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幸虧那些潁川人和那些兗州精銳不在這裡,」許攸也是忍不住笑出了聲。「否則今晚就更熱鬧了!」

  袁紹雙手扶著床榻一時搖頭:「子遠,我已經知道你要說什麼了……你是想趁機告訴我,說我行事太急,以至於麾下眾人派系分明,對不對?兗州的、青州的、潁川的、南陽的,過些日子擊敗公孫瓚,壓服韓馥後,冀州為戰場,今日弱勢的冀州人也要起來,到時候就更難了。」

  「恰恰相反。」許攸一聲長嘆。「我今日真的是來寬慰你的,而且我想告訴本初……你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因為內鬥而如何,因為但凡你在一日,這些人或許會相互爭鬥不休,但絕不會因此有背離之意,更不會耽誤你與公孫文琪的決戰。」

  「這又是什麼胡話?」袁紹乾脆從榻上赤足站起身來。「自古以來沒有聽說誰內部分崩離析還能爭奪天下的……這就好像大河向前,只能匯集支流,才能東行入海,哪裡有分流還能通暢的說法?」

  「說胡話的不是袁車騎你嗎?」坐在榻上不動的許攸不以為然。「你見過分流的大河嗎?既然已經合流,哪裡又會分流?」

  袁紹光腳踩在地上,一時怔住。

  「上善若水任方圓。」許子遠繼續娓娓道來,並難得正色。「一旦合流想要分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而且你以為彼輩能匯集到你這條大河裡是因為他們想匯嗎?只是因為他們天生屬你這條大河,走不脫而已。這個道理,就好像大河各有水系一般,地理水文擺在那裡,各有所屬,強行改道並不能動搖水文根基。而公孫文琪先發制人,《求賢令》只求來小貓小犬三五隻,卻已經表明了心意;河東坐談,只殺了一個王匡,卻也定下了殘民者死的律條;非只如此,其元勛與軍中大將多出身寒微之人,昌平屯田講學數載,卻也攢了數百官吏,鋪陳到了鄉里之中……那我問你,如此情境,世族、豪門欲求進取,是要來投你呢還是投衛將軍?你與他,看似都是長河不斷,卻宛如大河、長江一般,絕難相通的。」

  袁紹心中漸漸恍然,卻還是有些疑慮:「子遠如此說來,倒是別有一番道理……只是子遠,屬下亂成這個樣子,總是不好的吧?而且今日你我交心,我也與你直言好了——若是讓這些人肆無忌憚起來,那將來我又何以自處?」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許攸復又攤手而笑。「本初你剛剛也說了,公孫文琪十年經營,早已經摸清了自己與北地的脈絡,然後順勢而下,天然成河。而你呢,倒像是這黃河故瀆一般,水系駁雜,泥沙俱下,以至於常常漫堤生災……但水再混、災再多,攔得住滾滾大河入海嗎?大不了,等將來大勢已成,再學王景重鑄金堤、重整河道便是……如今的關鍵,只是要搶在公孫文琪之前,率先聚水入海,以成大局而已。些許駁雜之事,都是可以忍一忍的。」

  「子遠這個道理我今日又受教了。」袁紹怔了半晌,終於是重重點頭。「譬如光武成事後再度田,高祖定鼎後再削諸侯……不都是一回事嗎?」

  「僅此而已嗎?」許攸捻須冷笑。

  「怎麼會僅此而已呢?」袁紹當即醒悟,復又跟著笑了起來。「日後度田,今日便要多多賞田;日後削弱諸侯,今日便要狠狠分權……而子遠的意思我也已經明白了……唯獨財貨我是不好意思收回來的,所以此時多多與你賞賜便可!」

  許攸笑而不語。

  話說,君臣二人閒話一番,倒是讓袁紹心中豁然開朗——公孫珣重民且自握強權,那麼不願意忍受這種格局的人自然就匯集到了他袁紹身邊,而他只要放權放利給這些在公孫珣處得不到足夠好處的人,便自然能夠團結起來這些人……其實這年頭,強說什麼世族豪強有什麼階級覺悟是胡扯,但是基本的道理擺在那裡,歷史規律、階級特色也擺在那裡,智者窺的其中一二,稍作解讀,卻是理所當然。

  所謂雖不中亦不遠矣!

  於是乎,二人說的入巷,一直談到三更時分,袁紹方才兀自熄燈躺下,而許攸受了數十鎰黃金賞賜,也是得意而歸。與此同時,便是心中鬱悶的崔巨業、陳公台,也在輾轉反側後,分別在左營與中軍處各自臥榻休息。

  然而,就在袁氏君臣各懷心思入夢後不久,三更剛過,喊殺聲卻忽然隨著火光並起——原來,渡河之後的公孫瓚終於重整全軍,做好準備,並一鳴驚人!

  袁軍連營七八里,足有兵馬三四萬,看起來跟剛剛渡河時差不多,但其實內里早已不同——一開始跟過來的兗州精銳,如于禁、李進、文丑,尚屯兵界橋,以作軍事威嚇;而新來的萬把人,卻乾脆是清河本地臨時徵募的,俱是新卒。

  故此,甫一遭遇夜襲,全軍各處卻是反應不一,有的營盤立即燈火通明、防備嚴正;而有的營盤卻亂做一堆,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而公孫瓚立在一處緩坡之上,眼看著袁軍各營在前鋒四處放火後表現如此參差不齊,一邊喜上眉梢,一邊復又趕緊尋找戰機。

  你還別說,其人很快便發現了一個極為明顯的突破口。

  「吹角聚兵!」公孫伯圭試試盯著一處紛亂不止營盤,當機立斷。「全軍隨我直趨左營!」

  言迄,這位始終未露崢嶸的『衛將軍族兄』,卻是親持一條雙頭鋼槊,親自引著五千幽燕子弟騎士,直撲『觀星象而知河北大勢』的崔巨業大營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