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對!」董卓倒是忽然一改前顏,一聲嘆氣。「如今這個局面,若是連他都信不過,還有誰信得過呢?只不過得讓賈文和依舊助著他、看著他,這樣我放心不說,他本人也能施展全力……」

  話說到一半,旁邊忽然鐵甲騎士縱馬而來:「回稟相國,又抓到了幾個試圖逃亡之人!」

  「帶上來!」董卓一邊示意停車,一邊立即改容作色。

  而蔡伯喈也是趕緊低頭。

  須臾之後,數名騎士驅趕著一群人到此,而被推上前的居然是兩個年輕人。

  至於董卓,剛才還怒氣勃發,但等見到為首那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後,不知為何,卻居然神色一黯:「伯達,你祖父為潁川太守的時候,我父親在你祖父手下做縣令;你舉為童子郎的時候,我去世的兒子恰好也同年舉為郎官,而且你們二人容貌、體格相仿,所以我向來格外看顧你……為何連你也要叛我?」

  被逮捕的二人,一個是趙咨,一個是司馬朗,早已經戰戰兢兢。

  而此時,聞得董卓質問,司馬伯達也只能硬著頭皮奉承起來:「相國,你掃除閹宦,功高蓋世,德加四海……」

  「我問你為何要叛我?!」

  司馬朗愈發無奈,只能勉力拱手相對:「相國,如今遷都向西,河南百萬百姓拋家棄業,被甲士驅逐宛如牛羊,所以人人想要逃亡,何止是我一家人呢?而且大家逃亡的理由都一樣,都是戀家而已!河內出現動亂,我為家中長子,只是想帶著弟弟們回溫縣處置家中舊宅而已。」

  董卓一聲長嘆,竟然不答。

  「相國。」司馬朗見狀勉強壯膽勸道。「以你的德望和功勞,如果能夠稍微減少一些刑罰,對百姓寬宏一下,那便足以比肩周公、伊尹了!還請你恕罪!」

  「這話還是有道理的。」董卓終於開口,卻顯得有些意興闌珊。「也罷,此事到此作罷,但不許再逃……」

  司馬朗大喜過望,便拽著好友趙咨,連連躬身告辭,然後帶著自己家眷匆匆而去。

  眼見著對方倉促而走,董卓車架再度啟程,然後走不過數步,董仲穎卻再度一聲長嘆,然後對著蔡伯喈陡然言道:「過陝縣之前,這小子一定還會逃的!」

  「那……」蔡伯喈一時驚慌失措。

  「但其人跟我死去的長子太像了,」董卓搖頭苦笑。「我不忍處置他,他想走便走吧!」

  蔡伯喈也是一時黯然。

  「說起來。」董仲穎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卻扶著肚子好奇問道。「我記得蔡公並非子嗣早亡,而是根本就沒有無子嗣,只有兩個女兒?」

  「是!」

  「都多大,叫什麼名字,配的什麼人?」

  「一個尚在幼沖,喚做蔡琬,小字貞姬,乃是在邯鄲養出來的;一個已經過二十了,喚做蔡琰,小字昭姬……尚未成婚……」

  「這是為何?」董卓一時好奇。「這個年紀的女子居然不能成婚?你蔡伯喈的女兒也愁嫁嗎?」

  「也是這孩子命苦!」蔡邕生怕董卓生事,趕緊解釋。「在邯鄲時曾定了趙國相劉公的幼子,不過其人去邯鄲納采、問名時路過河內黑山,竟然被黑山賊於毒給殺死了!之前來洛中後,又定了一家河東人士,乃是衛氏子弟……可這不是局勢頗亂嗎?一時實在是難以成婚。」

  「原來如此,」董卓恍然大悟。「我曾為河東太守,也是曉得衛氏門第的,倒也不錯!其實,單以嫁女兒來說,你也不必擔憂局勢,畢竟如今在河東的乃是公孫珣,他你也是認識的,如何會阻攔此事?」

  「相國說的是!」蔡伯喈只想了結此話,所以強自胡亂回復起來。

  「也罷!」董卓復又乾脆言道。「你現在便去準備,等前方過了陝縣,你便趁著尚未打仗將女兒送過河去吧!我再賜你一些財貨,也算是盡長輩的道理!」

  蔡邕自然稱謝不止,然後匆忙下車,而等到其人離開董卓車架,來到有兵馬護送自家行列之中,卻又面如痴呆,一言不發,只是兀自鑽入車中逃避……原來,從董卓車架前到蔡邕家的行列中,一路行來,放眼望去,道路之側屍首相疊,豎耳相聞,也儘是淒嚎聲聲!

  有人失了子嗣,有人沒了父母,有人被甲士當眾奪取財貨、妻女,有人孑然一人,卻又沒了糧食……偏偏稍作停頓,就要被當眾處刑示威!便是公卿世族,也多有狼狽,有人孤身逃亡,被如豬狗一般輕易殺死在道旁河畔,有人稍作拖延,也會被公開處置。

  沿途樹木,春日萌發旺盛,卻多是血肉滋養而起。

  話說,董卓自髮長輩善心之時,而河南百姓卻因為他的兩月遷都,死傷無度!然而,與此同時,關東聯軍依舊駐足在虎牢關前,孫堅則受挫於潁川,根本就是寸步難行!讓人望不見任何希望。面對著這些事情,老實人蔡伯喈除了裝聾作啞,還能如何呢?

  董卓對他再好,也不過是用他寫字、寫文而已、

  進得車內,蔡邕花了好長時間方才喘勻氣來,卻又左右失措,最後只能向著車中一個抱著小白貓的五六歲小女孩詢問:「貞姬,你姐姐呢?」

  「姐姐說,若父親大人問起,就告訴父親,山陽王氏家中剛才來求糧,因來不及稟報,又是世交,她便親自戴著打起罩面帶人去送糧了。」小女孩訥訥而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