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棣與金忠會和後,張玉的屍體也被找了回來。望著被射成刺蝟般的老將軍遺體,一向堅毅的燕王也不禁潸然淚下。張玉本在軍中威望甚高,人緣也是極好,此時眾將紛紛趕來,莫不對著遺體唏噓不已。良久,金忠方止住聲,道:“王爺,還請節哀!”

  “本王豈能節哀!”朱棣單手捂臉,哽咽道,“今日若非本王一意孤行,又豈會遭此慘敗?如今兩萬健兒血灑疆場,張老將軍亦捐軀沙場,本王有何面目見張輔?有何面目見兩萬健兒的父母妻兒?”回想起突圍前的那一切,朱棣又羞又愧。眼下張玉的兒子張輔正隨高煦在威縣,朱棣簡直不敢想像怎樣面對這位老將軍的遺孤!

  馬和也在現場。他眼見朱棣雖聲淚俱下,卻絕口不提自己吹號鼓動張玉之事,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不過他不敢有絲毫表示,只能默然不語。

  半晌,金忠語氣沉重道:“將士們家屬俱在北平,回去後多加撫恤,總能安撫得了的。張輔是將軍,亦知武人之命運,不至於哀傷太過!”說到這裡,金忠也覺得有些底氣不足,遂轉過話題道,“王爺!眼下最要緊的不是哀悼亡者。今日南軍大勝,氣勢必然大漲,待明日歇息夠了,沒準兒會出陣邀擊,咱們得趕緊回師!”

  “回什麼師?”朱棣眼中忽然閃過一絲厲芒,聲調也驟升幾拍,憤怒的吼道,“傳令三軍,今夜原地露宿,明日一早與南軍決戰,為死難將士報仇!”

  “對!報仇!”

  “殺了盛庸,用他的頭祭奠張老將軍亡靈!”一旁將領們的情緒也被撩撥起來,個個義憤填膺地高喊。

  “王爺!”見此情狀,金忠心中大急,當即也提高聲調道,“如今情勢已變。現敵眾我寡不說,三軍士氣亦遭重挫。既然明知局面不利,王爺又豈能因一時之忿而做無益糾纏?王爺果真欲置我燕軍於萬劫不復之地麼?”

  朱棣渾身一震。金忠的一番激言,將他從狂怒中來了出來。冷靜下來後,朱棣頓時明白——自己剛敗了一次,若再不顧形勢一意浪戰,很有可能又遭慘敗。真到那時,自己和這數萬將士的命恐都要交待在這東昌城下了。想到這裡,朱棣頓時猛打了個寒噤。

  “退兵吧!”幾經掙扎,朱棣終於悵然一嘆,無奈地下達了命令。金忠聞言,心中頓如一塊大石落地,當即沉聲道:“王爺英明!”

  當晚,朱棣將馬和召進了自己的寢帳。昏暗的燭光中,朱棣一雙眸子死盯著馬和的臉,幽幽問道:“大軍突圍時,爾等留後可有被人發現?”

  “沒有!”馬和緊張的大氣不敢喘一口,小心稟道,“當時天色黝黑,王爺又命全軍滅掉火把。奴婢帶著他們守到最後,待大軍走完了,才上馬向南面去的!”

  朱棣微微點了點頭,隨即起身來回踱了幾步,忽然對馬和冷冷道:“今日情況危急,軍中號手三人心生歹意,竟投靠南軍,並吹號誘張老將軍入彀,其心當誅!”

  馬和身子一抖,趕緊應和道:“王爺說得是。奴婢下去便查此三人名錄!待靖難功成,便是搜遍天下,也要找出他們,為張老將軍報仇!”說到這裡,馬和想了想,又補充道:“不過此等奸詐小人,盛庸必也瞧他們不起。利用完之後,自然就一刀砍了!”

  “言之有理!”朱棣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旋又道,“爾今日盡心護主,忠勇可嘉!回北平後,去找世子領賞錢五百貫,蟒袍一襲!”

  “奴婢謝王爺厚賞!”馬和趕緊磕了個頭!

  “道乏吧!”朱棣揮了揮手,隨即走到榻旁,馬和趕緊上前,侍候他除衣脫靴。待朱棣躺好,他方走到燭台前吹了蠟燭,隨即躡著腳挑簾出帳。出得帳門,一陣冷風襲來,馬和打了個寒噤,隨即露出一絲苦笑,搖搖頭去了……

  第二天清晨,燕軍悄悄踏上了北歸的道路。退兵的路上,燕軍幾次被盛庸追擊,一度甚至面臨潰散的危險。幸虧朱高煦及時趕到,仗著鐵騎的威力,將盛庸逼了回去。饒是如此,燕軍仍屢遭南軍游騎騷擾,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建文三年的正月十六,才倉皇回到北平。

  燕軍退後,盛庸趁勢督軍北上,將失地悉數收復。而東昌一戰,亦打破了燕軍不敗的神話。戰後,南軍士氣大振,盛庸的威望也達到了頂點。待重回德州,這位平燕總兵官雄心勃勃,大集兵馬,準備乘勝北伐,一舉踏破北平。在經歷了無數次慘敗後,建文朝廷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第五章 長驅南下

  一

  登基第三年的元旦,建文在一片忙碌中度過。這個元旦的大朝儀與前兩年大有不同。這一日,在受眾臣朝賀的同時,建文為自己新鑄的寶璽“凝命神寶”舉行了隆重的啟用典禮。

  這凝命神寶的來歷不凡。據說建文還是皇太孫時,曾夢見天神將此寶賜於他本人。前一年,天神果然顯靈,西域貢來一塊上好青玉。此玉產於雪山,方二尺,質理溫栗,確實是玉中極品。建文當即命巧匠細心雕琢,並親書“天命明德,表述萬方,精一執中,宇宙永昌”十六字璽文。待寶璽制好後,建文鄭重其事地在元旦這天率百官告祭天地祖宗,正式啟用此寶。年輕天子衷心的希望,這顆秉承天命鑄成的寶璽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氣,讓動盪的江山重歸安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