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軍的到來,迅速扭轉了戰場的頹勢。南軍無論是從兵力,還是從戰力上都已處於劣勢。在張玉的帶領下,中軍將士一泄而下,對南軍展開了報復性的反攻。

  “唉……”瞿能不由一聲哀嘆。當張玉站上河堤的那一刻其,瞿能就知道,自己又一次功敗垂成。

  “撤退吧!”在短暫的惋惜後,瞿能下令退兵。南軍將士飛馳回陣,緩緩向後退去。白溝河北岸重回到了燕軍手中。

  打退瞿能後,南岸燕軍一片歡騰。士氣復振的燕軍將士又開始向平安發起了兇狠的攻勢。平安見瞿能兵敗,知道勢不可為,只得且戰且退。朱棣豈能這麼便宜就讓他離開?雙方走走打打,一直到天黑方結。南軍折兵數千,燕軍損傷也不在少數。待殺退平安,燕軍將士已累得夠嗆。朱棣怕李景隆趁機夜襲,隨即命眾軍重渡白溝河,退回北岸休整,準備來日再戰。

  待過完河,狗兒和張玉便迎了上來。狗兒的壯舉,朱棣隔河已遙遙看見,此刻他自不吝讚美之詞。再把狗兒一頓好夸後,方命下去休養。

  狗兒一走,朱棣的臉色便沉重下來。今日之險,著實出其所料。由此可知,南軍對這次決戰是精心準備,勢在必得。由此想到明日的決戰,朱棣心中一點底也沒有。

  “難道非作生死之搏不可嗎?”望著靜靜地白溝河水,朱棣無奈地喃喃自語,心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失望之情。

  八

  第二日,真正的較量正式展開。清晨,燕軍將士埋鍋造飯,一頓飽餐。隨後大軍開拔,渡過白溝河,向南挺進。而此時李景隆也早已列陣完畢,靜待燕軍的到來。

  為了打贏這場決戰,李景隆可謂是煞費苦心。本來,在北平之戰後給朝廷的陳奏中,他已承諾一待開春便重新出兵北上。可為了確保勝利,他又推翻了之前的定議,強行將出兵時間拖到了四月。之所以如此,便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不重蹈北平之戰的覆轍。為此,他不惜置兵部連番催促於不顧,便是來自建文的懷疑和不滿也置若罔聞。李景隆的這番強硬起到了效果,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南軍已逐漸從北平之戰和救援大同的失利陰影中走了出來,軍心慢慢凝聚,將士們的鬥志也有所恢復。甚至,李景隆還放下身段,重新與那些非嫡系的將軍緩和關係。像瞿能重新領兵之事,雖說是郭英授權,但不經過李景隆的首肯也是斷不能成的。而李景隆之所以默認這事,其中雖有武定侯郭英強力推薦,他不得不給這位碩果僅存的開國元勛一些面子的因素,但終究來說,也是為了整個戰事著想。而所有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擊垮燕軍,剿滅燕藩!

  決戰開始。與鄭村壩大戰一樣,南軍亦是背營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方陣左翼為武定侯郭英的真定兵馬,中軍主將是平燕副總兵、李景隆的心腹胡觀;而右翼主將則由在北平之戰中表現出色的參將盛庸擔綱。鑑於鄭村壩時馬和突入營中,猶入無人之境的教訓,李景隆親率七萬將士留守諸營,一來是防止敵軍襲營,二來也是居後策應,以防不虞。近三十萬南軍在曠野上連綿十餘里,旌旗遮日,鼓號震天,氣勢恢弘至極。

  李景隆就立在中軍大帳前臨時搭建的高台上。在他身後,一面木桿大纛旗高高矗立。纛旗上面一幅緞幛,紅底黑字寫著“征虜大將軍李”六個大字。而在大纛下,則擺著一個紅木案幾,上面供奉的,正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黃鋮!在戰前,李景隆鄭重將其請出,以警示全軍——今日之戰誰敢退後,這黃鋮便要用他的血來洗!

  “報……北兵韃騎已開始掠陣!”

  “報……北兵全軍壓上,中軍激戰正酣!”

  “報……敵軍強攻我軍左翼,郭侯陣形稍顯紊亂!”

  戰鬥開始後,望樓上的旗官不斷揮舞令旗,將李景隆的一道道軍令化作旗語打出,並從陣中各旗手打出的旗語中將戰場形勢譯出,反饋給主帥。

  李景隆身著一套金光閃閃的戰甲,外披一件紅色大氅,左手按住劍柄,一臉莊嚴站在帥台前。前方遠處塵土飛揚,喊殺聲直衝雲霄,而這一切,皆不能使其動搖分毫。今日之戰,不僅事關平燕的成敗,更關係著他李景隆的前程,關係著他的身家性命!此時的他,內心已緊張到了極點,但他必須保持從容鎮定之態,以穩定軍心!

  “報……三千北兵精騎突入郭侯陣中,看旗號應是燕庶人親軍!”

  “嗡……”這次,帥台上的僚屬親將們騷動起來。燕王每戰必身先士卒,率親軍馳騁殺敵。這一點,在以前諸次戰鬥中南軍已多有領教。而這一次,朱棣又沖了上來,此時帥台上眾人的目光皆聚集到了李景隆身上。

  “燕賊突入側翼,正是天賜我軍之良機,兵主請當機立斷,下令截殺!”參軍劉璟第一個站出來道。

  “請兵主當機立斷!”其餘眾人也紛紛進言,其勢甚為慷慨,但細聽之下亦似都含著一絲擔憂。

  “便宜瞿能了!”李景隆臉上閃過一絲遺憾,不過很快消逝。他向左前方眺望一眼,吸了口氣,冷冷道:“傳本帥鈞令,西營留守各部全數出寨,增援郭侯。打旗語,命瞿能部突入陣中,力擒燕庶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