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乎,公孫珣一口氣將七個人頭中的六個,外加黃忠的將旗,一口氣全部送了過去。

  然而,出乎意料,近乎於空蕩蕩的曹軍大營中,南軍在官渡的幾位主事之人,也就是曹操、曹仁和劉曄了,居然都還能保持冷靜和某種表面上的從容與氣度,倒是讓人有些佩服了。

  「曹公!」

  眼看著帳中幾人將目光對準了那六個形態各異的人頭之上,作為送人頭的人,連使者都稱不上的司馬懿硬著頭皮解釋了下去。「我家燕公讓在下務必稍作轉告……其中,令婿孫伯符是孤身逃竄途中在黃澤泥沼里伏法的,所以頗有泥污;而樂將軍是在城頭上與我軍平原郭都尉同歸於盡,死前撞翻火盆,所以被火燎燒;至於會稽都尉董襲,是被鄴下甲騎給踩踏而死,所以形狀悽慘;還有李退之,我家燕公說,其人雖然愚蠢,卻到底算是他的舊將,他自會處置……總而言之,我軍並未刻意侮辱、藏匿屍首,還請曹公明鑑。」

  「我知道了。」坐在上首的曹操從六個首級上收回目光,語氣平靜。「使者辛苦,替我謝過燕公。」

  「除此之外,」曹孟德越是從容,司馬懿就越是謹慎。「令公子曹昂過河前被令婿遣回,應該是連夜送到了夏侯都督那裡,我軍雖然已經在前日便攻破濮陽、離狐、句陽三城,卻並未俘獲曹公子……我家燕公說,請曹公不必太憂慮,儘管放心。」

  「我知道了。」曹操微微一嘆,卻還是那句話。

  「還有……」司馬懿心下忐忑,繼續俯首以對。「我家燕公還讓我轉告曹公……說濮陽突襲鄴下這一戰,非是他僥倖察覺,恰恰相反,乃是曹公你心懷僥倖,而偏偏他又能無須心懷僥倖。此時回到根本,乃是營州兵與遼東兵本屬錦上添花,早去徐州幾日既可,晚去徐州幾日也可,而彼時曹公卻已經不能等了,所以才會有此結果!大勢所趨,強弱分明,還請曹公不要不服。」

  「我知道了。」曹操一時失笑,卻又轉而相對。「足下言語妥帖,不知姓名來歷,可否不吝賜教?」

  「河內溫縣司馬懿,字仲達,區區陣前一卒,不敢主動報名。」司馬懿依舊小心。

  「司馬仲達我焉能不知?」曹操一時恍然。「鄴下大學中的才子,河北聞名,更是故人之後……想當年,我初入仕途,為任洛陽北部尉,還是尊父所舉,尊父可還安泰,如今在何處任職?」

  「家父身體康健,而自董卓亂後,他便一直在家閒養務農,順便教育幾個幼弟,並未出仕。」

  「這是自然,也是好事。」曹操一時感嘆,竟然有些長輩晚輩之間私談的意味了。「尊父畢竟是漢室老臣,又是個公直之人,不出仕是對的,但此番舉止,必然會連累你們兄弟……我不是說此時,此時以你這個年紀,做什麼都是無所謂的,反而可見你家燕公的上心調教,我是說將來的大前途,若仲達你若將來想求個大出處,你家中未免反而有些牽累。」

  司馬懿茫然抬頭,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復。

  「是這樣的,你們司馬氏雖然與公孫文琪有舊,但一來,畢竟是數代漢臣;二來,卻也畢竟是成了型的百年世族……前者自不用說,後者卻是公孫文琪最忌諱的。」曹操見狀一時失笑,卻愈發顯得和藹起來。「須知漢燕之間,不僅是一家一姓之別,更有制度上的根本不同。前者雖然一直在打壓豪強、壓制世族,卻終究難從根本上擺脫二者,所以世族、豪強在漢室這裡終究算是國之根本;而公孫文琪乃至於我曹操,還有劉玄德這些人,我們之所以興兵至此,本意上便是年輕時多少看到漢室傾頹,心中覺得豪強、世族皆不足以再支撐天下,所以有心清廓,更立制度……」

  司馬仲達心中微動,面上卻愈發顯得茫然。

  「還不明白嗎?」曹操也跟著愈發懇切和自然了,只是冷冷清清的中軍大帳中,二人中間還擺著足足六個人頭,這種懇切未免讓人心虛。「其實,要說懂公孫文琪的心思,劉玄德其人或許行事更近公孫文琪一些,但只是日常浸染,天然習慣罷了。非要從治政大略上來講,卻是我懂你家燕公多一些。而偏偏你又是我故人之後,我就直言幾句好了,你且一聽……」

  「小子不敢。」司馬懿隨即拜倒。

  而曹操也不做理會,而是兀自指點道:「假使是我在你家燕公那位子上,那哪怕你司馬仲達才能卓著,履歷清楚,將來功勞、資歷全都水到渠成,可僅憑你們司馬氏的家門,卻也絕不會讓你這種人做到首相的!甚至狠一些,連左右兩相都不給你做,最多最多就是下四相之一罷了。甚至等我死了,還要留遺言給兒子,讓他也不用你!為何如此?因為將來大燕的天下防的便是你們這些延續百年的世族!實際上,現在回頭去想,公孫文琪當年一開始收攏人才的時候,便天然有些這方面考量了,這是我不及他的地方。當然,也有可能是他那時候確實被世族子弟所瞧不上……」

  聽到這裡,原本還有警惕心的司馬懿面上依舊不動,心中卻是終于震動到無以復加,儼然也是想起了目前幾位相國的出身……之前鄴下雖然議論紛紛,也因為這七位的出身而有所討論,但考慮到這幾位當仁不讓的資歷和功勞,卻也沒擅加發揮太多。

  可是如今順著曹操的提醒反過來一想,司馬仲達卻才如同撥雲見霧一般有所醒悟——是了,呂、婁、韓、王這幾位元從的相位固然是理所當然的,固然不能因為他們出身如何便有所疑慮,但為什麼燕公一開始的幾位元從都是這個身份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