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珣立馬不語,周邊義從、幕屬,還有早就趕到的張遼等將領卻紛紛驚愕,便是荀攸都忍不住看了一眼賈詡,只是後者這次沒有心有靈犀之舉而已。

  「生平不負人也是弱點嗎?」公孫珣停了片刻,方才低頭看向身前之人,認真以對。

  「不是弱點,而是天大的優點!」賈詡繼續在馬前揚聲以對,居然是難得激昂之態。「主公能成今日之事,天下人多有議論,有人說是因為主公善戰無敵,可比昔日西楚霸王,鋒刃無匹;有人說是因為主公家資豐厚,又出身邊郡,所以一起兵便有邊郡名騎傍身,軍資無憂,所以先發居上;還有人說是因為主公文武並重,智勇兼備,以邊鄙出身猶然能駕馭民政,以武事起家猶能革鼎新政,堪稱全才;甚至有人說,主公乃是上古神仙轉世,合該受天命為天下事……但臣以為,主公能成今日局面,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主公生平都在盡力不負人,唯此而已!」

  言語間,載著楊俊與夏侯淵的屍首的小船到了河中央,蕩漾了一河夕陽,引得恰好又抬頭的公孫珣一時恍惚,而賈詡的言語卻在繼續之中。

  「昔日主公初為任一將,為不負千餘棄卒,便不惜迎面去攻彈汗山;初為任一縣,為不負一縣之人,便要以一縣之任而為一國之事;而待到任一郡,見黃巾咋起,便已經要不負天下了……」賈文和侃侃而談,言之鑿鑿,在周圍人眼裡,這位公孫珣極為倚重的軍師今日之言語似乎比之前數月其人在軍帳中說的中數還要多一些。

  「而凡近二十載,主公傾力所為者,難道不正是盡力不負人,不負己,不負天下嗎?」

  「不負己,所以持身至此!」

  「不負人,所以半個天下的豪傑從主公至此!」

  「不負天下,所以才引得主公引大軍數萬,穿并州,叩三輔,誅除董卓;又引大軍十萬,戰梁期,渡界橋,逼殺袁紹;再引大軍數十萬出鄴下,下白馬,臨濮水至此!」言至此處,賈詡俯首而對,語氣終於緩和下來。「而這卻偏偏是主公中此計的根本了……就是因為主公生平盡力不負人,所以才從心底難以相信,夏侯淵居然是個棄子!是曹操為了釘住主公而刻意留在延津的誘餌!所以,臣想提醒主公一言……主公既然行二十載至此,之前多少壯士屍陳沙場,多少人魂歸西天,此時身後多少河北士民百姓,多少隨行英傑勇士,又豈能相負?從今往後,還請主公扔下多餘雜念,與曹操傾力一戰,方能繼續不負天下!」

  「說的好!」公孫珣終於凜然起來。「我一直說軍中驕嬌二氣太過,卻不想真正驕嬌者正是我本人,上行下效,方至於此……若非文和將我罵醒,我幾乎要誤大事!」

  「臣慚愧!」賈詡面色早已恢復如常。「這種事情,若非主公自己醒悟,臣便是想提醒又怎麼會有作用呢?而且主公以不負人得中曹操之計,臣身為人臣,又何嘗不在憂慮中反而感到些許欣慰呢?若非當日主公連臣這個西涼邊鄙之人都不願負,履臣生平之夙願,使臣得以輕身相隨,那以臣的為人,又怎麼會有今日這般當眾當面之直對呢?」

  「總之,這些日子辛苦文和,還有公達了。」公孫珣緩緩頷首,然後下馬握住了賈詡之手,以作感激,卻又搖頭而對。「不過依我看,即便是以文和之智,其實也少說了一件關於人心之事……」

  賈詡抬起頭來,倒是不以為意:「人心之事,千變萬化,哪裡是真正能窺破道盡的,至於曹孟德其人,在下並未真正相見,所以不敢置喙,想來還是主公更懂彼輩一些。」

  「不錯。」公孫珣握著賈詡之手,緩緩以對。「正是曹孟德……其實,曹孟德何嘗願意負了夏侯淵與丁斐這種至親骨肉一般的人物呢?只是正如我既然至此,便不能負無數河北之眾,不能負無數亡人一般,他既然至此,又豈能負了其人身後數十萬大軍,負了其人一路行來所經所歷的無數屍骨亡人?今日局面,無外乎是我握有主動,能夠從容一些,而其人陷入絕境,卻只能拿至親骨肉來求不負大局罷了!」

  言至此處,公孫珣望了一眼已經上岸的楊俊和明顯在對著夏侯淵屍首哭嚎的曹仁,卻是不免感嘆:

  「其實,便是今日之戰中,夏侯淵與丁斐又如何呢?我素知夏侯妙才其人,當日中原大亂,他於災荒之年收養了侄女,為了不負亡弟身前託孤之意,竟然餓死了自己的兒子,這種人當時的舉止與曹孟德今日何異?不都是覺得不能負他人所以就要犧牲親近嗎?於是我才在白日猜度,其人必然不會入酸棗城,乃是因為他要盡力向南,最好引著我軍兵馬隨他來到濮水跟前,免得讓曹孟德因為不救他而軍心離散……」

  一直發愣的張遼微微一怔。

  「還有丁斐,一個貪財之輩……自古貪財即貪生,貪生即怕死,可這麼一個人陷入絕境,卻寧可自焚而死,也不投降,難道不是為了不負夏侯淵不入城的一番善意嗎?」公孫珣繼續嘆道。「當然了,夏侯淵、曹操的妻子都是丁氏女,對丁斐而言,這二人恐怕也是骨肉之恩吧?這些人之間的感情與信任,我也不好擅自揣測。」

  就在此時,荀攸忽然插嘴:「主公今日的言語舉止,可以稱得上是仁義了!」

  公孫珣看了眼荀攸,微微搖頭:「何談仁義?今日言語不過是和文和一樣,想提醒一下自以為是的燕公……敵眾精誠團結,此戰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拼盡全力而為!恰恰不能流於俗義,唯此而已,方能不負身前身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