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景隆怦然心動。瞪了徐增壽好一陣,他突然問道:“你不會是在誆我吧?”

  “國公爺這是什麼話?”徐增壽不悅道,“在下冒著被聖上猜忌的風險,好心好意助您脫難,您卻這般狐疑,豈不讓人寒心?說句不中聽的話,國公爺現在已只剩下半條命,我要想害你,明日早朝跟著齊泰他們起鬨便是!如此不僅不招皇上猜忌,還順帶著討了那乾子文官的歡喜!”說到這裡,徐增壽拂袖而起道,“好心當做驢肝肺!國公爺既然不相信我,那我就此告辭。明日華蓋殿上,國公爺自求多福就是了!”

  “徐兄請留步!請留步!”見徐增壽要走,一旁的李增枝急忙拉住他的手,央求道,“我家哥哥不是這意思!”說著,增枝又埋怨李景隆道:“哥哥你也是!增壽兄弟好心好意來幫你,你怎能這般疑他?”

  李景隆也反應過來:徐增壽可是眼下他活命的唯一指望!想到這裡,他心中一慌,忙也起身賠笑道:“壽弟不要動氣,我是方寸已亂,一時口不擇言。冒犯之處,還請壽弟多多包涵!”

  “國公爺言重了!”見李景隆服軟,徐增壽方重新回身落座。看著李家兄弟滿臉惶恐的樣子,他呵呵一笑道:“其實在下也明白,我徐府與李府往日裡有些過結,故國公爺見我突然出手相助,心中難免有些疑慮。在下之言可是?”

  李景隆尷尬一笑道:“壽弟這是哪裡話!近兩年因著公務纏身,與貴兄弟生分了些是有的,但要說過結那絕對談不上。徐、李兩家同為開國世族,豈會因些許小事生出嫌隙?”

  徐增壽淡淡一笑,也不說破,只自顧自道:“其實國公爺有此疑惑,亦是人之常情,在下之所以出手相救,自也有自己的考慮!”

  李景隆心中一抖,嘴唇動了一動,似想說些什麼,卻終沒有開口。

  曾經不可一世的李景隆,現今卻變得如此謹小慎微,徐增壽看在眼裡,心中頗有幾分感慨,不過說話的語氣仍十分從容:“依在下看來,皇上對國公爺還是頗有舊情的。國公爺眼下雖犯大罪。但若能逃過一劫,將來未必就沒有東山再起之日。而反觀我徐家,自入建文朝來,一直流年不利。如今朝中奸佞當道,皇上又失於明察,我徐家將來命運如何,尚在未知之間。”說到這裡,徐增壽喟然一嘆,又道,“文官咱是攀附不上;武官勛戚本就不受皇上信任,近來連受打壓,更成一盤散沙;唯一能受皇上信任的國公爺,眼下又將遭不測。如此一來,將來齊泰他們要害我時,又有誰能出手相救呢?故在下思量,趁著眼下說話還有些分量,救國公爺一次,將來您東山再起,我若有事求著國公爺,還請您仗義相助!”

  聽了徐增壽這番解釋,李景隆稍有些明白,但細細一想,卻又陷入迷惑:按眼下朝中形勢,徐增壽為自己著想,要事先留個地步倒也不是說不過去。但僅就為了一個未雨綢繆,卻不惜觸怒氣焰熏天的文官,甚至招天子猜忌,這未免也有些太得不償失了吧?且不說自己能否東山再起,就是果真重新得勢,他就不怕自己翻臉不認人?而他這“仗義相助”又是什麼?這“有事”是否意有所指?這所有一切,李景隆都想不明白。一望徐增壽,他卻沒有繼續解釋下去的意思。李景隆也不敢明問,只得試探的一感慨道:“我李某人何德何能,竟讓壽弟擔著這等干係出手相救!別的不說,將來我若果真翻身,自當竭力報答!”

  徐增壽明白李景隆言語間隱含的疑惑。但自己話中之深意,此時卻是不能明言的。為打消李景隆的疑慮,增壽心思一轉,隨即一笑道:“其實這將來之事,亦只是在下願助國公爺的原因之一。”

  “那還有的是……”

  徐增壽突然面露尷尬,轉而望了旁邊的李增枝一眼,他苦笑一聲道:“這個……想必國公爺也心中有數吧?”

  “心中有數?”李景隆一愣,頓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見李景隆發愣,徐增壽稍顯驚詫,不過馬上又反應過來,嘿嘿一笑道:“國公爺既然不知,那還是回頭去問增枝老弟吧!”說到這裡,徐增壽離座起身,將手一拱道,“國公爺,時候不早,在下不能久留了。還請國公爺將方才之話記在心裡,明日按計行事。只要國公爺這邊不出差池,在下保您安然無恙!”

  “是,是,是……”李景隆忙也起身,一臉誠懇道,“壽弟高義,愚兄銘記於心。此番若能逃得大劫,將來必報此大恩!”

  “國公爺客氣了!”徐增壽哈哈一笑,瀟灑而去,李景隆兄弟忙起身相送。

  為了避免為外人知曉,徐增壽來時是一副士庶裝扮,由增枝領著從後花園的小門入府。這時告辭,自也從後門出去。李家兄弟將他送到後門口,待他遠去,方轉身回行。

  剛過連接前庭後院的月洞門,李增枝突然道:“哥哥,我先回房歇會兒!”說著也不待景隆答話,便頭一縮想開溜。李景隆一把抓住他的手,冷冷道:“方才徐增壽說問你,這是什麼意思?走!到我書房去說!”說完,李景隆便死拽著增枝的衣袖,直往書房而去。李增枝心中一萬個想溜,但瞅瞅李景隆神色,只得耷拉著腦袋緊緊跟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