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堂中除了十位重臣之外,只有一些記錄、戍衛的義從而已,一人開口,其餘人自然噤聲,所以一旦無人說話本就安靜到一種鴉雀無聲的地步、然而審配此舉,卻似乎讓大堂上的寂靜更上了一個層次。

  正是落下一根針也能聽到了。

  但僅僅是片刻,公孫珣便站起身來,上前扶起審配:「凡十八載,正南任事之果敢如舊,這是我的幸事……為制度計,你請辭左相之事我准了,但正南居青州為雲長坐鎮之時,此位必然空懸以待君歸。」

  —————我是懸位待君的分割線—————

  「建安六年,本朝太祖稱燕公建制方數月,中原將起大戰,左相審配以青州牧關羽剛傲,請辭出青州為輔。太祖嘆之,握其手而對:『凡相識一十八載,固知正南敢任事也,以制度計,許辭,然左相之位當空懸以待君歸。』後以冀州牧董昭代行左相事,昭大喜,其弟董訪惑之:『左相固審正南所屬,戰事起,兄辛苦如斯,殊無所得,何喜也?』昭嗤曰:『燕公固知審正南一十八載敢任事,吾亦知燕公一十八載未嘗負人也!今行左相事,焉無所得?!』」——《世說新語》.識鑒篇

  妙書屋

  大家不要等

  網斷了,碼完了,傳不上去。我試著手機USB線搞一下,但糊裡糊塗……一直也不成功,估計要明天早上試試看,所以不要等。

  《覆漢》大家不要等

  第三十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

  端午日的閱兵波瀾不驚。

  畢竟,對於見慣了千軍萬馬的鄴下重臣們而言,騎馬隨公孫珣在鄴下這一萬多步騎身前走一遭,然後再陪著公孫珣立於銅雀台上看士卒們從台下走一遭,聽他們喊幾句萬歲、萬勝之語……其實也就是那個樣子了。

  便是當年嚷嚷著大丈夫在世當領著萬騎在身後之類言語的婁子伯,在經歷了這麼多戰事以後也已經不會那麼輕易熱血沸騰了。

  因為對於這些人真正上過戰場的人而言,閱兵一萬次也比不上真正戰場上的一次突擊來的讓人激動和提心弔膽。

  實際上,連燕公公孫珣本人也都有些百無聊賴以至於心不在焉的感覺……這點也可以理解,回到鄴城後,這位在長安一口氣定下了許多燕國國制的國主,卻在自己的大本中營遭遇到了許多類似於追封父親為文公時的那種反彈,大面積的上書與面諫紛紛到來。

  譬如說,有人就認為不用寺人這種方式雖然可以一時間得到士人們認可與歡欣鼓舞,但寺人本身對於宮廷女眷而言還是不可或缺的。現在一切從簡還好,但等到燕公一統天下,住進了南宮北宮未央宮那種地方,還純用侍衛和義從就會造成實質性問題。

  再比如說,還有人集中提出,七個相國的制度是非常好的,也是燕公此番建制大獲人心的一個重要緣由,但其中卻居然沒有宗室和外戚的地位,著實讓人心憂。所以,他們希望公孫珣能夠給宗室或外戚專設一席,或者公開宣布,宗室是可以入朝為相國的,以安人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武將也對相國全是文職,並且專業性極強這一面感到憂慮,乃是有些擔心將來燕國內部武人的地位。

  不過,最集中的諫言還是出在立儲上面,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自以為是的燕公與燕太后這個時候才發現,他們母子二人自以為是的後世經典立儲制度在人心求穩的思路下,反而顯得不合時宜!

  大面積請求立即立嫡以長建儲的奏疏且不提,便是呂范、田豐這些人,在明知道公孫珣有所打算以後,依然暗裡明里,力勸公孫珣放棄那個設想中的什麼秘密建儲制度,回歸嫡長。

  而公孫珣對將來皇長子素質的憂慮,也被他們用各種成熟的漢室制度給辯駁了回來。

  說實話,公孫珣本人和公孫大娘之所以存著什麼秘密建儲制度,絕不是對公孫定有什麼想法,也不是為了釣魚,更不是什麼對漢室制度的反思!

  這件事情的猶疑,以及他們母子對宗室在國家制度中位置的猶豫,其實並非來自於對漢室制度的反省,反而都是來自於所謂『未來』『八王之亂』的教訓。

  『何不食肉糜』以及八王混戰引發的『少數民族南下』,實在是太讓人心驚肉跳了。

  但很顯然的是,他們母子二人忽略了這個時代的基本訴求——安定!

  大家要的是不折騰,是穩定,是繁榮,而不是各種不確定性。

  實際上,經過四五日的討論,公孫母子如今都已經有些軟化。

  畢竟嘛,七相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會對『何不食肉糜』這種現象有所託底。至於宗室,同樣的道理,如果官僚制度能夠強化穩定的話,讓所謂宗室合流到官僚體制里,似乎也不用擔心太多——無論如何,既然主體思路是決定放權給官僚,又何必為了君權獨大的狀態下的某些意外與可能性在這裡杞人憂天呢?

  說句不好聽的話,真要出了個『何不食肉糜』加『少數民族南下』,必然是中途出了大亂子,國家根基都不在了,那樣的話無論如何也怪不到歷史責任感爆棚的公孫母子頭上吧?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話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等到戰後再說。而這就是國家草創的好處了,作為開創者和初代人,是隨時可以修正思路的,尤其是建儲制度和宗室制度這兩個要務根本都還是未公布的狀態,連更改都稱不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