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虎頭鞋(加更章 )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此舉,不免有將北疆拱手讓人之嫌,北疆是大齊的屏障,一旦北疆失守,大赫與神鷹的鐵騎定是勢如破竹,鐵騎踏過之處,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更甚者,只怕到時就連京師都是岌岌可危。

  如此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

  永寧衝進元儀殿時,皇上正與幾個言官商議政事,見到女兒,皇上眉心一蹙,呵斥道;「真是越大越沒規矩。」

  永寧默不出聲,逕自跪在了父親面前。

  皇上對著那幾個言官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待元儀殿中只剩下父女二人,皇上微微一嘆,對著永寧道;「起來吧。」

  永寧沒有起身,只抬眸向著父親看去,她的臉色平靜,唯有眸底卻是暗流涌動,她輕啟朱唇,言道;「父皇,北疆如今戰事緊急,大赫與神鷹聯手,女兒只怕單憑定北侯大軍,無法抵擋胡人鐵騎,還請父皇速速派兵增援。」

  聽聞女兒為定北侯求情,皇上的臉色頓時沉了下去,冷聲道;「定北侯以下犯上,已是罪不可恕,朕給他機會,讓他將功折罪,若此番得以打退神鷹與大赫,之前的抗命,朕可以既往不咎。」

  永寧暗地裡攥緊手指,尖尖的指甲抵上了手心,她卻察覺不到痛意,仍是道;「父皇,定北侯的確曾冒犯於您,可侯爺對大齊的一片赤膽忠心,卻是天地可鑑,如今兩國聯手,向著北疆步步緊逼,若一旦北疆失守,父皇的江山也會受到威脅,父皇何至於為了一個區區的定北侯,將北疆拱手相送?」

  「放肆!」皇上面色一沉,對著女兒斥道。

  永寧依舊是跪在那裡,迎上了父親的怒容,字字珠璣;「父皇三思,女兒心知父皇對定北侯諸多猜忌,殊不知自古以來,有無數手握重兵的大將正是因著聖上的猜疑,逼不得已方才鋌而走險,一反了之,女兒以性命擔保,定北侯並無謀反的野心,還請父皇以史為鑑,萬萬不要寒了功臣的心,速派援兵去北疆支援,以固我大齊江山!」

  皇上凝視著永寧的面容,卻是一記冷哼,緩緩道:「梁泊昭在北疆素有威名,被當地百姓奉為神明,說他是什麼天神下凡,既是天神下凡,區區大赫與神鷹,又怎能難得了他。」

  永寧額角沁處一層冷汗,她聲音清和,溫聲道;「父皇也心知北疆地處偏僻,百姓愚昧無知,定北侯鎮守北疆多年,打退敵國數次進犯,百姓心生仰慕也是尋常,再說北疆距京師相隔千里,一些話又是經過旁人之口傳到父皇耳里,也只可信個一兩成罷了。父皇怎能輕信這些傳言,而將自己的臣子置於險境?將自己的將士置於險境?將自己的邊疆置於險境?更將大齊置於險境?」

  皇上定定的看著永寧,手指無意識的在桌上輕擊著,永寧心頭漸漸湧來一陣不安,她還欲開口,剛喊了一聲「父皇」,便被皇上出聲打斷。

  「朕自然不會為了一個臣子,便將大齊的邊疆棄之不顧,你是朕的女兒,又豈可口口聲聲為他人說話,來質問朕,譴責朕?」

  「父皇息怒,女兒萬萬不敢。」永寧一顆心撲通撲通的跳著,心思百轉間,卻是倏然一驚,驀然明白了過來。

  「父皇既然不會將邊疆棄之不顧,便是早有準備,只等定北侯大軍與神鷹大赫拼的兩敗俱傷時,父皇才會下令,命親信接手北疆,如此一來,既借著定北侯之手損耗了神鷹與大赫的實力,又可除了心腹之患,定北侯大軍經此一役,必是一蹶不振,至於梁泊昭,也自會因征戰不利,而被父皇問罪....」

  永寧的聲音漸漸低不可聞。一顆心卻是冰涼。

  皇上的臉色十分難看,眉心緊緊擰著,只喝道;「夠了,永寧,你說的太多了!」

  「父皇,」永寧眼底隱有淚光閃過,咬字極輕,「梁泊昭的確是萬里挑一的將才,更為難得的是他一心為國,大齊有如此的棟樑,委實是朝廷之福,父皇萬萬不要被奸臣蠱惑,梁泊昭倘若真有反意,『定北之亂』時他就反了,又何至於等到此時....」

  「韻兒!」皇上動了震怒,卻喚了女兒的乳名。

  永寧聽得這一聲「韻兒」,一顆心頓時變得脆弱,她跪在那裡,向著父親挪去,一雙手攥住了父親龍袍的一角,略帶哽咽道;「父皇,算女兒求您,北疆少不得梁泊昭,大齊也少不得他....」

  皇上極少見永寧這般脆弱,心裡不免微微一軟,他伸出手將女兒扶了起來,沉聲道;「永寧,梁泊昭對大齊立下汗馬功勞,忠心耿耿,這些朕都知道。朕未曾想過他會謀反,朕在意的,是他若想反,隨時都可以反,這才是最可怕,也是大齊江山最大的威脅,你可明白?」

  不等永寧出聲,皇上微眯雙眸,又是輕聲一嘆;「朕年事已高,這江山遲早要交到謙兒手中,謙兒年幼,待朕駕崩,梁泊昭手握重兵,又位居王侯,難免會欺主年幼,動些不該有的心思,朕不得不為謙兒鋪好路。」

  「父皇....」永寧心中酸楚,卻又無話可說。

  皇上看著眼前的永寧,無奈的搖了搖頭;「你是朕的女兒,那梁泊昭雖有爵位,說到底卻是庶民出身,聽父皇的話,將他忘了,他配不上朕的掌上明珠。」

  永寧的淚水直到此時,方才緩緩落了下來。

  「也別再給北疆偷偷兒報信了,你那些心思,真當父皇不知嗎?」見女兒在自己面前落淚,皇上心生感慨,不免伸出手,撫了撫女兒的發頂,隔了片刻,方才讓她退下。

  梁泊昭回到軍營後,便是匆匆與諸將在主帳中議事,這一議便一直到了深夜,待諸人告退,梁泊昭閉了閉眼睛,數日來通宵達旦的不眠不休,他的眼底已是布滿了血絲,猶如交錯的網,這場仗,讓他清瘦了不少,顯得原本就堅毅的臉龐更是棱骨分明,冷峻果決起來。

  他離開了主帳,向著後營走去。

  原想這樣晚,凝香定是已經歇下了,孰知到了帳外,卻見她的帳子裡仍是燃著一盞燈,那盞燈襯著她的身影,纖細的腰肢如同細柳,似乎男人的一隻手便可將其整個的握住。

  梁泊昭看在眼裡,心口處頓時一悶,繼而便是密密麻麻的疼,他一語不發的走進了帳子,就見凝香倚著案桌,小手握著一雙虎頭鞋,在那裡出神,就連梁泊昭走近,她都沒有發覺。

  她比他離開時瘦了很多,一張瓜子小臉甚至還沒有男人的巴掌大,臉色亦是蒼白如雪,纖細的身子更是不堪一握,單薄的讓人心疼。

  北疆的天氣素來寒冷,帳子裡雖然燃著火爐,卻仍是寒意逼人,凝香只穿了一件繡裙,連披風也沒有披一件,梁泊昭看在眼裡,心裡不免又憐又怒。

  他邁開了步子,向著妻子走了過去。

  聽到男人的腳步聲,凝香回過了神,在看見梁泊昭的剎那,她心裡一驚,頓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繼而便是想起了那雙虎頭鞋,手足無措中,她不知要將它們藏到哪,只將小手縮到身後,還以為這樣,梁泊昭便看不見了。

  當日孩兒夭亡後,梁泊昭便下令將孩子所有的物事全都燒了,為的便是不願凝香睹物思人,這一雙虎頭鞋算是漏網之魚,不知如何被凝香偷偷藏了起來,只有自己孤身一人時,才敢拿出來,悄悄看上一眼。

  兩人月余的日子未見,彼此的思念俱是銘心刻骨,凝香只怔怔的看著丈夫,卻沒有像從前那樣迎上去,糯糯的喊上一聲「相公」,她只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羸弱的身子微微顫著。

  梁泊昭將自己的披風解下,給凝香披在了身上,觸手便覺得凝香的身子冰涼,他幾乎無法忍耐心底的怒意,皺眉道;「何至於這般糟踐自己的身子?」

  「我沒有...」凝香說不出口,無法告訴他自己只是看著那雙虎頭鞋,漸漸看出了神,將周遭的一切都忘卻了。

  「拿出來。」男人聲音低沉,蘊著威勢。

  凝香眼底有哀求之色閃過,她緊緊攥著那雙虎頭鞋,對著梁泊昭道;「只剩這一雙虎頭鞋了,你讓我留下它們,就當我留個念想....」

  聽她那一聲「你」,梁泊昭眉心擰的更緊,在來之前,他見過軍醫與嬤嬤,得知凝香整日沉浸在喪子之痛中,而他卻委實抽不出空閒伴在她身邊,給她以安慰與疼惜,除了讓她振作,他沒有別的法子。

  他不由分說的將那雙虎頭鞋從凝香手中奪了過來,想起嬤嬤所說,她時常對著這雙鞋子流淚,一看就是半宿,梁泊昭攥緊了那雙鞋,對著凝香說了句;「孩子已經不在了,你要這鞋子又有何用?」

  凝香眼睛裡蓄滿了淚水,卻強忍著不讓它們落下,她眼睜睜的看著梁泊昭將那一雙虎頭鞋扔進了火爐,她的瞳孔驟然緊縮,小臉「刷」的變得慘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