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防止不必要的傷亡,更是為了保護珍貴的馬匹,公孫珣不得不下令砍柴取草,一邊鋪路,一邊前行。

  而陽翟郭氏的使者到達此處,在路邊相應時,就正好看到了這一幕。

  「你是何人?」公孫珣鋪好柴草,大冬天的滿頭的大汗,甚至還有些污漬,卻是不管不顧,直接對上了此人。

  「鄙人陽翟郭護……我叔父乃是故雁門太守郭縕,如今賦閒在家……是衛將軍的故人……是他遣我前來勞軍!」此人趕緊躬身行禮。

  「你叔父呢?」公孫珣接過旁邊趙平小心遞上來的干布,隨意擦拭了一下面部與雙手。

  「叔父就在後面!」此人感激再言。「他帶了幾十隻豬羊,趕路不便,又怕錯過衛將軍,便讓我先來拜謁……」

  「看來今日有餃子吃了。」公孫珣不由失笑回頭。

  「君侯想多了。」不遠處,裹得跟個球似的戲忠遙遙嘆氣而答。「便是郭太守不會來,咱們今日也要吃餃子,今日路上足足摔死、摔傷了七八匹馬!而且剛剛還有隻餓瘋了的老虎躥出來,被太史司馬給射殺了!」

  「是啊,咱們有馬肉與虎肉了,不差那些豬羊。」公孫珣一聲感慨,然後卻是若有所悟。「但不管如何,郭太守作為相交十年的故人,今日能來看我總是好事……」

  那郭護不由輕笑。

  「這樣好了。」公孫珣忽然抽出腰中的斷刃與身側趙平。「正所謂禮尚往來,郭太守與我豬羊,我也得備個回禮……」

  趙平一時驚慌,直接跪地,然後方才懵懂接刀。

  「還請趙太守去砍下一隻死馬的首級,與郭公的侄子一起跑一趟,迎一迎郭公,再將馬首奉上,以作回禮!」公孫珣盯著趙平,冷冷言道。「告訴他,滹沱河畔的故人多年不見,甚是想他!」

  然後,其人卻是不顧尚在懵懂的趙平與陡然變色的郭護,回身到路邊,繼續尋柴草鋪路去了。

  ——————我是兩面出擊的分割線——————

  「本朝太祖嘗行軍征太原,雨雪交雜,風寒並起,以至道路濕滑,大軍難行。時婁圭在軍中,乃察告太祖:『雨雪寒氣,本冬日常見,唯風起於山,實道有惡虎作祟。』太祖聞之,令太史慈前行搜之,果見一白虎坐於道旁,長嘯不止,風聲振於峽谷。眾皆惶恐,獨慈引弓向前,一矢殺之。須臾風平,燕武遂親負柴草鋪路,大軍得行。」——《士林雜記》.燕.無名氏所錄

  PS:感謝樊淵囚泅同學的雙萌

  繼續磕頭拜年……今天在我爸媽面前碼的字,我媽聽說有人看我的打賞了我一千塊……用一種很奇特的目光觀察了我一整天

  新群是931557287,有興趣的可以加一下。

  第十四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

  當年風華正茂的雁門太守郭縕,如今已經是四五十歲的人了。而以此人的身份地位,無論如何,都堪稱養尊處優多年。

  不過即便如此,當郭縕在半路上看到那個血淋淋、冰乎乎的馬首後,他還是扔下了那些豬羊與族中隨從,然後頂著嚴寒與封凍,隨趙平還有自己的侄子郭護匆匆趕到了公孫珣的營地處……從他一瘸一拐的姿勢上能看出來,這一路上他應該是摔了不少跟頭。

  「郭公來了,快給郭公盛碗餃子。」眼見著故人來訪,公孫珣倒是依舊和氣,好像二人不是相隔十年,而是昨日還曾一起在滹沱河岸邊望河笑談一般。「老虎肉餡的,確實難得。」

  時值晚間,此時偌大的中軍帳略顯空蕩,不僅沒看到幾個軍官、衛士,便是幾名聞名遐邇的『軍師』、『謀士』,也只有一個戲忠在旁……如此姿態,倒還真有幾分私室相見故人的感覺。

  當然了,郭縕如今哪裡敢多想,眼見著數名目不斜視的甲士封住帳門,侄子郭護和那個趙平也被帶走,帳中除了他本人一時間只有公孫珣、戲忠二人而已,更是心驚肉跳,便趕緊行禮稱喏,然後匆匆入座。

  而就在其人入座,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之時,卻果然有侍從飛速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可卻沒有筷籌?

  郭縕先是一愣,但旋即就想起大漢朝歷史上的許多典故,然後只覺得頭皮發麻,便如木偶一般僵硬起身,復又來到帳中空地上,束手而立。

  「郭公是不是覺得挺委屈?」公孫珣咽下了一個餃子,又喝了口熱湯,這才輕聲詢問。「辛苦前來勞軍,我這個當日受你多煩照顧的故人卻屢屢為難,甚至堪稱苛責?」

  郭縕不敢怠慢,即刻躬身行禮:「回稟衛將軍,在下著實沒有怨懟之意,只是之前也實在是不成想將軍居然是這個意思,這才有所鬆懈……」

  「我是哪個意思?」公孫珣抬頭看了對方一眼,然後卻又繼續低頭去吃著自己老虎肉餡的餃子了。

  「衛將軍不是想讓我,還有我們陽曲郭氏,唯將軍馬首是瞻嗎?」郭縕在立在帳中勉力問道。「非是不願意助力將軍,只是之前聽說將軍在馬邑大勝匈奴,我還有兩位兄長只以為衛將軍兵力充足,將士驍勇,而太原又無戰事……」

  「看來郭公還是覺得他委屈了。」公孫珣忽然笑著打斷了郭縕,但這話卻分明是與一旁吃的香甜的戲忠所言。

  「郭公當然覺得委屈。」戲志才也端著木碗失笑道。「堂堂一位兩千石,又是陽曲郭氏的頭面人物……這陽曲郭氏在太原,乃至於整個并州,也是僅次於王氏的世族,所謂太原王、郭,向來並稱……君侯,我是潁川人,太原情形知道的不多,沒記錯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