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審青州那裡。」之前一直哆哆嗦嗦說不上話來的蕭建也是一時釋然。「審青州既然已經到了箕屋山口,隨時可以讓青州水軍上岸,然後拿下進駐老孫的莒縣,那麼萬一不成,咱們的後路其實也是通暢的。」

  「既然諸位已經釋然,那我便多說句得罪人的話。」郭嘉接回那兩封書信,緩緩笑道。「便是咱們這裡全軍覆沒,大局也依然在河北……咱們這裡算什麼?不過是為官渡那邊的僵局做個突破而已,而官渡那裡,我家燕公難道會輸嗎?諸君莫要因為眼前一時受挫然後打錯了主意,後悔終身。」

  孫觀等人一時訕訕,然後連連許諾。

  「好了。」臧霸忽然揮手示意。「無論如何,審青州的大名大家都是知道的,關將軍的為人我更清楚,既然關將軍說了要來支援,就一定會到!在這之前,局勢再難,你們也要與我約束士卒,撐住局面……大軍在外,若有不諧,不要怪我不講情面。」

  琅琊諸將忙不迭的答應,卻是紛紛去了。

  待到其餘人都走,河畔小坡上只有臧、郭、徐三人的時候,臧霸雖然面色不變,卻開口問了一句石破天驚之語:「郭副使,我認得關將軍筆跡,這封信雖然與關將軍筆跡相似,卻非他本人所書……到底是怎麼回事?」

  郭嘉沉默片刻,方才開口:「我覺得臧府君麾下諸將,未必可信,尤其是孫觀,過於自告奮勇,再加上他們孫氏兄弟所據的莒縣正好夾在沂水、沭水之中,其實隱隱有與兩條河還有郯城一起夾成一個口袋陣的樣子……若按照他之前建議,狼狽撤軍,怕是要全軍覆沒在這個封死的口袋之中。所以,這才預備下這兩封偽書以防萬一,卻不想這才幾日就真的用到了。」

  臧霸欲言又止。

  「看來在下是猜對了,對不對?」郭嘉一聲嘆氣。「與徐州這邊牽扯不清的人,不是昌豨,昌豨只是不服臧府君,天性桀驁而已,真正動搖的,正是講交情的令郎與這位講義氣的孫觀,他們本是對當年臧府君降服河北一事就不滿……如何,事到如今,足下要拿下我再降服周瑜嗎?」

  臧霸搖頭不止:「請郭副使放心,真要是事有不諧,我便是扔下琅琊基業與這幾萬兵馬,也一定保著足下歸青州,屆時大不了守住箕屋山口便是……何談降服周瑜?」

  言罷,臧霸不等對方說話,便兀自轉身離去,儼然也是帶了氣的。

  就在此時,郭嘉一聲嘆氣,卻是衝著對方背影誠懇說了一句話:「當日我確實有書信給關、審二位,只是沒來得及收到回信罷了。」

  臧霸微微一怔,旋即重重頷首,然後兀自離去。

  這下子,河畔坡地上只有郭徐二人而已。

  而二人並立許久,徐元直望著灑滿金色餘暉的沂水,也跟著一聲嘆氣:「我都不知道你這人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了……」

  郭嘉同樣望著沂水感慨搖頭:「元直,你還是沒有大局觀……真假什麼的,在大局面前算什麼?」

  「到底什麼才算是大局觀?」徐庶蹙眉不止。

  「我今日與你透個底吧!」郭嘉扭頭扶劍望著身側這位同鄉正色言道。「元直,首先天下大勢是河北有意併吞天下,中原結盟自保……這一戰,因為燕公之前討袁成功後沒有冒進,而是經營三年,靜待天子成年,又兼併西涼,中間還和鮮卑打了一仗,占了陰山,所以河北並無後患,所以即便是我們河北輸了,還可以重頭再來,可中原輸了,卻要一蹶不振……對不對?」

  「對!」思索片刻後,徐庶乾脆應答。

  「其次,這一戰本身,真正的關鍵在於官渡,而官渡的局勢,則是燕公靠著那一日遭遇戰,一戰而定三分優勢,所以現在雖然相持,但更明顯是河北占優,對不對?」

  「對!」

  「至於東線這裡,無外乎是因為官渡相持不下,我們河北想求一個突破,而南面的曹劉落在下風,更著急,所以便想扳回兩分場面,喘一口氣。我們贏了,自然可以動搖中原大局,可周瑜贏了,最多是讓官渡那裡多緩一緩,對不對?」

  「對!」

  「所以說,到此為止,臧霸的立場就不用擔心了,那一日我在開陽官寺大堂中說的夠透徹了,他但凡是個人物,就不會再三心二意,而我的有恃無恐也在這裡……這裡真的就輸了,就全軍覆沒了,那又如何?」

  「你且住……」徐元直終於察覺到了思路中一絲不對勁的地方。「你二人皆視琅琊五萬大軍生死為無物嗎?」

  「五萬盜匪,為何要在意?」郭嘉面色如常。「自黃巾亂起,天下死於橫禍之人何止千百萬?若大戰能勝,讓天下分裂的局面早一年結束,說不得便能活五十萬無辜!」

  徐庶只覺得有什麼東西卡在自己嗓子眼裡一般,他很想說出來,卻根本說不出來,想要咽下去,卻又根本咽不下去……很顯然,他知道郭嘉說得對,卻不能認可對方的心態與行為。

  「元直,自古以來,慈不掌兵……」郭嘉心中明悟,不由在沂水畔負手緩緩而對。「我不是說我與臧霸的想法就一定對,你就一定錯。但是居其位而謀其事,歷其事而煉其心,你我年齡相仿,又是同鄉,董卓之亂前,你我經歷也都相似。可董卓之亂後呢?彼時你留在家鄉,再無大戰經歷,而我則背井離鄉,往走河北,然後在那裡幾乎全盤參與了討袁之戰。後來履任青州,又隨關鎮東一起掃蕩泰山,後來積功至鄴下,隨戲軍師掌軍機……我所見生死決斷,勝你十倍,類似這種為十人而棄一人的事情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回。你讓我感慨他們的生死,我自然可以感慨,有時候喝多了,也會有些感時傷懷之舉。但你要我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職責,那便是句玩笑話了。這就好像我不指望你贊同我做的對,但卻希望你能明白,我做的最起碼沒有錯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