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增壽一聲長嘆,苦笑著解釋道,“小妹擅闖德州、行刺軍中大將,此等天大罪過,李景隆卻把它壓了下來,二哥以為是何故?”

  “當時李景隆正籌備與北兵決戰,自不願因招惹我徐家而使軍中動盪,故引而不發唄!”說到這裡,膺緒忽然明白了什麼,當即訝道,“莫非……”

  “不錯!”增壽接過膺緒的話頭道,“兩日前,李增枝找到我,要我出面保李景隆。他揚言:若李景隆被處極刑,他便將妙錦軍中行刺一事抖出,並以此為由,參我徐家勾結燕藩!”說到這裡,增壽無奈地望了妙錦一眼,道:“妹子,你說我能怎麼辦?我願救這千夫所指之人麼?我豈不知這麼做,會惹惱齊泰、黃子澄,會讓皇上猜疑?但為我徐家滿門,為兄不得不如此啊!”說完,增壽雙目緊閉,兩行清淚潸然落下。

  “我都已經逃出來了!李增枝手中沒證據,憑什麼說我去過德州?”妙錦仍在詰問,但口氣已明顯軟了下來。

  “沒有證據?”徐增壽豁然睜目,咄咄道,“你說你回濠州祭祖,在娘娘那邊我兄弟也是這麼應付的!可祭祖需要數月之久?就算要,可你去濠州數月,當地官府豈能毫不知情?只不過娘娘不疑,故沒派人去查罷了!若李增枝將此事抖出,宮中隨便遣一內官去濠州,立刻就會知道你在撒謊!屆時我們如何自圓其說?”

  “這……”妙錦無言以對,臉上的憤怒也隨之消弭無形。

  “大哥,二哥!”見妙錦被問住,增壽轉而對著輝祖和膺緒道,“此事之所以未跟你們商量,只因為弟弟想著萬一事泄,所有後果弟弟均一力承擔,不會波及二位哥哥!不想竟讓你們誤會!”

  膺緒被說服了,徐輝祖將增壽的解釋細細品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只是增壽為保全徐家其他人而一力扛下此事,倒讓輝祖有些詫異。半晌,輝祖一嘆道:“也罷,你用心良苦,我是錯怪你了!”

  “二位哥哥和妹子不怨我就好!”成功的化解掉兄妹們的怒意,增壽心頭一陣輕鬆。這時他才覺得自己渴了,一瞅,自己的茶杯正放在桌子上,增壽遂不客氣,嘻嘻笑道:“大哥,弟弟站了這麼久,也該可以坐上一坐,喝口茶潤潤嗓子了吧!”

  想到增壽如被過堂般站在房中回答自己喝問,輝祖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尷尬一笑道:“四弟哪裡話!這是你的書房,你本當自便!”

  增壽又瞅向妙錦。妙錦此時已原諒了增壽,但一向驕橫的性子又使她拉不下臉來向增壽致歉,只得把頭一側到旁邊,哼哼唧唧道:“你要喝便喝,關我何事?”

  增壽一笑,也不再說,當即微微仰頭,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

  晚飯仍是徐家兄妹同進。吃完飯,妙錦和輝祖自盡散去,膺緒與增壽對弈一局,也起身告辭。增壽到西花園閒逛一會兒,慢慢踱到了徐府後門前。正好,他的心腹徐得從外面回來。見到徐得,增壽也不吱聲,只打了個眼色,隨即轉身往園中假山處走去,徐得亦一聲不吭緊緊跟上。待登上山頂的涼亭,增壽四下一望,見周圍並無閒人,方沉聲問徐得道:“事情辦的怎麼樣?”

  “回四爺話,見到李大人了!”

  “哪個李大人?大的還是小的?”

  “小的!大的奉旨閉門思過,不敢出來!”徐得將身子湊道增壽跟前,壓低嗓音道,“增枝大人跟小的說,這次多謝四爺救他大哥,他兄弟二人感激涕零!”

  “我懶得聽這些廢話!”徐增壽不耐煩地擺擺手道,“李景隆呢?難道他就沒有表示?”

  “有的!增枝大人給小的透話,說他哥哥親口說了,將來四爺您若真用得著他,他李景隆一定在所不辭!”

  “李景隆是個聰明人……”徐增壽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五

  建文冊封盛庸的詔旨在五日後抵達山東。此時已是深秋,齊魯大地已可感受到陣陣涼意。不過與天氣截然相反,山東軍民的熱情卻是日益高漲。燕軍退兵後,盛庸重建德州大營,原先敗亡各地的潰軍也重新聚攏起來。而朝廷從江淮等地徵集來的五萬援兵亦陸續趕至,德州大營的軍力又恢復到了十萬有餘。此時的南軍,雖不復昔日之盛,但與守濟南時的窘狀相比,已有了大大的改觀。

  盛庸充平燕總兵官、封歷城侯的詔旨一下,山東士民歡欣鼓舞。濟南一戰,盛庸名聲大振,在百姓中的威望也疾速攀升。在剛經歷了戰亂之苦的山東百姓眼裡,這位新晉的盛大將軍,才是護佑齊魯大地的最合適人選。盛庸自己也是激動萬分,他萬沒想到,皇上竟如此信任自己,一下將自己擢升到如此顯要的位置。皇恩浩蕩,盛庸唯有殫精竭慮,拼了自己這一條命去,也要報答聖恩。

  這一日,盛庸與從濟南趕來的新任山東布政使鐵鉉一起,在德州的校場內檢閱新徵募的士卒。在盛、鐵二人的矚目下,場上軍士們精神抖擻、刺砍劈削皆有章法,喊殺之聲直貫長空,鐵鉉看在眼裡心中大慰,當即笑呵呵地對盛庸道:“盛帥不愧良將之資!這些漢子均是新募未久,竟這麼快便初具氣勢!此次盛帥招募了兩萬新兵,加上他們,德州現在又有了十三萬軍馬!有此大軍,我們也足以和燕藩一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