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這種談判,無外乎是威逼利誘二字罷了……所以此言既出,效果倒是顯著,張楊和楊丑面面相覷,一時都不能言語。

  而這二人互相看了半晌,卻是楊丑率先開口:「府君不妨再想一想。」

  「衛將軍竟然要吞併於夫羅嗎?」張楊也是一時喏喏。

  此言一出,事先對張楊性格已經有些了解的戲忠便心中明了……事情怕是已經成了七八成!

  於是乎,其人當即改容,勉力再勸:「張府君,其實我本就要勸你的……你想想,你身為一個漢室的太守,卻要依仗一群匈奴人來控制地方,這是長久之策嗎?天下人又會怎麼看你?而此番南下河內,非只是換了一個富庶的地方,反而正可趁機擺脫於夫羅。」

  「可於夫羅畢竟曾助我安定上黨,我不忍與之爭鬥!」張楊幾乎是有些哀求的意思了。「志才先生想一想,於夫羅若見我走,豈會輕易罷休?」

  戲忠不由再笑:「無須爭鬥,只要張府君做三件事……便可以兵不血刃,而以上黨換河內!」

  張楊尚未開口,楊丑便迫不及待:「敢問先生,是哪三件事?」

  「其一。」戲忠看著楊丑,輕鬆言道。「想法子哄騙於夫羅引其主力去涅縣。」

  「此事簡單。」楊丑也不由輕鬆言道。「其二呢?」

  「其二更簡單。」戲忠繼續言道。「其二,讓成司馬隨你們本部南下,則牽縣令自會讓開南面往河內的道路,諸位直接以波縣為據點,引兵南下,奔襲王匡所在便可……屆時,成司馬和牽縣令也會來接手壺關、長子。」

  楊丑愈發大喜:「這確實簡單……可這便行了嗎?其三呢?」

  「其三。」戲忠低頭輕笑。「還請張府君事先撤走北羊頭山的那兩曲人馬,放我家君侯數千步卒從小路入上黨,截斷涅縣退路……屆時後路被阻,前面又是我家君候大軍所在的太原郡,彼輩又多是騎兵,不能堅守,除了降服還能如何?」

  楊丑一時愣神:「如此簡單?」

  「簡單不好嗎?」戲忠嗤笑反問。

  「非是如此……」楊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卻又看向了張楊。

  而張楊一聲嘆氣:「只是略有感慨,衛將軍不愧是安利號的少東,做的一手好買賣……竟然是拿別人的大郡來換上黨,還要我做惡人來賣於夫羅。」

  「若真拿自己的來換,張府君敢換嗎?至於說惡人,袁紹不也是讓張府君來做惡人嗎?」戲忠不以為然,然後,一直就立在門內的其人便乾脆拱手告辭。「明日若張府君將於夫羅送往涅縣,我便當做府君答應了。若沒有,還請張府君早早將我們一行人拿下,省的我家君侯打進來,你們這幾千並北招募來的兵馬,連個保命的人質都沒有!」

  言罷,其人便直接轉身退去了,而成廉也是微微一拱手,便隨著戲忠鑽入到了暮色之中。

  且不提張楊和楊丑如何在亭舍中說話商議,這一邊,成廉和戲忠來到外面,假裝成楊丑的部屬,出城以避以避匈奴耳目……而好不容易出得城去,成廉卻是忍不住多了句嘴。

  「敢問志才先生。」成廉在馬上懇切問道。「這張楊如此優柔寡斷,又連楊丑這種下屬都約束不住,更只有區區數千兵馬,卻為何總想著在咱們君侯與袁紹中間割據一方,自成事業?還有那於夫羅一個區區匈奴人,同樣不過幾千兵馬,放著美稷王庭老家不回,也總想著留在南邊觀望形勢;便是王匡,此人如今無兵無將,無德無望,卻還是不願撒手……何必呢?!」

  「這就是所謂亂世龍蛇並起了。」旁邊戲忠卻是絲毫不覺得疑惑。「有人持忠義,有人恃勇力,有人天然短視,有人自以為是,有人身不由己,有人乾脆只是心有不甘……反正就是這個世道。其實,若是人人都識時務,反而更奇怪了……」

  「奇怪在何處?」成廉愈發好奇。

  「你想想,」戲忠勒馬駐身,微微嘆氣道。「若是人人識時務,那自商湯起,便不該出現鼎革之勢,如今豈不是還在夏朝?」

  成廉一臉茫然。

  「那換個說法。」戲忠見狀笑道。「若是人人識時務,當年高祖便該老老實實在漢中,而光武也該老老實實從了王莽,今日咱們君侯,也該老老實實呆在遼西,不與董相國為敵才對!」

  成廉似懂非懂,思來想去,卻愈發茫然。

  一夜無言,翌日一早,前一晚被公孫越灌得爛醉的於夫羅尚未起床,卻忽然被張楊親自登門拜訪。

  「增兵涅縣?」於夫羅一時恍惚。「為何啊?如今咱們跟衛將軍的和睦不是已成定局了嗎?」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張楊嚴肅言道。「越是事情已成定局,越要小心提防……單于,你部多是騎兵,可以打著護送盧公與公孫越的旗號,趁機增兵涅縣,我則將涅縣部眾撤回,實際上卻偷偷派去北羊頭山多加布防,如此方可無憂……等盧公等人平安到了太原,然後衛將軍又確實出兵河東,與白波賊交手了,單于再回來又何妨?」

  話說,若是別人倒也罷了,可是張稚叔這種人,性格仁慈軟弱,在上黨半年,向來只有於夫羅壓迫他的事,卻沒有他占於夫羅便宜的時候。

  所以……

  「張太守心思縝密。」於夫羅略作思考,便不由感嘆點頭。「既如此,今日送行,我親自引兵去涅縣走一趟便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