷中的地位!這正是三人最為看重的。而與此同時,三人又各自驚訝:建文派來三個大臣,居然全都已暗降燕藩!由此可見,建文手下還有幾人是真正的死忠之士?想透了這一層,三人紛紛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跟著燕王乾的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