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

  高熾三兄弟返回北平,燕王朱棣喜出望外。晚上,朱棣難得的在後宮設家宴,為三位兒子接風洗塵。筵席上,朱棣一反往日嚴肅,與眾人談笑風生,一副歡快之態;因知父王難得開心,三人為免掃其興頭,便也不約而同地將妙錦密報暫擱下不提,只專揀好話奉承雙親。一頓晚宴從酉時二刻開始,直近亥時方散。高熾等人旅途辛勞,此時也覺得乏了,朱棣遂命他們各自回宮,早些歇息。

  第二日高熾一覺方醒,已是日上三竿。待他洗漱完畢走出房門,王景弘已在外面候著。一見景弘,高熾便埋怨道:“爾怎不早些喊我起來?我久未回府,今日一早便應去給父王和母親請安,這都什麼時辰了?”

  王景弘忙答道:“世子爺這可是冤枉奴婢了。昨日您一回宮,王妃緊接著就吩咐奴婢,說三位小殿下一路辛勞,必是累的緊了,今日便免了這虛禮,讓您們睡個踏實!”

  高熾這才放下心來,隨即笑著說:“其實也沒完全踏實。昨晚不知怎麼了,隱約覺得有鵝不停地叫,倒讓我心煩意亂了一陣子。王府里什麼時候養鵝了?”

  王景弘卻沒立馬答話,而是先張望一下,方湊到高熾耳根子前道:“眼下風聲越來越緊,朝廷削燕恐怕也就在這幾月了。王爺從京里回來後,便暗中命人於後宮打煉鐵甲,以備不時之需。因著打鐵聲音太大,道衍師傅便讓王爺在後宮中又養了這一大群鵝,以免被外人察覺。如今我燕府上下,對外都稱王爺病後好吃鵝肉,世子爺出去也別說漏了嘴。”

  高熾聽了心中一凜,也不說話,直往朱棣寢宮走去。

  到寢宮門前,正巧碰著副承奉黃儼。一問之下,才知道父王一個時辰前到太液池去了。高熾遂又轉奔太液池。

  太液池始建於金朝,在元代時成為皇宮的內湖。當年燕王就藩,朱元璋為節省民力,令其勿新建王府,而以元代舊宮為府,朱棣遵旨照辦。元代皇宮規模宏大,新的大明燕王府雖只占其一部分,但也規制驚人,太液池也被囊括進去不少。太液池在元時為皇室遊玩專用,湖光山色,景色十分怡人,所謂“燕台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便指此處。高熾走到太液池旁,正與高煦和高燧撞個正著,他們也是來尋父王的。三兄弟聚到一起,找了個小答應一問,才知道王爺在池中瓊華島上的山頂涼亭。三人便又趕緊過橋上島。

  瓊華島也是燕台八景之一,名為“瓊華春陰”,全島由泥土堆積而成,到處點綴太湖石,島上有小山一座,上面遍植松柏。朱棣就藩後,在山頂建了個小涼亭,夏日裡經常過來乘涼,一覽湖光山色,倒也十分愜意。高熾等人無心覽景,只沿著階梯一路而上,快到山頂時,便隱隱聽到有人吟詩:蒼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陰森繞殿扶。

  萬頃煙霞常自有,一川風月等閒無。

  喬松挺拔來深澗,異石嵌空出太湖。

  儘是長生閒活計,修真薦福邁京都。

  高熾聽得一愣。這詩倒甚為熟悉,正是金末名道丘處機的《瓊華島七言詩》,但吟詩的聲音卻甚為陌生。高熾一望兩位弟弟,高燧也是一臉茫然,高煦卻是哼了一聲道:“不曉得父王又從哪尋來些莫名其妙的酸腐文人!眼下朝廷的刀都架到咱父子脖子上了,他老人家還有興趣找人吟風弄月!”

  高熾一笑,也不應聲,繼續往上爬。待到山頂,一陣涼風拂過,三人頓覺神清氣爽。高熾放眼一瞧,前方涼亭內聚著三個人。除父王朱棣外,另一個是道衍,還有一位卻是個頭戴黑色萬字巾、身穿天藍色直裰袍的文士。不過此人正背對著他們,看不清面孔。

  “兒臣參見父王!”不暇多想,三兄弟疾步走進涼亭,向朱棣躬身行禮!

  朱棣今天看上去氣色不錯。待三兄弟站起,朱棣正要說話,卻聽高熾突然失聲道:“哎呀,你不就是那天給我測字的金先生麼?”

  朱棣先是一愣,繼而順著高熾的眼光瞧去,見他竟是朝著旁邊那位藍衣文士說的,心中頓時大奇。

  藍衣文士見高熾如此,卻只微微一笑,旋不慌不忙地對高熾一揖道:“金忠見過世子!數月不見,世子別來無恙乎?”

  見金忠如此從容,高熾一怔,方叫道:“原來你早就知道我是誰?”

  金忠一笑:“小人於看相略有心得,世子爺氣度非凡,我怎會不知?只是當日世子有意不表身份,小人自也不便說破。”

  “這是怎麼回事?熾兒莫非見過世忠?”朱棣忙在一旁問道。

  高熾見父王問話,忙將那日見金忠之事說了,末了方道:“本來準備再找時間去金先生處請教,結果一入京師便是數月,不想今日竟在父王處見著。”

  朱棣哈哈一笑,便把金忠之事與高熾說了。原來朱棣見朝廷屢謀削燕,自是暗中防備。入京前,朱棣密令道衍尋訪智謀之士,收為己用。金忠在北平數載,與道衍也有往來。道衍屢次與其交談,發現其學識淵博,不但通曉陰陽,對兵法戰陣也是十分精熟,於是暗暗稱奇。朱棣既有交待,道衍便將金忠引薦給了他。經過幾次長談,朱棣對金忠也是大為讚嘆。朱棣手下有袁忠徹這等大師,倒不稀罕金忠的陰陽之術;真讓他看重的,是金忠對兵事的精通。這個相士於三略六韜無一不曉;說起武侯陣法、李衛公陣法也是頭頭是道,並頗有獨到見解。燕府能人不少,卻正缺這麼一位熟悉兵事的謀士。經過幾番試探,金忠也表示願意效忠燕王,且他又是道衍薦的人,朱棣便將其引為腹心。眼下乃多事之秋,朱棣不便直接將其任為屬官,便以國士待之,時常密召其進府議事。高熾留京數月,此時方再見得這位異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