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勛戚乃至部分武官們的發難,剿燕一派倒還不太在意,他們看重建文皇帝的態度。只要皇帝除燕的決心不變,他們便不怕那幫世家子們亂吠。

  齊泰那日簧夜晉見,自覺已基本弄清了皇上的底。回去一想,他覺得儘管建文那晚最後一句話有些語焉不詳,但總的來說,皇上削除藩國,集權中央的決心還沒有變。齊泰暗中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黃子澄、練子寧、景清等志同道合的重臣,也讓他們吃了顆定心丸。果然,建文對朝臣們的不滿置之不理,針對齊泰等人的參劾奏本也一律留中不發。建文的裝聾作啞,讓本已磨刀霍霍,準備拿剿燕派開刀的王寧等人大失所望,竟有一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不過他們也沒有更多的辦法來逼皇帝就範,畢竟戰敗的主要原因仍在真定,而非朝堂。折騰幾日,見朝局仍舊如常,勛戚們只得暫時偃旗息鼓,等待下一次機會。

  這一日早朝結束,百官照例各自回衙門署事。齊泰與黃子澄結伴而行,方過午門,後面江保便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兩位大人留步,皇爺召二位武英殿見駕!”

  齊泰與黃子澄止住了步伐。這幾日,建文一直沒有召見二人,只密令他們商議下一步平燕事宜。二人為了將功折罪,也是旰食宵衣,忙得腳不沾地。到現在為止,二次北伐的其他謀劃已經就緒,但對於最關鍵的主帥人選,兩位剿燕重臣卻仍沒有統一意見。此時建文相召,十有八九是為了二次北伐之事。想到這裡,齊泰出言問道:“皇上可有召孝直先生?”

  “沒有!”江保很乾脆地答道,“方先生這幾日一直在文淵閣,據說是查閱什麼周官禮儀的典籍,要給宮門換古名來著。”

  齊泰與黃子澄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的舒了口氣。這幾個月來,因著削藩、平燕的連番不順,建文在討論燕藩事宜時,經常也把方孝孺給叫上。雖說齊、黃與方孝孺私交不錯,斷不至因此發生齷齬,但作為削藩、剿燕的主謀,眼見皇上越來越重視職掌改制的方孝孺的意見,他們二人多少也還是有些鬱悶。

  心中稍定,二人忙整理好衣冠,趕緊隨著江保往宮裡走去。

  一進武英殿,二人便見建文手拿著一道奏本,一言不發地站在小丹墀上。見他們進來,建文也不說話,只待二人行完見駕禮,方不咸不淡地說了聲“平身”,便自顧自地把手中奏本打開,一屁股坐回御座讀起來。

  建文不說話,齊泰與黃子澄也不敢出聲,只能略彎著腰站在殿中。齊泰是個急性子,一炷香工夫過去,卻見建文仍沒說話的意思,他終於憋不住了,遂一拱手,輕聲道:“陛下……”

  “兩位愛卿先看看這個!”就在齊泰剛剛出聲之際,建文打斷了他的發言,接著將手中的奏本遞給了旁邊侍立著的江保。江保小心接過,又走下小丹墀,將它交到齊泰手中。齊泰與黃子澄滿腹狐疑地打開奏本一看,頓時雙雙大驚失色:“……燕舉兵兩月矣,前後調兵不下五十餘萬,而一無所獲。謂之國有謀臣可乎?經營既久,軍興輒乏,將不效謀,士不效力,徒使中原無辜赤子困於轉輸,民不聊生,日甚一日。……彼其勸陛下削藩國者,果何心哉?諺曰:‘親者割之不斷,疏者續之不堅。’殊有理也。陛下不察,不待十年,悔無及也!

  ……幸少垂洞鑒,興滅繼絕,釋代王之囚,封湘王之墓,還周王於京師,迎楚、蜀為周公,俾各命世子持書勸燕,罷兵守藩,以慰宗廟之靈。”

  “陛下,此何人所奏?”看完奏本,見裡面的臣子姓名處已被建文塗去,齊泰當即急急問道。

  “何人所奏非愛卿所當知,爾只言此策可行與否!”建文淡淡答道,語種聽不出是喜是怒。

  “荒誕不經!陛下若納此策,必將悔之無及!”齊泰當即叫道。

  “哦?”建文臉上顯出一絲猶豫道,“朕倒認為其言未嘗不可考慮。自燕藩起兵,王師連連敗績,兩月來,朝廷損兵已近十萬之多,糧餉更是不可勝計,北平一省狼煙遍地,百姓流離失所,此皆削藩之禍也。今燕藩勢力日強,若再興兵,恐又是戰火連連,且未必能一舉蕩平。若拖延日久,朝廷開支必將不堪重負,百姓亦徒受煎熬。故朕思之,若果能如此奏所言,宥諸王之過,勸四叔罷兵歸藩,如此朕雖折了些面子,但於天下卻大有裨益,豈不比血戰不休要強得多?”

  建文方說完,齊泰便一跺腳道:“這豈是折陛下面子這麼簡單?且不說此策行不通,即便行通,亦只是偷得一時之安,而其禍患必將延綿萬世!”咽了口唾沫,齊泰耐心解釋道:“陛下請想,如今朝廷與燕藩已兵戈相見,即便您赦免燕庶人罪過,他又豈會罷兵?他又豈敢罷兵?起兵謀反,此乃天下第一等罪過,縱是陛下推心置腹,在燕庶人看來,也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罷了!朝廷與燕藩心結已成,燕庶人就不怕將來朝廷再行削奪?以朝廷與燕藩之強弱懸殊,到時候他又有何把握,能再勝得朝廷?故以燕庶人身份處境看,其根本無退路可言!臣斗膽問陛下,若您居燕庶人之位,您能與朝廷罷兵修好乎?”

  “這……”建文一時語塞。

  黃子澄這時候也反應過來,忙也上前說道:“齊大人所言甚是。若果真罷兵,釋諸王之過,則削藩大業必將付諸流水,朝廷威信也將蕩然無存。且諸王一旦得脫歸藩,亦不會因此而對陛下心存感激,其必暗蓄實力,以為戒備。如此陛下豈能安心?任其發展下去,將來朝廷與諸藩仍免不了一戰,到時候陛下面對的不僅是一藩,而是所有藩王,其局勢之敗壞將遠勝今朝!陛下欲使天下安定,其結果必將是適得其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