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老頭都六十五了,又是公認的天下儒宗,若非是擔心自家傳承一朝在歷城斷絕個七七八八,又何至於自掉身價,專門動身來見公孫珣呢?

  要知道,之前袁紹拿下青州後可是親自去高密延請過其人的,他都只是出面應付了一下,便繼續窩在鄉中教學了。

  故此,也就難怪這些人如釋重負……鄭氏門生既然得脫,其餘人最少也會稍得輕縱吧?更有甚者,既然公孫珣這個能做主的親自到了,那表現好了,現場任用也是說不定的。

  白日的端午祭祀儀式他們是沒資格參加的,但多少是發了菖蒲,允許入湖水更衣沐浴的,而等到傍晚時分,趁著一年日頭最長的時候,眾人紛紛開宴之後,這些人才找到了一些往日間談笑風生的感覺……出乎意料,他們的位置雖然屬於側邊位置,卻竟然離公孫珣不是很遠,所以不免高談闊論,以求注意。

  然而,公孫珣帶著兩個童子,與鄭玄並坐於高台上,左右文武濟濟,前后冠冕如雲,身旁更是一代儒宗,卻只是說些節日中該說的閒話,細細聽來,都是什麼多少年前彈汗山誰中了誰誰誰一箭,什麼誰誰誰在數日前大局已定後便受印掛金單騎而走未及見面,便是夏侯淵上前主動敬酒,這位衛將軍也只是笑著感謝對方當日做媒,不然便少了幾個子女云云……

  衛將軍如此姿態,大多數人自然是言笑晏晏,輕鬆自得,但今日主賓鄭玄、曹操來使,還有諸多坐在台下偏外側的袁紹故吏們,卻漸漸心急不已。

  而不知道過了多久,眼見著仲夏的日頭雖不見有多少黯淡趨勢,可湖畔諸人卻已經有了三分醉意,別人倒也罷了,作為唯一一個有資格截斷公孫珣扯淡的鄭玄,為了自己的道統,也確實是看到自己一些學生從一開始的放鬆與欣喜漸漸變得緊張起來,甚至有哀求之類的示意,心下不忍之餘終於還是腆著臉主動開口了。

  「衛將軍。」鄭康成稍作思索,居然主動起身捧杯,而其人既然起身,周圍幾乎是瞬間鴉雀無聲,儒宗之名絕非虛妄。「自董卓亂政以來,已近四載,天下煎灼,士民流離,幸虧有將軍先討董而扶天子,後一戰而傾河北,使漢室天下漸有重振之意……玄不才,請為將軍賀!」

  說著,其人倒是恭恭敬敬,雙手扶杯之餘俯下首來。

  「不該先為袁本初吊嗎?」出乎意料,靜靜聽完對方的稱賀以後,公孫珣居然似笑非笑端坐不動,著實無禮。

  「是老朽有失考慮。」鄭玄聞言倒是不生氣,反而愈發正色,竟然重新抬頭行禮稱吊。「不管如何,兵禍連結,屍首盈野,此大凶之事也,請吊此番大戰自袁本初以下死傷者……」

  「謹受吊。」公孫珣同樣肅容起身,雙手捧杯,俯首還禮。

  隨即,在二人的帶領下,湖畔座中何止兩三百人,盡數起身捧樽而飲。

  小小插曲過去,眾人落座,鄭玄眼見著機會難得,這才順勢開口:「老朽本是山野之人,不該擅自詢問衛將軍大政,但身為青州野人,卻對本地將來多有掛慮,不知道衛將軍此番來濟南,心下可有所得?」

  「自然有所得。」公孫珣微微挑眉,顧盼左右而笑。「我到濟南後接手袁紹所設帳目,發現舊青州六郡竟然還有三十餘萬戶、一百七八十萬人口,雖然這其中剛剛有幾十萬人化身黃巾盜匪潛入山中去了,可剿撫並用的話,說不定能夠大略恢復……非只如此,再加上之前在聊城檢視的東郡戶口、舊冀州東五郡戶口,林林總總算下來,此番覆滅袁紹,即便是不算尚未清點出泰山、濟北兩郡,也足足多了四百萬人口!若是再算上原來所轄雍州、幽州、并州、司州各處,以及招降的太行山匪,不論平州與涼州,鄙人治下竟然已經足足有了兩百萬戶、千萬人口!鄭公,天下分裂,我獨得其半,你說這算不算有所得呢?這千萬人口可是能聚集數十萬大軍的,將來誰能擋我?」

  鄭玄欲言又止,而周圍諸人卻是紛紛起身稱賀。

  對此,公孫珣也是仰頭大笑,得意至極,更是抬起手來,便要滿飲一杯。

  然而,就在眾人賀聲漸消,衛將軍舉杯欲飲之際,旁邊不遠不近之處,臨湖之地,有一人卻終於忍耐不住,然後昂然起身,凜然相對:

  「衛將軍,天下大亂,交戰連年,青州雖然沒有遭遇大戰,卻也兩次受禍黃巾,衛將軍既然替天子討平此處,不該先存問風俗,救其塗炭嗎。怎麼反而一來便先查看戶籍,計算個人威勢得失呢?這是青州百姓,乃至於冀州百姓所期許的嗎?」

  眾人循聲望去,才發現說話的乃是一個眉目舒朗、須美目清,容貌威重之人,卻坐在降人席間前排位置……其中多有人認識,乃是鄭玄愛徒,清河崔琰。

  「說話的可是崔季珪?」公孫珣盤腿坐在上手高台之上,一手舉樽,頭也不抬便一口叫出對方姓名。

  「正是清河崔琰。」崔季珪昂然而答。

  「我等你許久了!」公孫珣陡然變色,直接將手中酒樽擲於地上,看都不看就厲聲而斥。「此言專為你設,若你今日能忍耐的住,便看在尊師之面許你自處又何妨?但你既然秉性不改,依舊枉顧助紂為虐之實,邀名買直,那今日便是馬公復生、盧師親至,一起為你求饒,我也繞不得你!」

  座中一時寂靜如野,便是鄭玄也懵在當場,而身側兩個童子更是有些被嚇住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