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即便如此,也展現出了呂布的強悍無匹。

  而如今的戰場上,雖然有些混亂,但青天白日毫無遮蔽無法突襲不說,幽州軍更是建制完全,裝備精良……一部千騎長官,身邊最少有幾十騎的直屬護衛,且本身必然是身披鐵甲,弓馬嫻熟,卻被臨陣當眾斬殺,那就不能簡單歸咎於運氣了!

  一念至此,趙雲一邊臨時分出部分義充當這一部潰兵的軍官,讓他們收攏潰兵往後退去,一邊又趕緊往韓當處靠攏,說明此處情況。

  韓當聽聞此事,倒並不覺得驚愕……原來,就在趙雲去收攏潰兵之時,那邊魏越和宇文黑獺卻居然也遇到了麻煩!

  這個麻煩,不是說二將引兩千騎兩面夾攻都不是對方這支區區五六百人騎兵部隊的對手,那也太坑了。實際上,這支部隊已經在夾攻中漸漸潰散、減員不止了……但是問題在於,這支的指揮官很有大局觀念,他應該是很早就醒悟了幽州軍的戰術意圖,任由幽州左右馳騁,他都將自家這支小部隊牢牢鎖在身後步兵大隊陣前,並死守騎步結合處,不給幽州軍穿插分割的機會。

  魏越和宇文黑獺數次聯手突擊,卻都被對方引親衛死守了下來,而且死傷頗多!

  畢竟,這種衝鋒,一旦不能成功就只能倉促撤退,不然挨著白波軍的步兵大隊,雖說敵我混雜,不懼弓弩,可步兵的長槍大盾一旦壓上來,卻也危險至極。

  幾次衝鋒,上百死傷,全都是被步兵大陣給咬下來的。

  「讓魏越和宇文黑獺撤下來,去撕咬別處!」韓當到底是久經戰陣,而且尤擅騎兵,眼見著此處難啃,也是當機立斷,放棄了此處。「區區五六百騎兵,不值得!」

  趙雲也是立即頷首,表示贊同……騎兵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戀戰不走,陷入重圍!而且公孫珣此番作戰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那就是上來先求剪除對方的騎兵,使得己方騎兵優勢達到頂點。所以這個時候,幽州軍的騎兵任務很明顯,就是要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用最小的代價儘量消減對方的騎兵力量,這就更不該為了這點局部戰場的勝負浪費時間了。

  然而,眼見著特徵明顯的傳令騎兵迅速折返,魏越和宇文黑獺也各自引眾掉頭,就連韓當和趙雲也各自引眾勒馬後退,並準備展開新一輪針對對方騎兵的狩獵時……忽然間,另一股幽州騎兵從魏越部扯開的空隙中疾馳而過,再度壓著白波軍步兵大陣,撲向了這支難啃的河東騎兵!

  韓當遠遠看去,卻是立即明白了這是哪部兵馬,於是也不喚傳令官,而是直接向趙雲下令:「太史司馬非比尋常將佐,乃是右將軍所屬……萬萬不可有失,子龍親自引眾接應,先隨他突一陣,看看能否得手,若不能,即刻讓他撤回!」

  趙雲自然無話可說,便引數百白馬義從飛馳而去。臨到跟前,其人在戰場之上尚有心細之處,他也不引眾去步騎結合部尋太史慈,反而臨時調轉馬頭,先往那步兵大陣下的楊字大旗下佯做一突!然後復又折身直撲那支騎兵的正中心之處!

  從戰術角度來說,這是不對的!

  因為騎兵和騎兵直接相撞,即便是一方速勝,另一方也會死傷極多……真正出色的騎兵戰術應該是利用騎兵在戰場上的機動優勢和噸位優勢,進行恐嚇、騷擾、分割、包圍、追逐!而騎兵對騎兵時,更是應該像幽州軍此戰中之前不停做的那樣,不停穿插、分割、包圍才對!

  但是,趙子龍此時所領的這支部隊非比尋常,這是白馬義從,這支小股精銳部隊早就隨著公孫珣橫行天下而名揚天下十餘年。天下士民,未必人人知道誰是衛將軍,誰又是車騎將軍,但白馬將軍卻是如雷貫耳!而白馬義從也漸漸成為了一個標誌,其代表的東西更是越來越多!

  故此,當數百白馬騎兵盔甲嚴整,朝著這支舉著楊字大旗,足足有五六千步卒的步兵大陣前作出威嚇動作時,原本不該會動搖的這支部隊還是不由一滯!

  而等到趙子龍再轉身去直面那支騎兵部隊時,那五六百本就遭遇連番突擊,早已經搖搖欲墜,此番又被太史慈引八百遼東騎兵突入步騎結合部的騎兵部隊,卻乾脆是徹底支撐不住,登時炸開了!

  這支部隊散開以後,倒是將其將領給暴露了出來……乃是一個三十六七歲,方面重頜,身材雄壯的將領!其人身披鐵甲,頭裹白色絲製護額,手持長矛,臨敗不亂。

  趙雲窺的清楚,便讓白馬義從去獵殺那些逃逸騎兵,自己卻一馬當先,只率十餘騎直取此人。

  而此人身側雖然也只有十餘騎,卻毫不畏懼,也是挺矛迎上!

  話說,二將一個是落入敗局,倉促間為了活命,一個是察覺到此人非比尋常,為了此戰大局計,決心先除掉此人……再加上兩人隨從親衛儼然都對自家將軍武藝頗有信心,也沒有干涉的意思,所以居然就讓二將在陣前形成了單騎互討的格局。

  雙方夾住馬腹,就在戰場之上相互兜轉不停,各持長矛,你來我往,數合不止……然後又一起暗自心驚!

  不過,留給雙方的時間並不多,太史子義那邊同樣讓本部騎兵先去追逐獵殺炸開的那部騎兵,然後便也帶十餘騎輕馳而來;與此同時,之前收到驚嚇的那支白波軍步兵主力,也是立即調整了部屬,大舉前來支援這名將領!

  數息之後,趙雲與此將再度交馬奮力一合,然後趁勢散開……此時,趙雲在南,那方面重頜的白波軍騎將卻在北面,與雙方軍陣各自錯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