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圍人不敢怠慢,補刀的補刀,割首的割首,求援的求援,引督戰隊而去也趕緊倉惶而走,西涼軍大營中一時亂做一團。

  然而,好不容易等一切平息,張濟也強做鎮定坐下身來,卻又再度愕然當場。

  原來,隨著渡船迴轉,對岸又一波千餘人的部隊開始登船,這倒沒什麼,關鍵是船上竟然升起了一個讓張濟雙目充血的趙字大旗!而與此同時,幽州軍河畔枕戈待渡之處,似乎也不想做什麼遮掩了,竟然不約而同同時升旗,細細望去,韓、魏、成、田、趙、太史……居然無一不在!

  如期情形,逼得張濟喘著粗氣重新坐下身來,神智也漸漸清明起來:

  幽州軍諸將都在此處?幽州軍所有精銳都在此處?

  可若如此,潼關公孫珣那裡是怎麼回事,竟然只是個誘餌嗎?精銳部隊若是全都從茅津潛渡回來了,那那位衛將軍怎麼就這麼大膽,篤定潼關無人試探?而且怎麼就這麼放心,把所有戰兵交給下屬?

  不對,仔細想想這麼做似乎是對的,集中優勢兵力突破一處,本就是兵法精髓……如今對岸集中了幽州軍所有戰兵,還有一路偏師提前渡河取得奇效,自己這裡卻因為公孫珣早潼關外虛張聲勢,以至於郭汜的五千人遲遲不能回來,此消彼長,此時不戰,更在何時?甚至,單以難度來說,自己這裡本就比潼關更容易突破好不好?

  而且,再仔細想想,其實自家董太師也同樣是將所有戰兵分給了下屬分別帶領……但是,董太師是居於郿塢那個大後方安樂窩裡,而公孫珣是把自己放在了敵軍兵鋒之下,而與同時,他身邊應該只有兩撥剛剛整編完成不久的降軍而已。

  又或者,公孫珣也來到這裡了?潼關只是徐榮和張遼引著一群降兵裝模作樣?

  想到這裡,張濟終於發自內心的生出了一絲恐懼之意——因為不管是哪種情況,自己此時都已經陷入了險地。

  潼關之外,布滿旗幟的幽州軍大營里,說來好笑,除了公孫珣和些許幕僚以外,此地竟然沒幾個幽州人在……而此時,大營的主人似乎絲毫不清楚北面已經開始了血戰,他竟然在大營北面的黃河畔釣魚。

  「君侯!」在旁侍立許久之後,徐榮終於忍耐不住,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其實依我看來,只是像現在這般遍插旗幟,以輔兵裝作戰兵,虛張生事為蒲津做誘餌的話,我也能做,你之前不妨親自過去督戰的。」

  「你不懂。」握著釣竿的公孫珣不以為然。「我這三路兵馬,並無一處是真正虛兵……此地但有我在,則未必不能起奇效,而採桑渡有徐公明在,則也未必沒有大局上的建樹!」

  徐榮不由嗤笑:「若說君侯在何處都有奇效,我雖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想來必然是對的。唯獨那個什麼徐晃,區區一個降將,領著五六千投降的白波匪,如何能有什麼大局建樹?君侯把勝負大事託付給他,未免被人笑話。」

  公孫珣不慌不忙,只是瞥了眼對方,卻是笑而不語。

  徐榮怔了片刻,然後忽然間在河畔驚惶跪地請罪。

  —————我是虛實不兼備的分割線—————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縣人也,少為郡吏,與同郡關羽相交厚。及白波匪起,河東皆反,以家族計,從豪帥楊奉為騎督,後白波匪降,歸於太祖。太祖以其勇武敦厚,頗愛之,許以降兵五千,自成一部。左右皆不平。及與董卓戰,太祖將往弘農,諸河東軍事皆付婁圭、田豐、韓當三者,唯徐晃,自指分兵向北。左右皆曰:『晃降將也,無名無力,必無能也。』太祖曰:『君等謬矣,公明固無名也,然非無力,此去不能長驅,亦當破竹,北路方面之任,當復與誰?』左右復不平也。及渡河往弘農,太祖破陝縣,取茅津,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故策,以輔兵做勢招搖於潼關,暗發精銳於茅津,覆信與婁、田諸將,曰:『兵自解向蒲,汝等在彼,有獨斷之任,可擅處之,獨以公明回報,而發總攻,方能大勝。』左右益不平也。」——《舊燕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PS:新書群,大家可以加一下931557287……破壞我人設的老同學和發小不許加!

  第四十二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

  黃河畔的五月還是很熱的,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時候,但戰事既開,就再無多餘念想了,烈日之下,位於河西的蒲津渡已經殺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雙方近萬大軍都在拼盡全力苦戰,以至於死傷累累,血染灘頭!

  幽州軍是精銳不錯,但卻因為是渡河來攻,未免天然失了地利;而且既然要渡人,那所攜帶的軍械物資就不免有些偏少;除此之外還是那句話,一次渡河不過千餘人,所以局部戰場的兵力他們並不占優!

  相對應的,關西軍雖然只有五千人,雖然因為漢軍的暗度陳倉與決絕大感忐忑,可說到底,他們非但有五千戰兵,還有數量更多的輔兵、丁壯存在,這些人用上弓弩、長矛照樣是可以殺人的,他們甚至還有一座大營可以依仗。

  那麼這種情況下,打出一個令幽州軍心痛的減員損失就理所當然了。

  甚至完全可以說,如果此時休戰,那按照之前雙方的交換比,那張濟絕對可以躋身天下名將之列,因為還從來沒有一次戰鬥讓幽州軍的精銳面對區區五千人時產生如此大的損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