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安七年(197)八月廿十,鄴城

  這「好好學習」雙劍客真是害人不淺!什麼瀟灑仗劍倚天屠龍的事情就先不跟你們計較了,這單劍入蜀直刺敵國是怎麼回事?我都不帶這麼寫的!

  哎,小伙子們性子急,也不知道憐惜憐惜我這老胳膊老腿的!這下好了,剛剛弄好的五年計劃全都得推倒重來,好多事情起碼得在一年內幹完了!不行不行,老人家經不起這麼折騰咯,等忙完遷都這一陣,我要申請退休!以後就帶帶娃、逗逗貓,過真正屬於老年人的生活!

  ps:今天在鄴下大學旁聽辯論賽,偶遇龐統和費禕……仔細想來,三國的知名帥哥錯過不少,醜男倒是沒怎麼落下呢?

  建安八年(198)四月初四,鄴城

  諸侯紛爭的時代,徹底落幕了……

  劉備。

  有點不知道應該怎麼定義這個名字。演義里愛哭的劉大耳?歷史上終不為下的昭烈帝?忘恩負義只為私慾的背叛者?我兒最重要的同志兼對手?還是,僅僅只是一個,打小孤苦伶仃、奉我宛若親母般的自家子侄呢?

  小時候看演義為劉備惋惜,大些了卻又跟風認為他假仁假義。等來到這邊見了真人,卻發現不過一走馬鬥狗的中二少年耳,壓根不見幾分雄主風采,著實是有些失望的。後來多有聯絡,無非隨手做個投資罷了,也沒帶幾分真感情。只是這寒來暑往、年復一年,看著他一步步成長成熟,竟有了幾分假戲真做之感。回首往事,這麼多年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的呢?他與我兒那如出一轍的雄心野望與慷慨豪俠,到底有幾分是渾然天成,又有幾分是受我的薰陶影響乃至刻意誘導?

  噫!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哎,此次唯一讓人略感慰藉的消息,大概就只有「司馬懿裸衣戰張飛」了……

  建安八年(198)六月初一,洛陽

  昨天我兒,哦現在應該稱是皇兒,或者是某位陛下,正式登基稱帝了!而我也光榮地升級為皇太后了!雖然說確實有點急切,但……也可以理解嘛。肆意妄為,滿腔無可抵擋的英雄氣,從那最一開始,他不就一直是這樣嗎?

  最可喜可賀的是,登基大典前,我終於是把我也搞不大清到底如今有多大規模的安利號當禮物給送了出去!退休計劃大功告成!唯獨,那玉璽還是留下了,終究覺得這玩意兒有幾分古怪……

  ……

  ?年?月?日,薊

  本該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燒了,毀了一部分,竟又不捨得了。不知有緣看到這些東西的你,是我的第幾代子孫?

  一派胡言亂語,也辛苦你好不容易找到它,又看到最後了。你既能找到這個,想來現在已是情勢危急。無論是武將割據還是文官腐化,打好經濟基礎、發展科學技術都是第一要務,此外還有往後到21世紀為止的各種制度供參考,這些都在邊上的井中了。若實事不可為,則順應時代潮流,當退則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孩子,望自珍重。

  (本卷完)

  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

  【完本活動】公孫離和她的「家」

  從那個小院子到祖母的書房,然後是父親的肩膀,她站在時代浪潮中成為過洛陽那座帝宮中尊貴的一員,也隨著卻扇後的對視從青廬走入丈夫的宅院,執手走過幾十年後的最後,到那地下幾尺的墳墓,她終於停下了腳步。沒有什麼可以害怕後悔的,這些地方都有她愛的愛她的人在,所以它們都是她的家。

  如果要對外人介紹燕公長女,開頭定是一句「燕公長女今年二八,自幼被抱送到公孫大娘膝下養大……」

  這樣標準的開頭,幾乎讓所有人以為阿離是被大娘一手帶大的。

  因為卞夫人昔日只是曹征西家送來的樂戶賤籍的歌伎的緣故,人們都認為把阿離送給大娘撫養是恩典。漢朝固然有「英雄不問出身」的豪氣,但樂籍的低賤和曹征西與燕公勢同水火的關係,還是讓五妾中的卞夫人地位尷尬。

  而在出身與背景最強硬的正室趙夫人和側室馮夫人未曾有孕的情況下,人人都認為把小阿離送給公孫大娘撫養是最好的,就像當初卞玉明明第一個懷孕,生下一個女孩,遠比男孩更合了所有人心意。

  但大娘在對小阿離的教育上明顯有自己的想法——

  公孫離很小的時候,大概是三四歲剛記事那麼一會,關於「家」這個概念就出處於一種被混淆的迷茫當中。

  她好像有兩個「家」。

  一個是母親卞夫人的小院子,曾經那裡種了很多香氣馥郁的花木,花開的時候嗡嗡的蜜蜂和不請自來的蝴蝶,讓院子很是熱鬧。似乎喜歡這片熱鬧,那時整個公孫府的胖貓都愛蹲在牆角那,在日影下抬頭看著嗡嗡的蜜蜂忙碌,時不時爪子賤跳起來撲蝶弄蜂,然後呲溜的跑到草叢裡,一日等大娘差人來找,貓頭已經腫了有些時候。

  阿離練字的間隙趴在窗戶那看的有趣,可卞夫人卻惶恐的不得了與找貓的金大姨們告罪。沒過多少日,院子裡那些會有香氣的花木就被母親請人砍伐後連根須都挖走了。小阿離蹲在窗戶那看見僕役持刀砍在那棵最香的不知名的花樹上,墜落下的紅花被來來往往的人踩的稀爛,而後被灑掃的下人用水一衝,地面上斑駁的汁液猶如血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