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將及其各部騎兵原本立在馬下休息,本該就勢行禮,但公孫珣左手掏出斷刃,也不出鞘,只是微微平舉,上抬示意,卻是讓沿途全軍騎兵紛紛上馬便可!

  就這樣,其人沿著騎兵大陣自北向南一路走來,各部騎兵也隨著他的到來紛紛重新上馬立定,而普遍性穿著赤色和白色直裾的騎兵大隊更是好像被這位衛將軍一隻手推著一樣,在汾水平原之上翻起了一道紅白相間的波浪,並旋即被跟在公孫珣身後的白馬騎兵所遮蔽混雜成了一體!

  俄而,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又從何人開始,幽州軍騎兵大陣突然歡呼聲動,到最後竟然齊呼萬歲!

  萬歲!

  在這個時代並不是天子專屬稱呼,在軍中更普遍性的作用乃是勝利後的歡呼……換言之,明明天色還沒有黯淡下來,明明還沒有到達可以一擊致命的最佳時刻,但當公孫珣親自來到軍中參與列陣以後,這支軍隊就已經開始歡呼勝利了!

  作為很可能是第一個遭遇這支騎兵大隊的部隊首領,楊奉本能的便想讓自己的部隊提高警惕!

  但是轉頭一看,這個河東數一數二的大豪卻是整個人呆若木雞起來……原來,之前被公孫珣帶動的何止是幽州兵馬,便是他楊奉的下屬軍陣居然也在不知不覺中隨著公孫珣的一次陣前巡視整個轉向!

  帶著一絲驚恐,楊奉復又回頭看向了身後的白波軍主力軍陣,而和他想像的一樣,整個白波軍居然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公孫珣整個牽動著轉過了頭來!

  作為第一個醒悟過來的人,楊奉幾乎恨不能立即去揪住身後程銀、李樂、胡才那些人鬍子,讓他們繼續去攻擊幽州軍大營,而不是如同一條下雨前黃河中的鯉魚一般張大嘴仰著頭去看著那個白馬旗不放!

  但是,轉念一想,連他自己剛才都心神為之動搖,何況是苦戰了一下午的這些人呢?何況是自己屬下的這些士卒呢?

  說到底,大概除了一個黃巾餘孽郭太外,所有的這些人從骨子裡就沒敢把公孫珣視為什麼對手,這些人雖然擁兵極重,卻是沒有什麼所謂政治綱領的……整場戰鬥的本質,無外乎是他們想在公孫珣身前繼續保有割據土皇帝的事實,但公孫珣卻註定不可能同意罷了!

  實際上,之前公孫珣在太原停駐了那麼久,這些人卻始終難以下定決心,既沒有主動涌到太原、河東交界處的靈石口,也就是俗稱的鼠雀谷這個天險去阻擋,也沒有一開始就下定決心展開大決戰,甚至一直等到公孫珣連攻連克弄的他們肉疼以後才匆忙來決戰……本身就代表了他們對公孫珣畏懼加牴觸的矛盾心理。

  所以,當對他們而言超出想像高度的公孫珣以最決絕的姿態出營列陣以後,也就難怪這足足七八萬河東白波軍,竟然全軍動搖了……從政治到軍事,這些人真的從沒有把自己放在與衛將軍齊平的地位上。

  當然,這應該本就是這位衛將軍的目的之一,經此一挫,河東軍錯失了最後一次攻擊大營奪取立足點的機會。

  楊奉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卻依舊是無可奈何……因為公孫珣已經開始動員起那支致命的騎兵大陣了!立足點的事情來不及多說,現在是要保命!

  但保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連綿不斷的軍號聲停了下來,而公孫珣也來到自己的騎兵大陣正中,只是緩緩抬手,然後其人身後的騎兵大陣便居然漸漸整肅起來……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其中代表的個人威望和軍隊紀律,幾乎讓對面那些知兵的河東大豪們徹骨冰寒。

  他們幾乎可以肯定,不用得到落日,就是現在,這兩萬騎兵奮力一衝,七八萬白波軍就要兵敗如山倒了!

  前方幽州騎兵整肅列隊,首當其衝的楊奉則頭皮發麻……他對自己這五六千人阻擋的作用感到無力,對身前的數百步外的那個人和他的部隊感到畏懼,但偏偏又不敢召喚援軍!因為他心知肚明,這個時候如果大陣擅動的話,很可能會因為散亂的陣型反過來給對面的騎兵形成真正的突擊機會,從而讓大崩潰來到更快!

  安靜下來的幽州軍騎兵大陣前,公孫珣看了看對面早已經不再刺眼的陽光,卻是忽然勒馬,立即朝著正前方的楊奉部開始前進。

  身後注視著自家主帥和那杆白馬旗的騎步各部也是毫不猶豫,立即勒馬,隨著公孫珣開始緩步向前。

  兩萬騎兵,人高馬大,無邊無沿,甫一啟動便驚得對面七八萬白波軍齊齊有了畏縮之意!其中,首當其衝的楊奉本部大陣更是立即有了動搖之意,這讓原本就很沮喪的楊奉瞬間絕望透頂……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恐怕幽州騎兵真的衝到跟前時,自己的部隊會不戰而潰,而自己也會因為這個可悲的位置,而多半死無葬身之地,甚至於被踩成一團肉泥也說不定。

  但就在這時,有意思的事情卻發生了,就好像剛剛只是在讓自己的坐騎適應此處環境一般,公孫珣忽然又勒馬停步了,兩萬幽州鐵騎雖然不明所以,卻也跟著再度駐足……這個過程,因為騎兵數量過多的緣故,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很費時間的過程。

  楊奉死裡逃生,卻也瞬間醒悟……對方金鼓俱全,剛剛若真是要全軍突擊必然要事先擊鼓的。

  不過死裡逃生之餘,這位河東大豪卻又愈發覺得煎熬了,因為死不可怕,等死最可怕!更何況楊奉本就是河東諸位大豪中最懂得變通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