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妹子!”行了幾里路,朱棣駐足道,“送行千里,終須一別。從此地往南走不遠便是河間。你在那尋船順運河南下,到山東後再換一次船,即刻直達京師!”說完,他又對專門派去沿途保護妙錦的狗兒、尹慶兩名內官道:“如今戰事已起,山東、直隸雖非戰區,但也不平靜。爾等路上務須護好小姐,勿得有半點差池!”

  “王爺放心!”狗兒與尹慶慨然作答。

  “大姐夫!”妙錦依依不捨地對朱棣道,“此次走了,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呢?人家很想念你呢!”她好不容易來趟北平,沒呆上幾天就要回去。想到又要與朱棣分別,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這種失落的感覺,甚至比與大姐告別時還要濃上幾分。此時臨別在即,妙錦言語間竟有些淒淒之感,再一品味,還夾著幾絲哀怨,眼珠子也略有些發紅。

  妙錦這番落寞,朱棣看在眼裡,頓覺心頭猛得一緊。不過他馬上露出笑容道:“妹子勿需傷感。待靖難功成,我必與你大姐一同進京。到時候有的是機會見著。”

  “咿呀,是哩!”妙錦忽然一拍手,展顏笑道,“你要是靖難成功,幫炊哥哥除了奸臣,那接下來肯定就要進京輔政,我自然可以來找你玩了!”在北平這幾天,上至朱棣、徐儀華,下到高熾兄弟和永安、永平兩郡主,以至於袁容、李讓兩位儀賓,均不厭其煩地跟妙錦絮叨,說建文受奸臣蒙蔽,方才會行迫害親叔之逆舉;至於奉天靖難,則是為清君側,正朝綱,輔建文重歸正道。妙錦一個小女兒家,本不知所謂“靖難”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大姐夫是冤枉的。得知大姐夫起兵的目的是讓炆哥哥迷途知返,更是高舉雙手支持,對燕藩靖難也是滿懷期待。

  “當然,到時候你隨時可來尋我與你大姐!”朱棣滿臉笑意地道。

  又敘談一陣,妙錦才依依不捨與朱棣揮手作別。一路上,她幾步一回頭,過了好久方罷。朱棣站在路中,目送妙錦他們離去。直到三人消失於茫然天地間,他飽經滄桑的臉上方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五

  送走妙錦,朱棣撥馬返回軍中。方一下馬,金忠和朱能、張玉等文武便圍了過來。

  “王爺,探馬回報,雄縣南軍果真無備,此刻正備置酒菜,欲晚上賞月暢飲,歡度中秋!”不待朱棣發話,金忠已面露興奮、搶先發言。此次出征的方略乃金忠一手制定。在他的計劃里,像箭頭一樣直指北平的雄縣南軍是需首先除掉的要敵。經過一番考量,金忠定下計策,選中中秋這個常人思鄉的節日奇襲雄縣,以求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此時得知南軍毫無防範,與自己之前所料相符,金忠覺得兆頭不錯,心情也頗為激動。

  朱棣的心也是一寬。不過他城府頗深,喜怒素來不行於色。想了一想,朱棣方沉著道:“其他的就不用提了,關鍵是雄縣守軍必要全殲。此部南軍全是精騎,雄縣離北平又近,他們不除,我軍難以從容轉圜。傳令下去,讓眾軍飽食一餐,午後渡白溝河,晚間必須趕至雄縣城下。本王要用雄縣之捷,開我燕軍此役之勝途!”

  “領命!”眾將抱拳一揖,慨然應諾。

  燕軍的行軍十分順利。不過一個時辰,大軍便全數渡過白溝河。當晚圓月高懸之時,朱棣已帶著眾人摸到了雄縣城外。

  此時雄縣城內的南軍正喝得酒酣耳熱。這部分南軍全是京衛軍士,其中有些還是上十二衛的天子親軍。自洪武十五年平定雲南以來,京衛再少有外出作戰,這幫天子腳下的御林軍們早已是安生慣了。眼下正值中秋,一眾軍士豈有不思鄉的?因此在這萬家團圓之際,習慣了太平盛世的南軍將士們未免也就放鬆了警惕,何況他們也不認為力量薄弱的燕軍會主動主擊,因此竟在前線歡度起佳節來。這便給了燕軍偷襲的良機。

  但是奪城的計劃也並不像金忠預先設想的那般容易。南軍故是防備疏忽,無奈中秋時節月色明朗,燕軍在城外時還能藏好不讓南軍知曉,一旦登城就再也隱瞞不住了。很快,登城燕軍便被發現,一時間城內大亂,鑼鼓齊鳴。此地南軍不愧為精銳,此時竟也能放下酒杯,提刀便沖了上來。倒把候在城下的朱棣等人給急出一身冷汗。

  不過強弱已分,等到燕軍登城的人越來越多,南軍便招架不住了。畢竟南軍都是酒過三巡,憑對朝廷的一份忠心,外加一股酒氣沖將上來,開始倒是嗷嗷直叫,無奈對上一陣,便覺頭重腳輕,手腳發麻。燕軍可是憋了一股子氣的,此時又豈會手軟?他們在趁著南軍全身酸軟的勁兒,一陣衝殺,南軍氣勢很快便被壓滅下去。剛過四鼓,雄縣北門便被打開,等待多時的燕軍鐵騎一涌而入,城內頓時火光沖天。待到黎明,雄縣便告易主,南軍九千將士全軍覆沒。燕軍大獲全勝的同時,還收穫了數量高達八千匹的高大戰馬。燕軍將領正為戰馬不足,己方騎戰優勢無法充分發揮而苦惱,南軍的這份大禮著實讓朱棣等人笑開了花。

  當城門大開,燕軍進城展開巷戰時,朱棣便知大局已定。他近兩夜未眠,此時頓覺疲憊,索性在城外帳中呼呼大睡起來,待城中殘敵肅清,方起身和金忠一起進城。城門口,張玉、丘福、朱能等一干武將早已列班恭候。高陽王朱高煦站在城門中央,待朱棣過來,他乾淨利落地抱拳一揖,大聲道:“兒臣恭迎父王進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