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沮授等冀州人,還有之前州中有職務之人,自然是閉目養神,反正掌權的是潁川人,輪不到他們這群冀州人去冒險。實際上,州中很多官吏此時都還對韓馥奉上印綬一事極度難以接受,據說不少人暗中還有謀劃……這個關口,能來這裡說話的,其實都算是不錯的了,辛評、荀諶等人也知道不能再把這些人往外推了。

  「奉孝去做使者如何?」又一次尷尬的沉默中,忽然荀諶身後有一名二十七八,面如冠玉,神采清明之人輕聲開口,卻正是前黃門侍郎、守宮令,荀氏這一代最出眾之人,荀彧荀文若。「然後在下去污城勞軍如何?」

  荀諶欲言又止,周圍人也都面面相覷。

  「那就這麼說定吧!」倒是曾與荀彧一起在陰德為潁川太守時同堂為吏的郭圖豁然起身,一口應下。「不能讓人說我們潁川士人沒有擔待……文若與奉孝擔此重任,想來總可以服眾了吧?」

  眾人紛紛無言,只能以此為準,然後又議了兩個去九侯城、武城『勞軍』的人選,便各自散去。

  荀彧走的最慢,但甫一出堂,烈日之下,其人便被候在堂前的自家兄長荀諶給匆匆喊住了:「文若,你何必親自冒險?而且不是說好了嗎,大勢所趨,我先出來應付一下,等袁本初人到了,咱們好好觀察一二,再論其他?」

  「亂世當中,這種事情躲不掉的。」荀彧立在堂前,微微笑道。「哪裡不冒險呢?至於為何去污城,也只是一時好奇,想看看關雲長到底是攜民北歸還是驅民偷城而已,兄長不必過慮。」

  「奉孝不是都說了嗎?這種事情沒有區別……」荀諶也是無奈。

  「奉孝說的不對。」荀彧喟然搖頭。「有些事情對有些人是沒區別的,但有些事情對於有些人卻是事關根本……兄長不用過慮,我覺得關雲長未必會殺人,便是真殺人,也是奉孝先死,他死了,沒人報平安與我,我躲開便是。」

  荀諶無奈轉身而走,但走不了幾步,卻又見到郭嘉正扶著腰中長劍好整以暇的立在堂前一處大樹後,儼然已經聽得一清二楚,卻不由愈發搖頭不止,然後兀自走開。

  荀彧不慌不忙,繼續往前來到屬下,對郭嘉出現在此處也絲毫不以為意,似乎早就看到一般:「奉孝……」

  「文若兄不必解釋。」郭嘉一手扶劍,一手掩鼻而言。「我本也是想去見識一下衛將軍麾下人物的,之前去邯鄲只見到審正南,還未曾見這關雲長呢……而且再說了,且不提我遠遠去看老百姓形狀,也能知道這些人是被驅還是自發遷移,便是真倒霉被活剮了,也一定先派個人報個假平安,騙文若兄留在污城,將來與我一同共赴黃泉……既如此,又有什麼不甘的呢?」

  「原來如此。」荀彧一時失笑。「倒是我計較錯了,卻從不知奉孝如此陰險……但你不要掩鼻了行不行?我知道夏日薰香混著汗氣不好聞,回去便扔了香囊總行了吧?」

  「現在便扔吧!」郭嘉懇切言道。「著實難聞,一刻都難忍!再說了,之前你引著我們從潁川逃難至此,路上不是都沒用嗎,不也無人嫌棄你?如何稍微安頓下來,又要薰香?還偏偏買不起好香,只能買劣香!」

  「習慣了而已。」斑駁樹影之下,荀彧低頭解開自己的香囊,然後一時幽幽嘆道。「幾十年的習慣,怎麼可能輕易改的掉?」

  ————我是習慣成自然————

  「漢末荀彧,偉美有儀容,與人言如沐春風,又好薰香。故常曰:『荀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世說新語》.容止篇

  PS:為了章節完整性,午休才碼好的……

  .com。妙書屋.com

  第十八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

  天氣炎熱不堪,而鄴城周邊的氣氛因為自南面而來的遷移人群變得格外燥熱不堪。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數萬『流民』,還有幾千全副武裝的士卒,誰能不怕?從黃巾起義之前,流民就已經算是大漢朝的某種常規災害了,更不用說這一次還摻雜了更確切的軍事隱患。

  而這其中,鄴城和緊挨著的武城、九侯城倒也罷了,三座城一大兩小互成犄角之勢,更兼鄴城本身城大人眾,倒也不懼;唯獨一個卡在清漳水與其支流污水之間的污城卻是最緊張的:

  沒辦法,污城一來城小;二來城遠;三來魏郡正在易主之時,人心天然不安;四來消息已經確定,大概是審配和關羽也不想多生枝節,所以便選擇了這條離鄴城最遠的道路,南面數萬遷移百姓已經明晃晃的直奔污城而來。

  故此,也就難怪污城內外一時人心惶惶了。

  不過,好在鄴城那邊倒也沒忘了污城,早在朝歌百姓來到清漳水前兩日,便有一位據說是做過黃門侍郎的荀君親自帶著幾十名甲士,押送著財帛、酒水來到了污城坐鎮。

  這位荀君年紀輕輕,不過二十七八的樣子,字喚做文若,看起來也文文弱弱,但做起事來卻井井有條,讓人信服……其人甫一一入城,便當眾喚來城中駐守軍官軍士,先出示了帶有魏郡太守粟舉大印的文書,然後便當眾將帶來的錢帛、酒水按照官階、軍士人數,親手挨個發了下去;到了第二日,他更是親力親為,帶著本城軍士,清理城內城外,一邊將老弱安置於城邑中不說,一邊卻又打開糧庫,以糧食為工錢,招募青壯拆除了城外的雜亂市場,並順勢搭建起了不少簡易卻顯得極為整齊的涼棚,還建起了不少鍋灶,甚至在官道百餘步外挖了幾個大坑;而就在這日晚上,眼見著城內外的人心已經安定,他還派出了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一位親信『後輩士子』,也就是郭嘉郭奉孝了,渡河去面見對面的主將關羽關雲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