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本不用二人再把水攪渾,也不用他們製造慌亂局勢,整個徐州就徹底進入到了戰備狀態……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能見到陶謙本人的陳珪、趙昱、曹宏、曹豹、糜竺、糜芳也都控制不住局面了。

  因為平衡一旦被打破,混亂和對峙一旦挑起,局面就不是人力可為的了……這些人本就不是一路人。

  譬如說,第二日晚間,下邳相笮融當時聽到謠言後,第一反應便是冒雨翻牆逃出了下邳城,然後到城外發號施令,登時便聚集了數萬佛教信徒和數千郡卒,然後屯駐到了下邳城東隔著泗水的葛嶧山,那裡是他之前作為下邳相數年存放糧草、軍械的地方。

  沒辦法,和歷史上不同,如今徐州三面都是強力諸侯,笮融哪裡都去不得,只能用這種方式求些安全感。

  不然呢?總不能讓他浮舟出海吧?

  所以一旦以為陶謙身死,他是真覺得天塌了一般,而他也是徐州城內真心渴望陶恭祖能熬過去的寥寥數人之一,之前堂上嚴肅要求華佗治病更是發自內心。

  而等到他得到陶商的召喚,又得到了老鄉許耽極其部丹陽兵的護佑,入城重新見到陶謙,發現後者並沒有到那一步後,心知是謠言,卻依舊拒絕解散部屬,甚至拒絕回到城中官寺居住……沒辦法,這一次是假的,下一次是真的怎麼辦?任人魚肉嗎?

  而笮融既然拒絕,曹宏、曹豹叔侄二人便有了充足理由繼續維持下邳城本身的戒嚴,接著許耽也有理由將本部數千丹陽兵移動到泗水南岸與笮融相呼應,而既然下邳城左右已經刀兵對峙成了這個樣子,趙昱、糜芳、陳珪也沒有理由不派出親信,讓各自所領郡國內的郡卒聚集於各處要害,準備死守或接應。

  事情到了這一步,陶恭祖原本就英雄氣短,此時更是心寒,連質詢臧霸長子臧艾的心思都沒有,只是乾脆派出了長子陶商為使者,一個往長安去謁見天子,交還安東將軍、徐州牧印綬;並以次子陶應收拾器物,準備返回丹陽老家等死。

  但到了這個時候,於公於私,陳珪、糜竺、曹宏、趙昱,乃至於笮融等人都不會同意陶謙的任性,眾人紛紛下跪執臣子禮,好說歹說,最後讓陶應回家收拾舊宅,卻讓陶商代掌印綬留在此處……真沒辦法,若是陶商也走了,各方勢力之間連個可靠的傳話人都沒有,只怕立即就要有火併之事。

  局勢又僵持了四五日,眼看時局一日日敗壞下去,但不知為何,本該得到訊息的邊界上卻居然毫無動靜,無論是曹劉還是北面琅琊,俱皆置若罔聞。而這一日上午,距離當日笮融出逃城外的第六日而已,陶商忽然又親自出城去請許耽、笮融,並召集城內陳氏、糜氏、曹氏三家,外加趙昱、臧艾,匯於安東將軍府。

  陶謙畢竟還活著,又是陶氏大公子專門來請,大家沒理由不去……不過多做一番準備恐怕也是免不了的。

  「何事?」陳登作為掌握徐州屯田部隊的實力派,與其父一起登堂,卻迎面遇上立在堂外廊下的徐庶,不免上前詢問。

  「不知道。」徐庶也是肅容搖頭。「唯獨陶徐州今日一早便匆匆請元化公來此,先是為他施了針灸,然後又熬了提神之藥,儼然是要有強支身體有所吩咐的……須格外小心。」

  陳登也只好點頭……畢竟,要是陶謙有所決斷,他和徐庶有什麼想法也都只能是白費。

  就這樣,陳元龍到底是隨其父匆匆上堂去了,而徐庶卻也趁機堂而皇之的扶劍立在了堂外。

  然而,陳珪、陳登;糜竺、糜芳;曹宏、曹豹;趙昱、臧艾;笮融、許耽俱皆入內後不久,陶謙尚未露面,安東將軍府附屬曹掾,徐州州中上下屬吏,城外丹陽兵、本地屯田兵各路司馬、軍侯,甚至包括下邳城中的名門世族,居然紛至沓來……到最後,堂中根本站不下,很多人不得不到外面廊下等候,偏偏此時還是梅雨季節的尾巴,天氣居然又開始陰沉起來了。

  如此情形,倒讓之前幾位巨頭愈發不安。

  這還沒完,等到中午時候,外面開始下雨的時候,悶熱而又潮濕的天氣下,曹操使者、奮武將軍門下從事呂虔呂子恪居然也孤身至此,而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陳珪族兄、前揚州刺史、吳郡太守、故太尉陳球長子陳瑀居然也來到了安東將軍府大堂……跟在他身後的,赫然是昔日徐州公認的才子、名士,陶謙所舉的徐州茂才,昔日州中治中從事王朗王景興!

  當然,王景興身後還有一名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佩劍士子隨行,就只有徐庶和陳登二人在意了。

  但不管如何,王朗現為尚書僕射,常持節駐鄴城,眾人總是知道的。

  換言之,今日非只是徐州上下所有要害人物全到,曹操的使者、公孫珣的使者居然也都俱至,可見有些事情是躲不掉了。

  王朗入內後不久,不及與徐州故人寒暄,便聞得堂後一陣咳嗽聲響,然後便見到昔日倔強如斯的陶恭祖如今面色發黃,咳嗽不斷,只能在自己長子與一名肌膚如雪的年輕夫人扶持下勉力走出……所謂老態畢現!

  堂中諸人先是凜然噤聲,卻又忍不住忽視掉陶商和隨後抱著藥罐子出來的華佗,並將目光投向了那個年輕夫人身上……眾所周知,這便只能是那位甘夫人了,只能說,今日公孫、曹、劉,三家到此也算全乎了。

  話說,可能是因為過於美貌,膚色也過於特殊,所以這位宛如白玉的甘夫人素來是有些傳聞的,據說其人並非是陶謙妻族近枝,甚至有人說她只是徐州本地人,只因為生的美貌,恰好姓甘,這才被陶謙看中當做外侄女給養起來,原來是準備拉攏自己麾下丹陽兵頭目的,後來卻又陰差陽錯許給了劉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