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和袁術四面皆敵,內部亂糟糟的不同,孫文台除了本身用兵強悍無匹外,如今的外部形勢也對他格外有利……公孫珣息戰、曹操為他阻擋、劉備為他遮蔽,這使得他完全無後顧之憂,只朝著一個方向用兵就行;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公孫珣的壓力,中原格外團結,這使得孫堅暫時不用擔心地盤的消化和統治問題,因為沒有外部武力呼應的話,這三郡的士人拿什麼來對抗他們心裡牴觸的孫文台呢?

  實際上,隨著孫堅統治時間的持續,以及他本人連戰連勝,此時這位江東猛虎已經漸漸開始取得部分當地人的認可了——部分士人出仕,不少豪強投奔!

  這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董卓亂後起兵於汝南、江夏、南陽三郡交界處朗陵縣的本地名將李通,也帶著一大批豪強之眾降服了他!而且因為出身江夏,熟悉比水東岸形勢,如今正在他麾下為將,領三千朗陵兵助戰!

  那麼在這種局勢下,孫堅完全可以沒有任何壓力的持續向南推進!

  推完了南陽就可以推江夏,屆時江夏有劉備在側翼保護,他推完了江夏後還可以毫無壓力的去推南郡(襄陽所在),等到南郡、江夏俱在手中,再南面就是大江了,也就是他昔日討平四郡的那荊南四郡了……到時候,袁公路曾經達到的威勢他也可以達到,而袁公路做不到的事情他也可以做。

  或許正如孫堅直接和曹操約為婚姻時信中所書一般——『休養三年,以玄德為留守治地,以孟德為後軍輸糧,吾自將中原、荊襄二十萬眾西征,衛將軍雖強,焉能當之,何愁長安不下,天子不還?』

  這真不是開玩笑,最起碼不能當他是玩笑話,因為就在數日前,孫文台還剛剛在此地大破袁術、劉表聯軍,一展江東猛虎之威!

  當時,劉表派出了一萬援軍,領兵者乃是其號稱驍勇的從子劉磐,一萬援軍加上袁術最後拼湊出的一萬家底,合計兩萬,而孫堅那邊也是兩萬,然後雙方兩萬對兩萬,在新野境內淯水畔一決雌雄。

  雙方從上午戰到日落,孫文台親持古錠刀衝殺在前,雙方反覆衝鋒,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袁、劉聯軍大敗,伏屍數千,便是劉磐也差點被李通擒獲,最後是靠著此次副署的中郎將黃忠奮勇作戰才救了回去。

  如今,靠著一場從天而降的夏日暴雨,袁術得以領殘兵渡過比水,回到自己最後的地盤,而劉磐和黃忠也勉強收攏敗兵回到淯水對岸,卻連對岸空虛的朝陽縣城都進不去,只能再度冒雨倉促南走,回到襄陽北面鄧縣境內安置。

  換言之,此時此刻,距離孫文台橫掃南陽只差一個鄧縣和一個比水五縣了。

  另一邊,議論了一番局勢後,隨著帳外雨水漸漸稀疏,孫堅也稍微氣息均勻,卻是終於漸漸神思清明起來:「等到此番平定比水五縣後,先不急南下江夏,要做四件事,君理一定要替我想著……」

  朱治即刻準備起身肅立聽命,卻被孫文台順勢拽回到了榻上。

  「其一,寫信給玄德,請他婚後即刻出兵北上去汝南,替我剿滅盤踞在新蔡一帶呼應袁術的黃巾賊劉辟、龔都,並在其後南下到江夏助我……」

  朱治當即欲言又止。

  「聽我說完,剿滅黃巾賊後,不管他來不來江夏助我,潁水以東的汝南東側七縣全都給他,算是我這個兄長給他的新婚添禮。」孫堅趕緊制住對方。「然後再勸他往江東而去,去收朱儁父子,盡取揚州之地。」

  「劉玄德北地英雄,其人坐斷淮南,眼睛裡也只有北面中原,未必對苟且於江東有意。」朱治還是有些無奈。

  「我知道。」孫堅同樣無奈。「但總是個交代吧?他這個樣子,一聲不吭,我總覺得有愧,天下人也都說我是竊義弟屬領之賊……偏偏又無可辯駁!而亂世當中,哪裡能平白給地盤?當日給曹孟德陳郡,也是咱們實在難以立足於彼處,而且曹孟德也多多與咱們糧草,助咱們熬過去年秋收之前的饑荒。今日不過是見他不願意取江夏之地才平白與他七縣,還想如何?」

  朱治遂不再言語。

  「其二,袁公路是我昔日舉主,我身上破虜將軍的身份,雖然後來為長安所核復,但畢竟一開始是他給的,若戰後能獲其人,要好生招待,然後不要送來見我以免尷尬,直接往長安送去,只說是奉命討賊功成……」

  朱治連連頷首,這件事情他早就想提醒對方了,對方能主動想起最好。

  「其三,袁術之餘,一定要檢視府庫和繳獲,抽調一些珍寶、特產,以貢物的名義,尋一個本地名士,隨行送入長安天子處。」

  朱治毫不猶豫點頭稱是:「天子那裡不能只讓曹孟德一人為之!」

  「倒不是此意。」孫堅略顯感慨道。「最後一事……到了蔡陽,看看有沒有光武廟,有就重修,沒有就新建,屆時我一定親自率荊豫之士祭祀世祖,再行討伐江夏!」

  朱治緩緩頷首:「君侯既生此心,便去做好了……唯獨要小心江夏黃祖受劉表之命北出綠林山,再助袁術。」

  「這幾乎是一定的,有什麼可小心的,就等他來呢!」孫堅拄刀從榻上起身,渾不在意。「天下紛亂人人相爭,而能成事者不過是那一人罷了,如今既然起意,至於得夢光武,那劉表黃祖乃至於袁術之流,本就當碾過去才對!而如今我自領兩萬雄兵在此,尚有萬軍援兵將從潁川來,屆時三萬軍在手,除非衛將軍親至,天下誰又能攔我?那個被人從長安攆出來的大鴻臚嗎?其人好大名聲,又有將軍印、又有縣侯印,還有南陽太守印,更是大儒子弟、昔日九卿,卻只有八百騎兵,連丹水都過不來,聽說只能從西面偷渡沔水,卻連吃飯都難,只能占據一個涉都鄉當土匪!昔日英雄淪落到這種地步,我若是他,早就抹脖子死了,何須受此羞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