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那年冬青寺,原來不是她的一廂情願,該是兩情相悅,卻最終無果。其中的緣由是什麼, 李綰不敢去想,也不能去想。
她與她已經錯過了,萬不能為了這份遺憾, 再辜負了宋懷秀,這世間沒有兩全法,若生出兩個都不想傷害的貪心想法,最後必定是傷了所有人。所以她只能狠下心裝作不知,笑著與他揮手道別。
玄真,對不起。
“公主,陛下召您南書房見駕。”
李綰擦乾眼淚嗯了一聲,抬手將紙條送到燭火前,見它成了灰燼,便站起身來。她挺直背脊,昂著頭顱踏上步攆,宮人簇擁中,是一國公主的華貴威儀。抱膝痛哭的小姑娘,那個真實的李綰,被她藏在心底,誰也不知。
可才收好的眼淚,在見到李昭的那一刻,又差點潸然而落。燈火通明中,他面色有些疲憊,白髮也更多了些。可的確是好端端的坐在那裡,他沒生病,更沒離開她。見了她,便有了笑:“阿綰,沒嚇著罷?”
在愛她的人面前,李綰永遠堅強不起來 ,帶著哭音兒道:“怎麼能沒嚇著?他們說您病重,被李柏挾持,說東宮起火,哥哥嫂子都不在了,聽來聽去沒一道好消息。既然一切都在您的把控之中,為何不提前給我提個醒?非要嚇死我才好麼?”
埋怨皇帝,這天底下怕只有她才敢如此。
可挨了埋怨,李昭還一個勁兒縱著,像哄孩子似得:“莫要哭,是父皇思慮的不夠周到。”
見旁邊宮人都憋著笑,李綰也不好意思再耍性子,坐下問道:“究竟怎麼回事兒?”
李昭揮手散了宮人,這才嘆氣道:“知子莫若父,李柏那點子心思,我從一開始就知。可光他一人,絕做不出這些準備,身後必定有高人指點。我將計就計,是想揪出那人,順便藉由此事看清到底誰是人誰是鬼,清理一番朝堂罷了。榕兒心軟,我得提前幫他料理乾淨了才好。”
“可也是我太過托大,以為兵權盡在我們之手,李柏翻不出天去......萬沒想到,動了心思的人,竟是彭水東,五軍都督府可有不少他的人,京都也因此亂了套。”
李綰還是發懵:“可姐夫......不,彭水東他為何如此?長姐乃是嫡出,與太子哥哥一母同胞,論起來,太子哥哥登基,可比李柏登基對他有利的多,他這樣做究竟圖什麼?”
“哼。”李昭冷哼一聲,“圖什麼?圖這萬里河山!李柏只是他的一顆棋,他借李柏之名起事,若真成了,那便是他的天下。”
“怎麼會?您對他那般信重,他已是興義候了,身居高位......”
李昭搖頭:“阿綰,權勢這東西慣會蠱惑人心,靠的越近,就越想登頂看看是何風光。當年的我是這樣,如今的彭水東也是這樣。”
“那時那麼多人想要求娶繡兒,可我唯獨看中了他,就是因為他身上那股子拼勁,年紀輕輕便能一個人撐起門第,日後定是個人物!可這些年他待繡兒好,在我面前更是一副恭謹模樣,他這戲做的精湛,都快讓我忘了他原本的野心。尤其當年逼宮時他與我一起,他覺得這事兒做來容易,想要放手一搏也不稀奇。是我老了,對身邊的人心太軟,才鬧到這般田地。”
做戲嗎?李綰想起從前,他第一次同李繡一起回諭恩候府時,處處的體貼照顧,一雙眼都不捨得從長姐身上移開,從那時便開始作戲?只怕當時心意是真,可人心易變也是真,夫妻之情到底難敵皇位的誘惑。
“大姐可好?”
彭水東的野心害慘了李繡,直接將她陷入了兩難的死局。若是彭水東事成,那於她便是殺父之仇。若是彭水東事敗,那也帶累的她無顏再見親人。所以當她被困府中時,李繡動了自戕的念頭。
“性命無礙,只瞧著心灰意冷,若不是還有香姐兒在,只怕真的撐不下去了。”
李綰替她難過,明明是那麼溫柔善良的一個人,怎麼就是得不到一段好姻緣呢。彭水東做下這等事,哪怕他是香姐兒的父親,李昭也是斷不會容情的,她們母女日後,只怕也處境尷尬。
她垂眼道:“唉,總歸大哥是個善性兒人,又是親兄妹,到了什麼時候也總歸會護著姐姐的。那日東宮起火,沒傷及大哥大嫂?”
“自然沒有。那雲藻的底細,朕一早便透給了榕兒,他故作寵愛,也是省的李柏再費心送別人進來。以火做障眼之法,其實燒死的兩人,是那歌姬和她殿裡的太監。”
李綰點頭,“那也是自作自受了。”
李昭瞧她把話說的淡淡的,生怕她又誤會了去,“朕可沒有隻顧你大哥,出事時你府上有人盯著呢。只當時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京都起了亂,你隨那盧玄去范陽我才沒攔著。盧家乃是士族,自有一套體系,裹不進這亂子裡,你與他又有兒時的那些情分,去那躲靜倒比留下來安全。”
李綰無奈,“我哪就想到了那去?您也忒看不起人。”
又說了會子話,最不想提及的話仍要提起,“李柏的事兒我與宋懷秀提過一嘴,要他小心著些。可誰也沒想到他們會不顧兩國交戰,直接在這當口下手,又是在人背後放暗箭......眼下所有人都在尋著,可他若真是......你也得想開些。你大姐已是這般,你若再有個好歹,父皇怎麼辦?你母妃她也受不住。”
她與她已經錯過了,萬不能為了這份遺憾, 再辜負了宋懷秀,這世間沒有兩全法,若生出兩個都不想傷害的貪心想法,最後必定是傷了所有人。所以她只能狠下心裝作不知,笑著與他揮手道別。
玄真,對不起。
“公主,陛下召您南書房見駕。”
李綰擦乾眼淚嗯了一聲,抬手將紙條送到燭火前,見它成了灰燼,便站起身來。她挺直背脊,昂著頭顱踏上步攆,宮人簇擁中,是一國公主的華貴威儀。抱膝痛哭的小姑娘,那個真實的李綰,被她藏在心底,誰也不知。
可才收好的眼淚,在見到李昭的那一刻,又差點潸然而落。燈火通明中,他面色有些疲憊,白髮也更多了些。可的確是好端端的坐在那裡,他沒生病,更沒離開她。見了她,便有了笑:“阿綰,沒嚇著罷?”
在愛她的人面前,李綰永遠堅強不起來 ,帶著哭音兒道:“怎麼能沒嚇著?他們說您病重,被李柏挾持,說東宮起火,哥哥嫂子都不在了,聽來聽去沒一道好消息。既然一切都在您的把控之中,為何不提前給我提個醒?非要嚇死我才好麼?”
埋怨皇帝,這天底下怕只有她才敢如此。
可挨了埋怨,李昭還一個勁兒縱著,像哄孩子似得:“莫要哭,是父皇思慮的不夠周到。”
見旁邊宮人都憋著笑,李綰也不好意思再耍性子,坐下問道:“究竟怎麼回事兒?”
李昭揮手散了宮人,這才嘆氣道:“知子莫若父,李柏那點子心思,我從一開始就知。可光他一人,絕做不出這些準備,身後必定有高人指點。我將計就計,是想揪出那人,順便藉由此事看清到底誰是人誰是鬼,清理一番朝堂罷了。榕兒心軟,我得提前幫他料理乾淨了才好。”
“可也是我太過托大,以為兵權盡在我們之手,李柏翻不出天去......萬沒想到,動了心思的人,竟是彭水東,五軍都督府可有不少他的人,京都也因此亂了套。”
李綰還是發懵:“可姐夫......不,彭水東他為何如此?長姐乃是嫡出,與太子哥哥一母同胞,論起來,太子哥哥登基,可比李柏登基對他有利的多,他這樣做究竟圖什麼?”
“哼。”李昭冷哼一聲,“圖什麼?圖這萬里河山!李柏只是他的一顆棋,他借李柏之名起事,若真成了,那便是他的天下。”
“怎麼會?您對他那般信重,他已是興義候了,身居高位......”
李昭搖頭:“阿綰,權勢這東西慣會蠱惑人心,靠的越近,就越想登頂看看是何風光。當年的我是這樣,如今的彭水東也是這樣。”
“那時那麼多人想要求娶繡兒,可我唯獨看中了他,就是因為他身上那股子拼勁,年紀輕輕便能一個人撐起門第,日後定是個人物!可這些年他待繡兒好,在我面前更是一副恭謹模樣,他這戲做的精湛,都快讓我忘了他原本的野心。尤其當年逼宮時他與我一起,他覺得這事兒做來容易,想要放手一搏也不稀奇。是我老了,對身邊的人心太軟,才鬧到這般田地。”
做戲嗎?李綰想起從前,他第一次同李繡一起回諭恩候府時,處處的體貼照顧,一雙眼都不捨得從長姐身上移開,從那時便開始作戲?只怕當時心意是真,可人心易變也是真,夫妻之情到底難敵皇位的誘惑。
“大姐可好?”
彭水東的野心害慘了李繡,直接將她陷入了兩難的死局。若是彭水東事成,那於她便是殺父之仇。若是彭水東事敗,那也帶累的她無顏再見親人。所以當她被困府中時,李繡動了自戕的念頭。
“性命無礙,只瞧著心灰意冷,若不是還有香姐兒在,只怕真的撐不下去了。”
李綰替她難過,明明是那麼溫柔善良的一個人,怎麼就是得不到一段好姻緣呢。彭水東做下這等事,哪怕他是香姐兒的父親,李昭也是斷不會容情的,她們母女日後,只怕也處境尷尬。
她垂眼道:“唉,總歸大哥是個善性兒人,又是親兄妹,到了什麼時候也總歸會護著姐姐的。那日東宮起火,沒傷及大哥大嫂?”
“自然沒有。那雲藻的底細,朕一早便透給了榕兒,他故作寵愛,也是省的李柏再費心送別人進來。以火做障眼之法,其實燒死的兩人,是那歌姬和她殿裡的太監。”
李綰點頭,“那也是自作自受了。”
李昭瞧她把話說的淡淡的,生怕她又誤會了去,“朕可沒有隻顧你大哥,出事時你府上有人盯著呢。只當時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京都起了亂,你隨那盧玄去范陽我才沒攔著。盧家乃是士族,自有一套體系,裹不進這亂子裡,你與他又有兒時的那些情分,去那躲靜倒比留下來安全。”
李綰無奈,“我哪就想到了那去?您也忒看不起人。”
又說了會子話,最不想提及的話仍要提起,“李柏的事兒我與宋懷秀提過一嘴,要他小心著些。可誰也沒想到他們會不顧兩國交戰,直接在這當口下手,又是在人背後放暗箭......眼下所有人都在尋著,可他若真是......你也得想開些。你大姐已是這般,你若再有個好歹,父皇怎麼辦?你母妃她也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