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南軍的炮子怎麼就打不完?”趁著伏地不動的這點空隙,高熾心裡忿忿想著。僅在麗正門外,李景隆就布下了十六門碗口將軍,外加一百多門盞口將軍。在剛到北平城下的那幾日,這近二百門火炮日夜作響,將無數的炮子傾瀉在城上,愣是把號稱固若金湯的北平城牆砸出無數個陷坑,城頭的敵台也被毀了不少,麗正門上的箭樓也有一小部分塌陷。這兩天,南軍炮火似有些收斂,但每次攻城前,仍會用炮子擊上一陣,以壯聲勢。燕軍沒南軍闊氣,在僅有的二十多門盞口將軍均被對方轟爛以後,高熾只能等到敵人逼近城壕,才能命士卒還擊。

  過了一陣,南軍的炮火緩了下來,顧成一琢磨,覺得時候差不多了,趕緊向高熾猛一揮手。高熾會意,忙扶正頭盔,在王景弘的攙扶下站起身子。城外,南軍已逼近到百步之內,有些跑得快的已開始越壕。高熾揚起劍,高聲叫道:“放箭,放箭!”

  弓手們起身,拉弓引箭,隔著城垛中的懸眼將箭奮力射出。數百支箭矢形成一陣箭雨,稀稀拉拉地向城外飛去,伴隨著幾聲尖叫,十餘個南軍士卒撲倒在地。

  不過南軍攻城步卒上萬,十幾人的折損根本算不了什麼。很快,大部南軍已奔到壕前。

  北平乃三朝舊都,城壕既寬且深。在前幾次攻城中,越濠成為南軍最大的難題,並為此折了不少軍士的性命。不過經過多次交手,城壕已被填平不少。麗正門外的這段城濠原有近三丈寬,而到現在已被填的只剩下一丈多一點。此時,數百名南軍將士四人一組,推著上百架盛滿黃土的蝦蟆車沖了上來。這種蝦蟆車裝土入濠後有如伏地之蛤蟆,是填濠利器,而在他們身後,還有近千人肩扛土袋緊隨其後。

  “放箭,發石!不可讓他們填濠!”眼見城壕一尺一尺被填,高熾心急如焚。不過燕軍弓手就兩三百名,且連日作戰,已疲憊不堪,射出的箭既乏力道,又缺準頭,對填濠南軍的影響微乎其微。敵台上本還有幾架發石機,見南軍逼近,紛紛開始投彈,但沒過多久,南軍又一陣炮子打來,發石機頓也被打得粉碎。

  “嗚噢……!”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起,高熾放眼一瞧,原來已有一段兩三丈長的壕溝被完全填平。見通途打開,一部南軍立馬衝過了濠,向羊馬牆逼去,而其他的南軍亦士氣大漲,有些地段上有三四尺寬的壕溝未填,可南軍不想再等,便將用來攀城的飛梯平鋪架橋,從橋上跨過了城壕。一轉眼功夫過去,已有近千名士卒奔到了羊馬牆下。

  羊馬牆是修在城壕與城牆之間的小隔牆。通常敵軍越壕時,守軍會遴選敢死之士伏於此,趁敵方剛越城壕,立足未穩之際擊之。不過眼下北平兵力十分緊缺,高熾早已把各城門堵死,據城死守,故這道羊馬牆處並無燕軍。但羊馬牆高達六尺,南軍要越它還是很需費番功夫的。先前南軍越濠,因與城牆相隔尚遠,一般士卒派不上用場,此時羊馬牆距城不到十步,南軍攀牆時又難以護身,這下城頭的守軍便有了殺敵良機。高熾一聲令下,幾百名精壯漢子齊聲大喝,舉起早已準備好的磚石,便向羊馬牆上的南軍砸去。南軍猝不及防,一時哭爹喚娘,紛紛又從牆上滾了下來。

  城壕外面,李增枝見先鋒敗退,當即一聲怒哼,扭頭對身旁的旗官道:“命炮隊打炮,把城頭北兵壓住!”

  旗官嚇了一跳,忙勸增枝道:“將軍,弟兄們已衝到近前,這炮子沒個準頭,會砸傷咱們的人!”

  “那就放箭、放弩、放銃!”

  “壕前一帶都被攻城的弟兄堵住,隔的太遠放箭,力道不夠,射不透北兵的甲。”

  “甲兵射不死,那些青壯都沒披甲,他們也射不死麼?”

  “可太遠放箭,難免有力道不足中途而落,會誤傷我軍兵士!”

  “那怎麼辦?”李增枝勃然大怒道,“難不成任由北兵囂張?管不了這麼多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馬上令強臂力士放箭!”

  “是!”旗官無可奈何地答應一聲,正要下令打旗語,李增枝突然又道:“爾再派人去跟楊思美說,讓他帶三百親兵到濠前,但凡有退縮不戰者,立斬不饒!”楊思美就是當初被妙錦當街抽鞭子的岐陽王府管家,這次李氏兄弟北伐,他作為家將被帶了出來,充任增枝的親兵統領。

  旗官一愣,猶豫半晌方小心道:“將軍,這北平是堅城,守軍又有死戰之心,要攻下恐非一日之功。自古攻城最難,多需反覆拉鋸,眼下才攻了四五日,沒必要將弟兄們逼得太緊吧?”

  “爾懂個屁!”李增枝怒道,“我在兵主面前打了保票,三日內必破北平。今天已是第五日,咱們卻還在城外頭!如今好不容易填平了城壕,要再不能破城,我有何面目去見兵主?無論如何,北平今天一定要破!”

  李增枝心急也是有原因的。確認燕軍主力已北上大寧後,李景隆大起德州、真定等地兵馬,湊了整整三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來攻北平,想著趁虛而入,一戰搗毀燕藩老巢。李增枝也是信心百倍,認為打個近似空城的北平實是易如反掌,故向景隆請纓出戰,力爭將首破北平的大功收入囊中。

  親弟弟要立功,李景隆自然是盡力成全,並想方設法為他提供便利。按事先部署,南軍同時對北平大小十幾個城門開展猛攻。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南軍人多,而北平城內的兵又少得可憐,四面開花之下,朱高熾縱有三頭六臂,也難免會有疏漏。戰前,為了確保李增枝能取得破北平的首攻,李景隆便在兵力配置上對弟弟大加關照。因北平各門已被堵死。三十萬南軍中,拋去騎兵、炮手和護營士卒,只有二十二三萬步卒可直接用以攻城,而負責主攻麗正門的李增枝就得到了六萬人馬,占攻城兵力的近三成!而且,這六萬人,清一色的是精銳的京衛!這樣顯而易見的偏袒,其他將領看在眼裡,自然少不了有怨言,只不過不敢明言罷了。李增枝得了便宜,也想著要憑這支精兵一舉破城。可幾天打下來,麗正門屹立不動,自己卻折了好幾千口子,損傷居各部之首!面對這樣的慘重傷亡,李增枝心中窩火不已。尤其是他手下兵力既多且精,打出這樣的戰績就更顯得扎眼。為了挽回面子,李增枝下定決心,今日一戰必須破城!而且,李增枝心中還有一個顧慮,就是萬一被別的將軍搶先破城,那打北平的首功也就只有拱手讓人了。正是有了這個念想,此時攻勢方受小挫,他便生了暴躁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