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悅很快就醒悟過來,這個敵軍的數量,這個敵軍的戰力,根本不是只有兩三千兵的自己可以抵禦的,但偏偏守土有責,方悅卻也沒有膽怯和逃跑的意圖!

  「傳令下去,讓全軍向我靠攏,不能至者,各自就地防守,以保全為上!太守王公就在上游二十幾里處的孟津,隨時來援!車騎將軍袁公處有冀州兵三萬,就在下游三十多里處,也能隨時來援……屆時兩面夾擊,我軍必勝!」方悅半是在給周圍士卒打氣,半是在說服自己。

  實際上,他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丁原燒起孟津,洛陽城都看的清楚,而此時三津並列,相距不遠,上游的王匡和下游的袁紹沒有理由看不到這裡的情形,也沒有理由不來援!

  但是……

  「你便是衛將軍故吏方悅嗎?」火光照亮了半條街道,呂布與方悅狹路相逢,然後抬起長矛遙遙相指。「聽說你自詡河內名將?」

  「悅從未自吹自擂。」方悅橫起鐵槍,遙遙在馬上拱手做答。「且一郡名將,何足掛齒?倒是當世虓虎之名,如雷貫耳!」

  「既知我名,如何不降?」呂布手持長矛,立在的盧馬上揚聲大笑。「你若能降,念在你如此有禮,又有衛將軍那份香火情,我可保你前程。」

  「悅雖只一郡小將,卻也知受命守土之責。」方悅應聲而答。「恕在下不能承呂君大恩!」

  呂布聞言非但不怒,反而愈發讚賞,卻是不由挑眉而言:「如此氣度,果然是一郡一國名將之姿,正該死在我手!方悅!我今兵盛於你,人眾於你,器械精於你,戰勢也強於你……是否?!」

  「不錯!」

  「不過你這人氣度不凡,有禮有節,我呂布卻不能不敬你為人!」呂奉先抬起長矛,橫於馬側。「如何,可敢單挑?若你勝,我自不顧戰事,全軍退回!若我勝,便殺你於此處,以成君忠勇之名!」

  方悅也橫槍相對,凜然不懼,卻是顧左右而言:「我今死,非為王太守死,實為河內而死……」

  言未迄,其人明知對方是當世虎將,猶然率先衝鋒。

  呂布愈發大喜,只是提矛勒馬相對。

  二將身後軍官、兵馬紛紛失色,他們萬萬沒想到,兩軍各自主將,居然就借著這渡口火光,於街道上上演了一出單挑之事……宛如七八百年前列國爭雄時,雙方將領列車於陣前,一決勝負一般。

  但究其緣由,卻也並非可笑之事。

  於呂布而言,半是夜戰之中,野性勃發;半是見對方臨陣持禮不失,有心以此來致禮相對;而於方悅而言,更是簡單,戰局不利,兵馬勢弱,如今又狹路相逢,偏偏他又不願投降失節,倒不如拼死一戰,僥倖勝利且不說,便是敗了,也可以讓手下兵馬不必再頑抗……

  須臾間,二將已經在街道上交馬連斗四合,然而方悅一合比一合氣若,呂布卻越戰越勇,等到第五合時,呂布奮力一劈,方悅抬槍去擋,雙方兵刃在空中一對,後者只覺得雙臂一麻,便頹然後仰,手中鐵槍也就勢滑落。

  呂布毫不猶豫,反手一矛戳出,正中對方咽喉,可憐方悅一郡名將,平生未曾有負於人,卻也因亂世為將,便毫無怨言,登時死於小平津渡口。

  時年三十四歲。

  方悅既死,本就因為遭遇夜襲而陷入絕境的河內小平津守軍登時崩潰,而呂布既輕易攻破此處,卻也還記得賈詡的計策與吩咐。所以其人倒也不去追索敗兵,更不就地劫掠搜刮,反而棄了那些潰兵與王匡的大營,匆忙召回各部,然後依舊偃旗息鼓,往下游五社津方向,也就是足足有三萬冀州軍、河內兵屯駐的袁紹大營處行軍而去。

  方悅與小平津北岸渡口,不過是這個漫長冬夜的開胃菜而已。

  五千鐵騎,馬蹄上裹著麻布,不急不緩,在呂布的帶領下沿著黃河一路偃旗息鼓,悄然東去,而走了大約大半個時辰,約二十里距離不到的時候,呂布便親眼看見,前方數里外儼然有一條火龍正急速相對而來!

  聽其馬蹄聲響,看火光陣勢,估計有四五千人,而且俱為騎兵!

  毫無疑問,賈詡計策中第二個關鍵推斷又成真了——上游火起,袁紹理所當然的派出了援兵,但卻居然派出足夠主力,反而只是一支完全可以迎面摧垮的偏師!

  早已經渾身發熱的呂布愈發大喜,他回身喚來黃淵黃潛九,而黃淵也即刻點頭,並立即帶著自己本部一曲兩百人解開馬蹄上麻布,打起火把,大搖大擺的疾馳向前迎上……真不是呂布和黃淵的計策,這二人沒這個細活水準,這是賈詡之前的吩咐。

  黃淵這兩百人疾馳向前,自然引起了對面援軍的注意,而兩軍都是騎兵,相向而行,幾乎是瞬間便迎面撞上。

  而不等對方開口,黃淵便兀自大喊:「前方可是車騎將軍援兵?小平津渡口遇襲,我奉方悅方司馬之命來請援軍……還請速速救援!」

  前方火龍幾乎是瞬間為之一滯,然後便有數百騎湧來,舉著火把圍住了黃淵等人,而黃潛九卻只是面色焦急,竟無半點慌亂之意……要知道,黃淵這兩百人也沒帶旗號,更沒帶什麼標誌,再加上他們確實是在小平津北岸渡口打了一仗,身上血污、煙燻,甚至傷口都是實打實的東西。

  果然,這些人稍作觀察,並未有任何疑慮,而很快也就有軍令傳來,說是顏將軍召求援之人前去問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