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陳宮、沮授等人,雖然一度張口欲言,卻都最終各自閉口……說白了,逢紀剛剛的話太對了,也太誅心了!袁紹之所以對下面人寬縱,就是為了讓這些人在和公孫珣的決戰中賣命,而如果他們不願意在這時候賣命,那請問,這些人對袁紹而言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種時候,季雍已經後悔不迭了……他確實是在見到了關羽的驍勇之後,存了保存實力的心思,但天可憐見,要知道是這個後果,他今日白天的時候又怎麼可能會吝嗇那些清河同鄉的性命呢?

  然而,其人叩首出血,卻只換來袁紹的一言不發,而就在文丑引甲士轉入,要將其拽走之時,季雍忽然看到一人,然後便如見到救命稻草一般奮力喊了出來:「崔君救我!」

  「我如何救你?」作為同鄉,崔琰也是鐵青著臉。「你須知軍法無情!」

  「我死便死,族人卻無辜!」季雍已經被文丑親自看押著拖出帳門,卻依舊兀自奮力大喊,以至聲嘶力竭。「殺人立威我懂,可那裡有殺人立威還要族誅的道理?崔君是我鄉人,務必救我族人!崔君!!崔……」

  話音未落,跟在身旁的文丑聽得實在是不耐煩,直接拿刀把狠狠撞了一下季雍的下頜,弄的對方當即舌齒出血,猝然止聲。而片刻後,文丑便親自拎著這位季校尉的首級來到帳中奉上。

  「其部兵馬一分為二,一部交與韓猛,一部交與文丑,」袁紹看都不看那首級,反而徑直睥睨左右,繼續詢問。「然後誰去清河捕拿此人全族,以正軍法?」

  然而,隨著袁本初的目光移動,不少被掃視到的人卻都紛紛低頭,直到其人目光來到了崔琰身上……後者則乾脆向前,拱手行禮,口稱明公。

  「季珪。」袁紹見狀隨即點名。「你是要毛遂自薦去清河執法,還是要為自己同鄉求情?」

  「明公!」崔琰懇切言道。「屬下以為,軍法無情,季校尉臨戰不救,死不足惜,但是牽連家族,未免過甚,尤其是夷族之論,未免有失聖人本意……」

  「就是要夷族,方能正視聽!」袁紹不耐打斷對方。「就是要天下人明白,兩軍對壘,生死相論,絕無轉圜,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許三心二意!」

  崔琰還要說話,袁本初卻搶先繼續說道:「聖人之論是好的,但此地乃是軍營,十萬人生死處,卻也一時用不得了……依我看,季珪也不必再領兵,我即刻委你為平原相,速速交卸印綬,去平原上任吧!」

  崔琰沉默片刻,但只能躬身謝恩,退回列中。

  「公台。」袁紹復又看向了今晚一直沒說話的陳宮。「要不辛苦你明日啟程,親自去清河一趟?」

  「謹受命!」陳宮雖然面色上看不出喜怒,卻是乾脆答應,這讓袁本初格外鬆了一口氣。

  不過,袁紹是鬆了一口氣,帳中眾人卻俱皆凜然起來……一個同僚,白日尚是握有四千兵馬的兩千石校尉,晚上卻直接身死,而且還要族誅,又怎麼可能不讓他們緊繃呢?不過,袁紹的目的也在於此了,這些人終究醒悟,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不是一個草頭軍閥,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應付之人!

  而且這天下的局勢擺在這裡,不從袁車騎,便從衛將軍,他們區區一地豪強、一郡世族,又有什麼資格在這二者之間的戰鬥中三心二意呢?

  既然上了船、合了流,那除了盡力去幫對方贏下這個天下,還有什麼別的選項嗎?君不見,審正南割繩明志,關雲長一日三戰嗎?

  「此事已了,都再議一議如何應對關雲長吧!」袁紹一聲嘆氣。「是加派兵馬,盡力鎖住,然後用心攻城,還是先不攻城,轉而盡力覆滅此獠,最後再從容破城?」

  眾人一時議論紛紛。

  然而,不等帳中諸人議論出結果,帳外忽然喧譁一片,眾將出營去看,卻見到邯鄲城西南角的位置,也就是韓猛代替田銀的方位,一時火起!

  俄而,果然韓猛遣翎羽騎士來報,說是關羽再度出兵,發動了一日內的第四次突襲!不過,韓猛也同時說明,他本部兵馬雄厚,更是中軍精銳,而關羽白日內一日三戰,士卒無力,所以還請袁紹這裡放心,說不定他反而能擒殺對方,一掃白日之晦氣呢!

  話雖如此了,考慮到關雲長的威勢,支援卻是一定的,隨著袁紹的親自下令,所有領軍之人立即被要求回到本寨,然後數名靠近韓猛位置的營地將領也被點名要求即刻支援……季雍榜樣在前,幾名被點了名的將領如何會怠慢,領命回去後幾乎是馬不停蹄,即刻親自引兵匆忙出擊!

  邯鄲城牆外,一時間燈火通明,兵馬如梭。

  而就在這些兵馬蜂擁去救援韓猛之際,也是袁紹等人遠遠觀望局勢之時,忽然間,目光從毫無動靜的邯鄲城牆上掃過的陳宮卻是猛地警醒起來,然後連連跺腳:「怕是要中計了,明公速速讓支援兵馬回來!」

  袁紹驚愕回頭,一時不明所以。

  不過,很快他就醒悟了……因為就在此時,邯鄲城上忽然亮起無數火把,然後邯鄲城正對著袁軍營盤的南門被堂而皇之的打開,一支舉著火把,宛如火龍一般的千餘人規模隊伍從城門內有秩序的急速撲出,卻又朝著因為派出了援兵,防衛未免不利的前方袁軍營盤急速推進,並四處放火!

  很可能是專門帶了引火之物,所以火勢起的極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