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PS:抱歉,睡著了,醒來後還感冒了……所幸碼完了。

  補了一晚上細綱,請假一日

  rt,最近章節有點僵硬,而且不太緊湊……偏偏一個大高潮要到了,居然無從下筆。

  望見諒……尤其是新盟主特進侍中大佬

  本周內一定還債,並努力寫一個高潮出來。

  《覆漢》補了一晚上細綱,請假一日

  第三十三章 一騎如熊虎

  沒有人對劉備的計劃加以質疑。

  這倒不是說在座的關東諸侯就這麼信得過此人,相信他真能一日斬華雄而下虎牢,而是說他們普遍性認為劉玄德有這個資格去賭這麼一把。

  輪地位,雖然劉備只是個私表的騎都尉,但畢竟也是個兩千石了,而且其人身後影影綽綽的有徐揚諸位諸侯的身影,有何進舊部的政治立場,還有一個衛將軍之弟的身份……恰如曹操是袁紹發小一般;

  論實力,劉玄德再怎麼樣,手中也有自己的幾千兵馬,在此處有屬於他的一個大營,更不要說經過董相國數月的軍事調教後,關東諸侯多少對來自邊郡的軍事人才多了一些重視。

  總而言之,儘管劉備在這個大營中屬於地位最低的一個人,儘管大家心裡還是隱隱約約的看不起他,卻終究是將他視為平起平坐的一員……換言之,在關東諸侯眼裡,劉備到底還是有人權的,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那麼,既然其人有『人權』,那在眼前這個大家都無可奈何的狀態下,他挺身而出,借個幾千兵馬外加幾個將軍,又算是什麼大事呢?

  而相對應的,劉備也非是一時興起……實際上,這些日子在虎牢關外,整日朝夕相處,劉玄德對這些關東諸侯也起了一些別樣的心思。當然,這倒不是說劉玄德憤世嫉俗如何如何,平心而論,他其實還是認可這些人的,他心裡很清楚,這些人的門第、學問、人脈都並不是假的,自己跟這些人相比,卻是差了好多根基。

  只不過,隨著亂世到來,隨著兵事漸盛,劉備陡然發現,自己身上那些原本並不算什麼的東西居然也變的有價值起來,而這也讓其人漸生信心——他想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涿郡劉備也不是只能仰人鼻息的無能之輩!

  一晚漫漫,劉備在營中悉心準備。他先是與于禁、樂進二人一起認真討論了一遍第二日的戰術計劃,復又親自送二將出去,然後又親自帶著簡雍、呂岱一起去巡視營房、慰勞安撫將士,忙到三更方才回到主帳,與張飛一起同塌而眠……當然,張益德早早睡著,倒是讓他省心了。

  一夜無言,第二日一早,劉備準備停當,便帶著本部兵馬與張飛、簡雍、呂岱三人一起往中軍而去。中軍處,從袁紹往下,並無一人刁難,袁紹的三百精騎、于禁的三千泰山步卒、樂進的兩千陳留步卒,早已紛紛靜候不說,曹孟德甚至還居中聯絡,又請各路諸侯送來一些甲冑、刀矢、旗幟等物……對此,劉備自然笑納,然後便兀自行動去了。

  按照計劃,和昨日一樣,久候到中午時分,袁紹才又遣人送戰書而去,而華雄趾高氣揚,果然直接在虎牢關門樓上召見,然後當場應許,雙方約定,下午依舊在汜水東岸一決勝負!

  「將軍。」眼見著袁紹使者離開,春風拂面之中,華雄身側倒是有一名軍吏忍不住出言勸諫。「我軍連戰五日,雖然連勝,卻也不免疲憊,何妨稍作休整再行挑戰?」

  「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華雄不以為意道。「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軍雖然疲憊,但關東群寇又如何不是連戰連敗,士氣低落呢?」

  軍吏一時顯得有些茫然:「既然低落,為何彼輩還連連挑戰呢?」

  華雄聞言大笑,且笑聲不止:「你莫非以為彼輩是心甘情願,自己求戰的?以為彼輩有所恃,這才來屢屢挑戰於我?我實話與你說,他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你想想,彼輩皆關東名門,然後提十萬之眾,卻久久不能壓我西涼三千騎兵,傳出去天下人如何看他們?」

  軍吏一時嘆服。

  「不過,你所言也是對的。」華雄復又正色道。「相國此番兵力布置,本就是以黃河天險和虎牢雄關為念,北、東兩面以守,南面以攻,所以潁川、南陽兵多,而我部兵少,若是久戰疲憊,說不定便會出岔子……這樣好了,明日再戰一場,連贏七陣,湊個說法,也好報給相國,然後就繼續安心守衛虎牢關便是!」

  軍吏更加無話可說。

  華雄既然心中漸定,便也不再理會,而是回到關內稍作休整,然後便點起三千鐵騎,徑直越過汜水出戰去了。

  戰鼓隆隆,旌旗招展,關東聯軍大營中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隊陣型嚴整,昂然出陣,卻正是于禁和他的三千泰山兵。

  話說,泰山素來也是漢室主要兵員地之一,這是因為當地盛產弩兵,泰山勁弩雖然不如冀州的長槍大弩那麼名聲出眾,卻多少因為當地兵員充足,便於招募而多有使用……實際上,已經身死的王匡還有眼前這支部隊的主人鮑信,當初之所以能夠率先返回洛陽,本身就有泰山兵便於招募的緣故。

  而回到眼前,于禁這支部隊其中也有足足千人的勁弩部隊,配著長槍大盾,頗顯雄壯,而且陣型嚴密,倒是讓華雄格外警醒了不少……畢竟很顯然,這支部隊和之前不同,乃是針對騎兵下了功夫的精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