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紛紛側目,儼然是不解其意,但僅僅是片刻後,婁子伯等人也是一時嘆服,然後紛紛向著王象行禮稱讚。

  原來,其人在馬上匆匆作出的邀請信,居然寫的太好了!

  「真是增一字嫌多,去一字嫌少……」到最後,便是公孫珣也不由在夕陽微光下大聲稱讚。「羲伯將來在文學上必有一番造詣!」

  王象是個老實人,當即謙恭不已。

  然而公孫珣眼見著這封增刪不得的作品於眾人手上流轉,最終由賈詡將信交回給蓋勛之時,其人卻是心中一動,陡然想起一個『典故』來。

  就這樣,蓋勛自回營中,公孫珣入營後也讓人去告知左右皇甫嵩與董卓,讓二人做好準備,明日陣前與叛軍首領相會,兼觀虛實。

  而就在所有人都準備告辭各回本營之時,公孫珣卻忽然喊住了一人:「文和留步。」

  賈詡不明所以,到底是在婁、戲二人的沉默中留了下來:「將軍請言。」

  「文和可有文學之才啊?」公孫珣正色相問。

  「涼州邊鄙,屬下確實不擅此道。」賈詡躬身相對。

  「那還真是可惜了。」公孫珣指著案上紙筆一時失笑。「但我還是想讓你替我寫一封私信!」

  賈詡一言不發,到底是上前鋪紙執筆,然後抬起頭來,靜聽吩咐。

  「你隨便寫,寫的長一些……只一個意思,便是告訴韓文約,若其能殺王國便可赦其罪。」公孫珣盯著賈詡從容言道。

  賈詡一言不發,低頭寫了幾句,但卻終於無奈抬起頭來:「將軍,這種信註定無用!」

  「你只管寫。」公孫珣失笑搖頭。

  PS:感謝新盟主竹子搖搖女士……這次是新書友……

  第十六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

  ?  一夜無言,到了第二日,也就是正月初九日,蓋元固果然將溝通一事做的漂漂亮亮,公孫珣約見韓遂,董卓約見馬騰,皇甫嵩則約見了王國,對面全部一口答應。

  畢竟,董卓與皇甫嵩在涼州的威望毋庸置疑,想當初,便是蓋勛被叛軍包圍都還能被這些人主動放一馬,傅燮被圍也都有叛軍願意主動放其歸家……何況是這兩位呢?

  如此說來,反倒是公孫珣蹭了董卓與皇甫嵩的威風。不過,他與韓遂有私交,也是事實,更不要說其人位階擺在這裡了。

  至於那兩位叛國的涼州太守,反倒沒人理會,因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二人是不可能來見官軍統帥的,尤其是當日傅燮死前曾經當面呵斥其中一人,並以一死來為兩千石太守守土之責做了最直接的表率。

  經此一事,他們來見官軍統帥又能幹什麼,再來挨一通罵?

  來到眼下,到了約定的中午時分,雙方果然按照約定各引三千騎兵掠陣,來到兩軍營盤中間相隔兩三百步穩住陣腳。

  然後,公孫珣一馬當先,只帶負弓騎馬的韓當與負著一個小包裹的賈詡,親自離開儀仗傘蓋,主動向前。而董卓和皇甫嵩是何等人物?自然也不會有所怯場,二人見狀也按照約定,引一武士一文士,隨公孫珣向前臨叛軍之陣。

  官軍三位主帥都如此坦蕩,反而讓王國、馬騰、韓遂三人一時羞赧,須知道,這些人對上對面三人,骨子裡便有些自慚形穢,便是韓遂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資格跟對面三人相提並論,於是哪裡還敢耽擱?一時間,三人也紛紛只各自引一武士,一心腹匆忙上前。

  而等到雙方挨近時,董卓忽然率先下馬,更是驚得對面九人全部失態,然後也立即下馬,並主動遙遙躬身行禮問候。

  董卓見狀不由扶著腰帶遠遠大笑:「我年老體胖,騎馬交談不便,倒是讓諸位涼州鄉人看笑話了……不過也好,下來便下來吧,這樣更好說話,如壽成等,不妨自便。」

  馬騰自然口稱不敢,然後又主動上前問候。

  而其餘王國與韓遂,二人相顧無言,到底也是沒有再上馬,而是立在原處,等公孫珣與皇甫嵩到達後,又再度俯首行禮。

  且不說皇甫嵩如何與王國如何相對,這邊公孫珣卻是乾脆跳下馬來,主動上前握住韓文約之手將其扶起,然後一時感慨無言。

  便是韓遂抬起頭來,看著公孫珣,也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隔了半晌,公孫珣終於開口,卻依舊是蕭瑟難耐:「文約兄啊,當日年少輕狂之時,你我洛中相會,那時你對我說天下事晦澀難名,相互做個結交,日後方便相見……但誰能想到,河內再別之後,你我再見居然是於兩軍陣前呢?」

  韓遂看著對方面龐,也只能握手感嘆:「衛將軍,當日在洛陽,我便說朝中諸公視西涼為邊鄙之地,遲早要生亂;在河內,我說若不能儘快誅宦,則西涼必然反覆之勢……如今如此相對,也只能說是天意如此了吧?」

  公孫珣聽著對方明顯帶有自表清白之語,卻是一時失笑:「何談衛將軍?你我十餘年故交,稱呼我字便可。只是文約兄,若是咱們如此說下去,此時我是不是該對你言,洛中誅宦在即,何妨就此投降?昨日信中明言,今日只談私誼,不論過去,這種事情也就不必多言了。」

  「是我失言。」韓遂不由尷尬苦笑。「這二人與衛將……與文琪做個介紹,成公英,成公實榮,文琪還記得吧?」

  公孫珣不慌不忙,便又上前笑握住成公英之手:「實榮當日拒絕我的招攬,可是讓我心疼到現在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