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地打量著2 號,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眼前的景物其實並無神秘之處,滿眼
是綠色,是奼紫嫣紅,有中原地帶的柳樹楊樹,也有南方的木棉珙桐,綠陰叢中
露出星星點點的十幾幢建築,都不算高大雄偉,但外觀異常精緻。頭頂上,那個
半圓的、色澤灰白的天花板高入雲霄,在風中微微波動。
董紅淑低聲讚嘆:“太美了,太美了!”能踏上這片神秘土地,她感到十分
慶幸,也十分意外。這是多少記者夢寐以求的幸運,怎麼突然落到她的頭上呢。
21世紀末,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敵對國家,沒有了戰爭,沒有軍事基地、軍事秘密
之類的東西,甚至連商業機密也幾乎不存在了。因為網絡無處不在,在那些信奉
“信息自由”的黑客騎士長達100 年的不懈進攻下,要想保住商業秘密,代價未
免過於高昂。所以各個跨國公司索性順應潮流,打開藩籬,把信息自由變成了一
種時髦。
但世上惟有三個地點仍包著厚厚的外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1 號”,中國
中原地帶的“2 號”,和以色列內格夫沙漠的“3 號”。這些地方的全稱是“類
人勞動力繁育中心”,一般的稱呼是“類人工廠”。這些地方的計算機都是採用
區域網,同外界的通訊系統有最嚴格的屏蔽。新聞界對它們基本是裝聾作啞,保
持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默契。這是極罕見的,要知道,新聞記者都是些貪婪的鯊魚
和禿鷲,平時,只要在100 里外聞見點血腥味兒,他們就會不顧性命地撲上去啦。
原因無它,這些繁育中心,或者叫類人工廠,使人類(整個人類)處於不尷
不尬的地位。這兒有太多的邏輯悖論和道德倫理悖論。
可是,為什麼突然通知他們兩個來採訪?也許斯契潘諾夫知道內情?
一位同樣身穿白色工作衣的中年男人在通道口迎接他們。他謙恭地說:“是
董小姐和斯契潘諾夫先生嗎?請跟我來,何總在辦公室等你們。”
董紅淑一眼就看出這是位類人,現在,已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用上了類人僕人,
儘管從外貌上說他們與人類毫無二致(類人長得更健美),但他們身上的“類人
味”是無可置疑的。董紅淑不經意地瞟了斯契潘諾夫一眼,後者也用目光作了回
答:對,是類人。
那位男子正半側著身體在前邊領路,他肯定覺察到了兩人的無聲對話,便微
笑著說:“也許你們已經猜到了,我是一個類人。我在這個廠區已經服務50年了,
從沒邁出廠區一步。”
小董多少有點尷尬,畢竟,對他人身份的猜測是不禮貌的。她想找出話頭來
寒暄,那位男子又微笑著加了一句:“這是我最後一次服務了。”
小董不明所以。最後一次?也許明天他就要離開工廠?不過,她沒有追問下
去,何總的辦公室已經到了。
何總在門口迎接他們。何不疑從未在媒體中露過面,但兩人一眼就掂出了
“2 號總工程師”的份量。何不疑渾身透著自信,目光炯炯有神,面目清癯,肌
肉強健,只是肚子過早地發福了,破壞了身體的勻稱。他含笑把客人迎進屋,交
待秘書:“請把門關好,無論什麼電話和工作都給我擋住,今天上午是全部屬於
你們二位的。你們想喝點什麼?”
兩人都要了咖啡。佳佳送來三杯熱咖啡,旋即退出,把沉重的雕花門輕輕帶
上。這種破格待遇使董紅淑受寵若驚,看看斯契潘諾夫,他的目光中也顯得有點
意外。何不疑在他們對面坐下,端起咖啡呷了一口,好像突然改變了主意:“要
不,我先領你們參觀一下2 號,你們願意嗎?”
“當然願意!”董紅淑急不可耐地說,把何不疑逗笑了。斯契潘諾夫也笑著
點點頭。
“那好,請喝完咖啡,跟我走吧。”
一輛無聲的自動車帶他們走了很遠,車停了,何不疑起身讓女士先下車。他
指指周圍的丘陵,和綠色植被下露出的紅色土壤,問:“知道2 號的地理位置嗎?”
“知道,在南陽市的西部。”
“對,是內鄉、西峽交界的地方。這兒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恐龍蛋最密集的地
方,前後發掘出5 萬多枚,而在此前,全世界的發現加起來才1000枚。恐龍蛋在
這兒如此密集的原因還未得出確論,很可能這是恐龍滅亡前的最後一片樂土,棱
齒龍、三角龍、劍龍、暴龍群集在這兒,已經意識到了家族的末日,它們苦苦掙
扎著,仰天悲鳴。這是多麼悲涼多麼迴腸盪氣的場面!……6000萬年後這兒建成
了生命製造工廠,真是世事滄桑、天道循環啊。”斯契潘諾夫微笑著指出:“一
般人不說‘生命製造’這幾個字,毋寧說,在正統的理論界中,這樣說是犯忌的。”
何不疑一笑:“是嗎?在2 號里反倒不大理會這些禁忌。”
外觀不甚高大的廠房原來是半地下式的,從裡面看相當高曠。工作人員不多,
見何總進來,他們都禮貌地點點頭,繼續自己的工作。屋內十分安靜。三人先走
進“刻印室”,幾百台圓柱狀的機器一字兒排開,屋內僅聽見輕微的噝噝聲。何
是綠色,是奼紫嫣紅,有中原地帶的柳樹楊樹,也有南方的木棉珙桐,綠陰叢中
露出星星點點的十幾幢建築,都不算高大雄偉,但外觀異常精緻。頭頂上,那個
半圓的、色澤灰白的天花板高入雲霄,在風中微微波動。
董紅淑低聲讚嘆:“太美了,太美了!”能踏上這片神秘土地,她感到十分
慶幸,也十分意外。這是多少記者夢寐以求的幸運,怎麼突然落到她的頭上呢。
21世紀末,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敵對國家,沒有了戰爭,沒有軍事基地、軍事秘密
之類的東西,甚至連商業機密也幾乎不存在了。因為網絡無處不在,在那些信奉
“信息自由”的黑客騎士長達100 年的不懈進攻下,要想保住商業秘密,代價未
免過於高昂。所以各個跨國公司索性順應潮流,打開藩籬,把信息自由變成了一
種時髦。
但世上惟有三個地點仍包著厚厚的外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1 號”,中國
中原地帶的“2 號”,和以色列內格夫沙漠的“3 號”。這些地方的全稱是“類
人勞動力繁育中心”,一般的稱呼是“類人工廠”。這些地方的計算機都是採用
區域網,同外界的通訊系統有最嚴格的屏蔽。新聞界對它們基本是裝聾作啞,保
持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默契。這是極罕見的,要知道,新聞記者都是些貪婪的鯊魚
和禿鷲,平時,只要在100 里外聞見點血腥味兒,他們就會不顧性命地撲上去啦。
原因無它,這些繁育中心,或者叫類人工廠,使人類(整個人類)處於不尷
不尬的地位。這兒有太多的邏輯悖論和道德倫理悖論。
可是,為什麼突然通知他們兩個來採訪?也許斯契潘諾夫知道內情?
一位同樣身穿白色工作衣的中年男人在通道口迎接他們。他謙恭地說:“是
董小姐和斯契潘諾夫先生嗎?請跟我來,何總在辦公室等你們。”
董紅淑一眼就看出這是位類人,現在,已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用上了類人僕人,
儘管從外貌上說他們與人類毫無二致(類人長得更健美),但他們身上的“類人
味”是無可置疑的。董紅淑不經意地瞟了斯契潘諾夫一眼,後者也用目光作了回
答:對,是類人。
那位男子正半側著身體在前邊領路,他肯定覺察到了兩人的無聲對話,便微
笑著說:“也許你們已經猜到了,我是一個類人。我在這個廠區已經服務50年了,
從沒邁出廠區一步。”
小董多少有點尷尬,畢竟,對他人身份的猜測是不禮貌的。她想找出話頭來
寒暄,那位男子又微笑著加了一句:“這是我最後一次服務了。”
小董不明所以。最後一次?也許明天他就要離開工廠?不過,她沒有追問下
去,何總的辦公室已經到了。
何總在門口迎接他們。何不疑從未在媒體中露過面,但兩人一眼就掂出了
“2 號總工程師”的份量。何不疑渾身透著自信,目光炯炯有神,面目清癯,肌
肉強健,只是肚子過早地發福了,破壞了身體的勻稱。他含笑把客人迎進屋,交
待秘書:“請把門關好,無論什麼電話和工作都給我擋住,今天上午是全部屬於
你們二位的。你們想喝點什麼?”
兩人都要了咖啡。佳佳送來三杯熱咖啡,旋即退出,把沉重的雕花門輕輕帶
上。這種破格待遇使董紅淑受寵若驚,看看斯契潘諾夫,他的目光中也顯得有點
意外。何不疑在他們對面坐下,端起咖啡呷了一口,好像突然改變了主意:“要
不,我先領你們參觀一下2 號,你們願意嗎?”
“當然願意!”董紅淑急不可耐地說,把何不疑逗笑了。斯契潘諾夫也笑著
點點頭。
“那好,請喝完咖啡,跟我走吧。”
一輛無聲的自動車帶他們走了很遠,車停了,何不疑起身讓女士先下車。他
指指周圍的丘陵,和綠色植被下露出的紅色土壤,問:“知道2 號的地理位置嗎?”
“知道,在南陽市的西部。”
“對,是內鄉、西峽交界的地方。這兒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恐龍蛋最密集的地
方,前後發掘出5 萬多枚,而在此前,全世界的發現加起來才1000枚。恐龍蛋在
這兒如此密集的原因還未得出確論,很可能這是恐龍滅亡前的最後一片樂土,棱
齒龍、三角龍、劍龍、暴龍群集在這兒,已經意識到了家族的末日,它們苦苦掙
扎著,仰天悲鳴。這是多麼悲涼多麼迴腸盪氣的場面!……6000萬年後這兒建成
了生命製造工廠,真是世事滄桑、天道循環啊。”斯契潘諾夫微笑著指出:“一
般人不說‘生命製造’這幾個字,毋寧說,在正統的理論界中,這樣說是犯忌的。”
何不疑一笑:“是嗎?在2 號里反倒不大理會這些禁忌。”
外觀不甚高大的廠房原來是半地下式的,從裡面看相當高曠。工作人員不多,
見何總進來,他們都禮貌地點點頭,繼續自己的工作。屋內十分安靜。三人先走
進“刻印室”,幾百台圓柱狀的機器一字兒排開,屋內僅聽見輕微的噝噝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