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敢問這位袍澤官職,要往何處去?」然而等到對方來到河水這邊,太史慈卻一眼便注意到這幾騎為首之人居然掛著黒綬銅印,儼然最少也是一名曲軍侯,便不由大奇。

  要知道,此時河對岸大部分都被遼西烏桓叛軍所占據,軍官大部分戰死,也就是陽樂城和昌黎城這兩座大城尚為漢土,但其中六百石以上的朝廷命官也都是有數的……如何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軍官?

  「正要問足下呢,身居何職,居然在此?」這人也自然注意到了太史慈的官階與這麼一隊兵馬,也是好奇不止。

  「哦!」太史慈不以為意,當即拱手言道。「北海太史慈,現為右將軍領遼東太守趙公門下將軍府司馬,趙公已平遼東烏桓,正要渡河,所以在此。」

  「原來如此,」此人聞言也是不慌不忙。「見過太史司馬,在下常山趙雲,蒙衛將軍不棄,現為曲軍侯,奉我家將軍命往謁遼東公孫老夫人……」

  「衛將軍……遼西五百里俱為敵占,趙曲長既然是從衛將軍處來,如何行五百里至此?」太史慈愈發疑惑。

  「三日前,也就是天晴前一日,我家君候已復柳城,殺塌頓,俘丘力居,斬首過萬,俘虜過萬,遼西已平。」趙雲從容答道。「此行正是奉命請老夫人過柳城一行,商議如何善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三十六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

  太史子義當然有理由怔在那裡,因為這位常山趙曲長的話里有太多值得玩味或者說值得吐槽的地方。

  譬如說,遼西烏桓的實力擺在那裡,好幾萬聞名天下的突騎,五百里塞外孤懸,說平就平了,還是以斬首過萬、俘虜過萬,殺了一個首領、俘虜了一個首領的方式平定的,難免讓人咋舌。

  不過,考慮到對面那位衛將軍的名聲在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唯獨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按照這位趙曲長的說法,如今烏桓舉族命脈已失,而遼西百族雜胡白衣往謁衛將軍,這就意味著遼西近二十萬異族人口將要在柳城迎來他們最終命運的判決……可為什麼衛將軍不是來請朝廷任命的另一位持節將軍、右將軍趙公去柳城相會,反而是要請公孫大娘過去商議呢?

  又或者自己只是恰好遇到了去請公孫大娘的信使,而自有他人去請趙公了?

  當然了,甭管如何,太史慈雖然家境有些沒落,可到底是世族出身……這一點從他的姓氏和自幼知文且少仕郡中便能看的出來……如今又是弱冠知名當世,還在遼東生活了不少時日,甚至還做了趙苞的司馬,所以多少能想明白一些影影綽綽的事情。

  於是乎,太史子義並未深究,反而只是爽朗一笑,便又與趙雲和氣交談了幾句,復又派出數名騎卒為這位新結識的袍澤做嚮導,然後就繼續往大凌河上游去尋趙苞了……人家翁婿之間的事情,還是讓人家自己處置的好,從太史慈這個角度而言,匯報一下就足夠了,如何決斷是右將軍自己的事情。

  不過很顯然,趙苞絕對沒有受到公孫珣的邀請,甚至他就是從太史慈這裡才知道遼西已經平定的訊息,然後其人便懵在了那裡。等到第二日上午,隨著斥候從大凌河對岸回來,太史慈更是臨時受命,領精銳騎兵兵八百,護送右將軍、持節、領遼東太守趙苞趙威豪疾速渡河,往柳城去見他老人家的女婿去了。

  一路西行,戰役的過程與碩大的戰果越發清晰起來,所有的故事和跡象都說明,衛將軍公孫珣兵行險著,先敗後勝,已經徹底催垮了遼西烏桓的軍事架構……而在塞外這種地方,沒有了軍事能力,或者更乾脆一點,一個胡人部落,沒了兵、沒了將,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這真是……」數日後的柳城東門外,太史慈騎在馬上,環顧左右,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原來,聽說趙苞來此,柳城外,無數前來等待烏桓人最終命運或者說前來等待自己最終命運降臨的雜胡首領們,紛紛前來跪拜迎接。數以百計的部族頭人以及他們的隨行親疏、心腹,身穿白衣,在城外大路上跪成一片,卻是與他們身後那髒兮兮的幕帳圓頂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太史慈眼中的情形還不算什麼,真若是從高處看過去,四月中旬的遼西塞外,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而地面是……紅的,再加上柳城石青色的城牆,配著身穿赤色直裾的漢軍騎兵,與身著白衣的雜胡首領,外加柳城另一側巨大的兵營與俘虜營,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君侯。」柳城中央的高台之上,戲忠不由輕笑一聲道。「還是出去迎一下吧!趙公在遼西多年,見慣了這些雜胡的手段,如何會被這些人給迷惑?他停在城外必然是在等君侯過去。」

  「是啊。」婁圭也乾笑了一聲。「終究是女婿迎岳父,難道還能掉面子嗎?」

  「志才與子伯說的都不錯。」公孫珣聞言也不由微微笑道。「我這位岳父大人必然是在等我……自從劉師去世後,世間能讓我正兒八經稱之為的大人,也就是區區幾人而已,何必與長輩計較呢?」

  婁圭、戲忠二人紛紛陪了一聲笑。

  「那就這樣好了,你們二人還有義公、素卿他們,一起出去替我去迎一迎。」公孫珣復又遙遙望著自己岳父的儀仗言道。「既然來了,便請他老人家及早入城……就說……就說蹇碩、董重已死,董太后亦崩於永樂宮,大將軍有密信與我,讓我引兵入洛,盡誅閹宦……我在城中等他商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