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鐵鍋里放點蘑菇,燒開水,麵條一下,撈起來以後撒點自家部落出產的湖鹽,再放點醋,比做神仙都舒坦!

  可怎麼,怎麼就落到如此境地了呢?上百年的日子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若非有人在身前,須卜骨都侯差點落淚。

  「大單于。」張澤看著對方啃著肉乾,卻是忽然開口。「你得再答應俺一件事。」

  「老張你說。」須卜骨都侯一邊勉力咀嚼,一邊趕緊回過神來敷衍。「今天你說的事情,俺一定答應。」

  「這次去馬邑,雖說縣令和其他幾個大族首領都去了平城,可城中除了俺們張氏一族,還是有些留守官吏的……若是事情不成,你也不能殺俺!」

  「要真不成,殺你作甚?也沒啥用。」

  「若真不成,衛將軍還派兵追來了,你也不能輕易殺俺……俺族弟張遼到底是在洛陽當官的,真殺了俺,你們匈奴人將來只會死更多人!」

  「好!」須卜骨都侯扔下肉乾,連喝幾口清水,卻是起身而言。「你放心,俺懂得這個道理……不吃了,咱們去馬邑城下吧!」

  張澤長呼了一口氣,卻是有些手足發顫,許久方才立定。

  須卜骨都侯還有周邊匯集來的匈奴貴人們也不在意……因為,換成誰此時也都該緊張。

  清晨陽光下,匈奴人頂著疲憊、飢餓、寒冷開始密集匯集,並逐漸形成了大股軍陣,然後在各自頭人的帶領下沿著道口、山坡繼續往東南行進。

  而轉過數個緩坡,來到了馬邑所在的雁門腹心盆地之內,匈奴人的視野卻是豁然開朗!只見冬日上午的陽光下,位於?水最上游衝擊平原上的馬邑城簡直是閃閃發光,而這座閃閃發光的城池就在身前數里之外。

  「怪不得當年漢武大帝要在這裡設謀,西、北、南三面環山,一旦來到城下豈不是瓮中捉鱉?」須卜骨都侯立在馬上,遠遠一聲感慨。

  「差不多就行了。」旁邊馬上的張澤無奈顫聲催促道。「大單于……還是那句話,當日漢家天子用了數十萬大軍埋伏在這些山嶺中,今日俺們張氏再想設謀,卻哪來的兵馬?」

  須卜骨都侯聞言一聲苦笑,卻是指著身前無數自發涌動向前的匈奴兵馬連連搖頭:「其實,便是這山後真有埋伏,俺也無可奈何了……今日的匈奴哪裡是數百年前的匈奴?走吧!」

  言罷,這位『擁眾十萬』的匈奴偽單于居然是一打胯下戰馬,徑直往前馬邑城而去了。

  而數里外,公孫珣坐在馬邑城頭,看著自北面山坡上蜂擁而至卻連個旗幟都沒幾面的匈奴人,不禁連連失望搖頭。而一直等到數支奔跑極速的匈奴騎兵來到城前數百步,並對著鎧甲耀眼的城門樓而有所驚疑之時,身穿寶甲,復又罩著罩衣與一件玄色披風的衛將軍這才扭頭看向了身側的趙雲,輕聲下令:

  「亮旗!」

  —————我是故技重施的分割線—————

  「設馬邑之權,欲誘匈奴,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況單于之面乎!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乃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窴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瀚海,虜名王、貴人以百數;自是之後,匈奴震怖。」——《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感謝第三十四萌聖光閃現……其實應該是第三十二萌……我都糊塗了……過年喝的有點多……萬分感激。

  新群是931557287,有興趣的可以加一下。

  第十章 降虜西擊胡

  如火如荼,語出《國語.吳語》。

  當時,南方的吳國在吳王夫差的帶領下參與中原爭霸,連破魯國、齊國,便帶兵與晉國在黃池會盟,爭奪盟主之位。而就在這時,身後越王勾踐突然起兵,斷了吳國後路,吳王夫差和他的臣子們驚恐之餘卻也知道,晉軍在前,這時候倉惶而走反而會更加危險,於是便想出了一個招數。

  第二日,吳軍全軍三萬人,共分為三個萬人方陣,左邊一陣全是赤色服裝、赤色旗幟、赤色甲冑、赤色羽翎,相對應的,中間一陣則全是白色軍裝,而右邊一陣則全是黑色服裝。三個軍陣半夜出發,清早來到晉軍大營前,排列整齊,歡呼不停,中原霸主晉國君臣出營去看,只見吳軍軍陣如火如荼又似海,到底是有些慌亂,便承認了吳國人的戰力,放任吳軍從容離開黃池歸鄉。

  當然了,這種靠著軍隊整齊陣勢與整齊列裝來取得心理震懾的戰術,歷史上屢見不鮮,甚至所有人都有些無師自通的感覺,因為這本就是人類最基本的戰術素養之一,吳王夫差的這次行動不過其中一次出色典範而已……從原始人在臉上塗油彩,到部落時代身上做紋身,都是這個意思。甚至就在雁門郡平城北的白登山,公孫珣射狍子的地方,匈奴冒頓單于就曾經將四十萬大軍一分為四,十萬白馬,十萬青馬,十萬黑馬,十萬紅馬,四面圍困漢高祖劉邦,這也是同一個戰術思想。

  說白了,四個字——耀武揚威!

  而有意思的是,回到眼前,便是須卜骨都侯,其實也有類似的計劃,他準備讓五六萬人突然出現在馬邑城前,列陣完備,以極大數量的騎兵軍陣震懾馬邑城中的大族與百姓,讓對方徹底屈服。

  更有意思的是,在馬邑久候的公孫珣打的主意居然與對方不謀而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