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閣中諸位相國,外加董昭、王象以及諸多義從、文書俱皆凜然,肅容相對。

  「此戰不可避免,孤有意盡發徐州、益州降將降卒,兼涼州兵馬以作應對。」公孫珣稍微一頓,便說出了自己的應對方案。「如何?」

  賈詡以下,內閣中的幾位相國全都面色不變,似乎早就有所預料。

  話說,公孫珣的意思其實很明顯,既然戰事不可避免,那不如就讓某些因為各種緣故而殘存下來的地方頑固勢力來為這最後一次大規模戰事付帳……而且平心而論,這些地方勢力恐怕也願意為了將來能夠在燕國立足去打這一場仗。

  一仗了結,儘量消除了地方勢力,鄴下能夠滿意,這些人也能坦然立足,何樂而不為呢?

  沒錯,公孫珣口中的這三個地方,正是地方性殘餘勢力最頑固的三個地方。

  譬如涼州,涼州還是歷史遺留問題……韓馬二人的降服導致了下面的豪強軍頭一起倒戈,而偏偏彼時公孫珣正在籌劃中原決戰,所以對涼州和初入手的漢中不免要以穩定為主。這就導致了很多具有軍事實力的大家族依然在隴上地區普遍存在。

  還有徐州,此地雖然是官渡大戰中收回的地區,卻因為關羽的神奇偷襲使得彼處近乎於整郡整縣的選擇了降服,所以相較於兩淮地區有序撤離和中原腹地血戰後的『乾淨』,徐州大戶不免有些因禍得福的意味。

  益州更不用說了,三個月吞下益州的好處不言自明,但壞處也不言自明。

  其實,身為一個政治領袖,必要的陰暗心態是不可或缺的,而公孫珣本意中也隱隱有將後涼州、益州這兩處地方勢力相互消耗在蜀道上的陰暗心思,沒成想卻被徐元直一把劍給毀了全盤謀劃。

  事到如今,借著劉備之手繼續施為,似乎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不是不行,鄴下諸軍功勞也足夠了,而三州降士也有立功自新之意,他們自然甘願上陣。」雖然沒有意見,但審配還是忍不住正色提醒了一句。「但關鍵在於能否確保戰事無虞?無論如何,戰事成敗才是第一位的……」

  「應該足夠了。」賈詡低眉相對,若有所思。「涼州那些豪族打仗總是可堪一用的,而益州、徐州的人力物力更是充足。且這一戰,我軍勝機實在是太多了。」

  其餘諸臣紛紛頷首……這是當然的。

  「即便如此,也要萬全。」公孫珣儼然心中也早有計劃和想法。「除了三州兵馬外,孤準備親自往洛陽坐鎮,都督司州兵馬和鄴下張遼、高順二部,並以徐晃部和黃忠部前出魯陽,以作中繼。如此,即便前線有失,孤也可以直接向前,繼續維持攻勢。」

  這句話裡面的信息量不多,卻極重,但出乎意料,包括審配在內,諸相國竟然無一人吭聲,而董昭一時驚愕,卻又立即恢復如常。

  「還有臧霸部。」

  隔了半晌,竟然是素來對軍國事很少插嘴的王修打破了沉默,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之前曹氏、夏侯氏、丁氏、李氏等中原諸族遷移洛陽、鄴下時,臧宣高也主動提議遷移,但考慮到徐州初定,還遭了澇災,便讓琅琊諸部繼續留在彼處……是不是可以趁機讓他們移屯洛陽或魯陽,等秋後就正式遷移到洛中?」

  「可以。」公孫珣即刻頷首。「臧宣高是個將才,關鍵時刻也沒有犯糊塗,應該給他個好結果,就如叔治所言好了,讓其部不必去襄陽當面了,往屯魯陽便可……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可否以讓徐州兵馬從州中自帶些糧草?」戲忠忽然建議道。「不是說糧草稍有不足嗎?」

  「若戰事遷延,或者再起災禍,必然不足,若戰事能在秋收前順利結束,則自然無虞。」王修正色重申了一遍自己的份內之事。

  「我是說……」戲忠微微苦笑。

  「不必如此。」公孫珣打斷二人交流,直接插嘴決斷道。「徐州也好,將來的江漢一帶也好,都是孤的治下,必要的清理和削弱是該有,但不能本末倒置……糧食這種東西事關穩定,不要輕易觸碰,實在不行,孤可以動用安利號稍作控制。」

  此言一出,又是一番沉默……沒辦法,到了這個節骨眼,所有人都明白,翻天覆地之時即將到來,很多天大的事情可能就藏在幾句話裡面,而公孫珣今日看似是在應對劉備赳赳之態,但寥寥言語中透露出的額外信息,卻一個比一個敏感,一個比一個嚴肅。

  而這些事情,即便是幾位相國在事情被徹底攤開之前,都不好插嘴的。

  「那便如此吧!」公孫珣環顧左右,微微提振精神,乾脆直接趕人了。「三省六部四台,一起把最後方略做出來……義公現在便辭了樞密使,與德謀換一下,提前去洛陽替孤布置。」

  眾相臨走之前,卻又聞得如此一遭大事,反而有些麻木了。

  就這樣,鄴下針對劉備的動作定下了大致方略,但僅僅是數日後,南面便復又傳來另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事』。

  事情有些曲折,具體是這樣的:

  從江夏折返往吳郡的會稽太守朱治在向孫權匯報完江夏西陵朝議內容以後,居然直接被輔政的徐琨扣留,而後孫權的表兄兼岳父徐琨旋即自領會稽太守往會稽而去;

  然而,徐琨中途過浙水(富春江)時卻遭遇到了會稽都尉凌操的武力抗拒,徐琨當場身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