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見到李增枝,李景隆心中如倒了五味瓶般百感交集。他李景隆之所以落到今天這個下場,這個弟弟可以說是難辭其咎!正是接二連三的信了李增枝的花言巧語,才有他在北平城下鎩羽而歸;有他在白溝河倒纛兵潰;有他上燕王大當,放棄德州堅城後在野外中伏崩潰!如今自己命懸一線,這個罪魁禍首反而已逃脫了責難,念及於此,李景隆恨不得一刀將他劈成兩段!

  可李景隆終究無法下手,這不僅因為李增枝是他唯一的親弟弟,更重要的是,眼下這個弟弟是他活命的唯一指望!自己脫難後,李增枝在勛戚宗室間來回奔波,四處找路子托人情,為的就是保全他李景隆的性命。這些,李景隆在渡江前均已知曉。就在方才回府後,自己的夫人便告訴他,李增枝一大早便匆匆出門,說是去寧國大長公主府上求情,希望讓老駙馬梅殷出面,保他李景隆一條性命。想到這裡,李景隆心頓時又是一暖。

  “增枝,怎麼樣了?梅駙馬可願為我說話?”見李增枝拿著個茶壺對著嘴猛灌,李景隆心中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本來,他還想著大事臨頭有靜氣,想待李增枝自己交待。可見其只顧喝茶卻半天不吭聲,他便再也“靜”不下去了,忙不迭地出言相詢。

  李增枝終於將茶壺中的水一飲而盡,抹了抹嘴巴,他臉色一黯道:“梅駙馬答應下午進宮,在皇上面前作保!”

  “啊!”李景隆驚喜一叫。梅殷雖也是勛戚,但卻是朱元璋臨終前唯一的託孤之臣,在皇上心中極有分量。他若願出面作保,自己活命的希望頓時大增。

  可李景隆很快就發現不對勁:這麼個天大的好消息,弟弟臉上怎麼並無喜色?想到這裡,李景隆心中“咯噔”一下,頓又慌亂起來。

  果然,李增枝苦笑一聲道:“哥哥,梅駙馬雖願作保,但據他說,朝中文官皆欲置哥哥於死地而後快!皇上本就深恨哥哥壞了大事,要是文官再不依不饒,他也無把握說服皇上!”

  “皇上也欲殺我?”猶如一個晴天霹靂,李景隆渾身頓時顫抖起來。

  “難說!”李增枝搖頭一嘆道,“弟弟這段日子天天往幾位大長公主府里跑,請她們到太后那去給哥哥求情。靠著父親在世時攢下的情面,她們也都有意幫這個忙,也說動了太后!據她們說,太后跟皇上提了此事,請他放哥哥一馬……”

  “皇上可有答應?”李景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皇上一開始不大願意,只是後來抹不開太后還有各位大長公主的情面,態度便有所鬆動!”

  “蒼天保佑!”聽到這裡,李景隆已是一臉激動。

  “哥哥,我還沒說完呢!”見李景隆一臉興奮,李增枝苦笑一聲道,“皇上雖有意開恩,但文官們卻不依不饒,尤其是那些主張平燕的大臣,更是言哥哥‘喪師辱國’、‘萬死難宥其過’!非要皇上殺你不可。皇上的性子你也知道,一向耳根子軟,又對那幫子文官言聽計從。經這幫奸人一攛掇,頓又猶豫起來。故梅駙馬跟我說……”李增枝望了景隆一眼,囁嚅道,“哥哥這條命保全與否,其實還在兩可之間!”

  李景隆的心頓又墮入冰窟窿里。他了解這位皇帝,雖然太后、大長公主都是血肉至親,但後宮不得干政,她們的話其實作用有限;駙馬梅殷倒是勛戚大臣,但涉及國事時,建文卻更加依賴文官們的意見。就拿自己來說,本和梅殷差不多,也是遠支皇親外加高爵勛臣,與建文關係也不錯,但當初自己欲出征北平,卻還是要通過黃子澄的舉薦,方能如願以償。想到這裡,李景隆的心忽然一跳:黃子澄呢?他與我關係莫逆,又是皇上最信賴的文臣,若他能幫我說話,我活命的希望豈不大增?想到這裡,李景隆一把抓住增枝的手,焦急問道:“你沒去找子澄先生嗎?你該去找他啊!他的話皇上最聽得進去,有他作保,其他文官又能奈我何?”

  “哥哥,別提這位黃子澄了!”李增枝卻只是一哼。

  “子澄先生怎麼了?”李景隆先是一愕,繼而略一思忖,略帶猶疑地道,“莫非他恨我兵敗,不願相助?”

  “若僅是不幫忙倒也罷了!”李增枝恨恨地道,“哥哥你可知他得知兵敗之信後做了什麼嗎?”

  “做了什麼?”李景隆愈發驚疑。

  “此人竟作詩譏諷哥哥,並散布於朝堂市井間,讓人廣為傳誦!”

  “什麼!”李景隆猶如五雷轟頂,當即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方吶吶道,“子澄先生豈會這樣對我?”

  “怎麼不會!”李增枝咬牙切齒地道,“現在京師都傳遍了!別說朝臣和士子,就是青樓里的歌伎,都已背得滾瓜爛熟!”說到這裡,李增枝似猶怕李景隆不相信,當即冷笑一聲誦道:仗鋮曾登大將壇,貂裘遠賜朔方寒。

  出師無律真兒戲,負國全身獨汝安。

  論將每時悲趙括,攘夷何日見齊桓。

  尚方有劍憑誰借,哭向蒼天幾墮冠。

  當李增枝將詩背完,李景隆已是一臉慘白,他萬萬沒想到,一向視為知己,在朝堂上同氣連枝的黃子澄,竟會在自己身敗名裂之際落井下石!屈辱、羞愧、恐懼還有對黃子澄的憤恨,這種種感覺交織在一起,讓李景隆本已脆弱不堪的心靈再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殘!呆坐許久,李景隆猛地大喝一聲,滿臉通紅地叫道:“奸賊焉能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