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這和我徐家又有什麼關係?我去跟皇上說,他縱然不聽,也不至於對我徐家不利啊!”

  “當然會不利!”增壽斷然道,“燕藩靖難,我徐家身處嫌疑之地,本就該謹慎言行,遠離是非。可你倒好,竟在這當口去抖李景隆家的醜事。這讓皇上看在眼裡,他又會怎麼想?他必然會認為是我們徐家有意搬弄是非,在決戰前夕攪亂前方軍心!我徐家已處在風口浪尖,若皇上再生此等疑心,則大禍將至矣!”

  “那你說怎麼辦?”增壽這也不行那也不可,妙錦聽得心裡大急。

  “引而不發,待戰事結束再說!”徐增壽想也不想便道。

  “那可不行!”妙錦當即搖頭。她在離開北平前聽朱棣說過,兩軍下次決戰,怎麼著也得到三月以後,而待到前方戰事結束那就更不知道得什麼時候了!想到玉蠶現在整天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妙錦便心急如焚。她既然知道了這件事,就絕不能這麼無所事事地坐等下去。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難道你真要陷我徐家於萬劫不復之地麼?”徐增壽也有些激動了。

  妙錦一下軟了下來。她雖然一向任性,但卻並非不通事理。徐增壽說得有道理,若真把事情鬧大,玉蠶能不能救且不說,徐家被皇上記恨卻是肯定的。妙錦再想救玉蠶,也不能拿徐家上下百十口子去冒這個險。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想到玉蠶的苦難,妙錦幾乎都要哭了出來。

  徐增壽淡淡回道:“沒有辦法!除非……”

  “除非什麼?”妙錦眼神一亮,臉上頓時露出希冀之色。

  增壽略一猶豫,道:“除非能不經官府和陛下,偷偷將玉蠶救出。她是李增枝強擄去的,若能派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其救出來,那李增枝即便知道是我們做的,也不敢聲張。”說到這裡,增壽又苦笑一聲,搖搖頭道,“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李增枝覬覦玉蠶美色,必然將其嚴加看管!德州如今戒備森嚴,李增枝手下親衛更是不少,想救她談何容易?何況萬一事泄,李景隆順藤摸瓜牽扯出我徐家,那更會引起滔天大禍!”

  徐增壽雖說不可能,但妙錦聽了卻心念一動。待再敘了會兒話,妙錦隨即告辭回自己屋,躺在床上沉思起來。

  妙錦要救玉蠶。她與玉蠶情同姐妹,既然知其落入魔爪,就絕無可能坐視不理。但同時她也不能因此事而使徐家陷入災難。正如增壽所說,舉發李增枝是不成的,但偷偷把她救出來就一定也不可行嗎?妙錦思忖,眼下德州雖戒備森嚴,但未必就沒有漏洞可尋,何況數十萬各路兵馬齊聚一地,本身就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當初在北平時,她就聽朱棣隱隱約約提到過,說燕藩在德州布有不少密探。既然燕藩的細作能在德州潛伏,那她徐妙錦又為什麼不能呢?想到這裡,妙錦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若她親自去德州救玉蠶如何?

  這個念頭甫一冒出,妙錦先是嚇了一大跳,但細細一想,又覺得未必不可行。雖說南軍中認識自己的將軍不少,但他們大多身居高位,自己只要喬裝打扮,混跡市井之中,想來被發現的可能性不大。李增枝擄走玉蠶,他想來也不敢聲張,必是藏在自己居所之內。只要自己找到李增枝的居所,偷偷將玉蠶解救出來便大功告成。當然,潛入將軍駐所,若被發現必然會被重兵圍剿,再想逃脫便難如登天,但妙錦對此卻不是太怕。她徐妙錦是什麼人?她不僅是中山王的幼女,更是皇后的手帕交、皇上寵愛的小妹妹!這樣的身份,她就是失敗被擒,李增枝又敢拿她怎樣?想到這裡,妙錦的心已是躍躍欲試。而她那任俠仗義的俠女情懷,又適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終於,她下定決心,要親自去德州就玉蠶出來!

  要去德州,自然要擺脫幾位哥哥的“監視”,不過這對妙錦來說不是什麼問題。關鍵是皇后那邊。自打自己“大病初癒”後,娘娘已接連召見了兩次,看樣子接下來一段日子也少不得還要召自己入宮。自己若去德州,就算是快去快回,也得費上一個多月的功夫,這段期間不在,無論如何也得想個託詞,莫讓她起了疑心。為此,妙錦思索許久,終於想到了個辦法。

  幾日後,馬皇后再次召妙錦入宮。進宮後,妙錦託言大病得愈,想趁著春節將至,去淮西老家祭祖,馬後自無不允,並對其孝心大加讚賞。將馬皇后穩住,妙錦再無後顧之憂。待從馬皇后處出來,妙錦回府收拾一番,又將準備好的信留於增壽書房中,隨即一溜出府,再次渡江而去。

  四

  當妙錦進入德州時,這裡並未像其想像那般戒備森嚴。她一打聽方知,原來德州將士禦寒衣物不夠,李景隆無奈,只得行文山東布政司並各州府,在山東境內徵集棉服,現正趕上幾個州府解送物資抵達德州,人雜貨多,故而守備也稍顯鬆懈。

  守備鬆懈,這對妙錦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而據當地百姓說,李增枝在北平之戰後被李景隆貶為游擊,現負責轉運糧餉輜重,其官署設在城西的原德州府稅客司衙門。

  既然李增枝在城中,那玉蠶必然也在其官署里。知道了確切位置,那接下來的事便好辦了。妙錦首先趕到城西,找了間偏僻的客棧安頓下來,然後便到稅客司衙門周圍查看地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