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這種磕磕絆絆,宛如老夫老妻過日子一般的境況中,中平六年正月初三這日,京兆尹蓋勛卻忽然擅離職守,從長安親自來到軍中,並密會了公孫珣一番,與其一起到來的,還有幾名白馬騎士。

  所談何事無人知曉,因為公孫珣並無對外提起,而蓋勛也是閉口不言,至於幾位白馬騎士帶來的訊息,就更是無人知曉了。

  包括賈文和在內的眾人只知道,公孫珣在與他真正的兩名心腹討論了一下午之後,當日晚間,便讓人邀請了前將軍董卓來中軍一會,以為蓋勛洗塵。

  蓋勛涼州名士,乃是僅次於皇甫嵩、董卓之後的涼州將種,而且其人因為受到病榻上的天子青睞,政治地位高絕,董仲穎要率領軍中將校前來相迎……恰如之前迎接公孫珣一般。

  更不要說,這場靜坐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月,前面叛軍在陳倉城下進退不能,堪稱前線平安,而董仲穎本人每三日都要來一次,所以自然無疑。

  「董公,衛將軍與北軍諸位還有蓋公正在營中專候於你。」前來出營的賈詡微微躬身。「還請諸位隨意。」

  「無妨。」面對著同為涼州人的賈文和,董卓還是很客氣的。「文和辛苦,雖然開春,天氣卻依然寒冷,何必親自出迎?」

  身後數名義從迎上,為首者更是其中佼佼者田疇,賈詡當即默然後退,讓開了道路。

  董卓不以為意,徑直引軍中將佐隨行入內,並與在二門上的蓋勛握手言歡。然而,等到這位前將軍來到他其實很熟悉的中軍大帳時,卻忽然一怔,然後恍惚間便想起了剛才賈詡說的那句怪異相迎之語。

  要知道,此時的中軍大帳內居然只有公孫珣一方人馬相候,並不見皇甫嵩和他的部署!甚至,公孫珣身側居然只有一個並列的几案空在那裡……分明有詐!

  最起碼,今晚這場宴會絕不是來迎蓋勛的!

  「文琪這是何意?」董卓幾乎是汗毛倒立,但一瞬間,其人多年為將的豪氣便涌了上來,然後他便親自扶刀向前昂然質問。

  而董卓身旁一旁昂藏披甲武士,卻是握刀盯住了蓋勛,但蓋勛理都理其人,便徑直饒過董卓,在側近落座去了。便是賈詡,也沉默不語,徑直坐到了挨著帳門的一處空座上。

  「無他。」坐在首位,專侯董卓的公孫珣一時失笑。「董公過慮了……我今日只喚董公一方來,乃是要告訴董公,我意已決,三日後便移營過汧水、臨陳倉,尋機決戰!」

  董卓聞言轉怒為喜,然後鬆開握刀之手,扶著腰帶向前落座:「文琪終於想明白了!賊軍不足為慮,確實早該一戰而決了。」

  莫說董卓,便是董卓部屬,也都紛紛大喜過望,然後各自落座。

  「文琪可是要與我定下出兵方略,再一起向皇甫公攤牌?」得益於動物牌的流行,董卓居然能說出攤牌這樣的話語。

  公孫珣不置可否,只是起身為董卓斟了一杯酒,然後雙手奉上:「正要借重董公戰力……我位至衛將軍、六千戶縣侯,封無可封,願在此承諾,功勞俱推董公及在座諸位,不取分毫。」

  董卓聞言愈發大喜,也是起身結果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方才許諾:「文琪放心,賊軍游移不定,進退失據,此戰你儘管居於我後,觀我成功!」

  「話雖如此。」公孫珣坐回身去,卻是緩緩搖頭。「我為主帥,總是要相機決斷的……」

  「文琪放心,我董卓非是誤事之人,戰事一開,必然竭盡全力。」董卓坐在案後,扶著腰帶昂然四顧。

  「我非是疑董公戰力與決心,而是說,叛軍多騎兵,當聚三部騎兵合用……前將軍以為如何?」公孫珣依舊不緩不急不喜不怒。

  「騎兵合用固然是正途。」董卓心中一動,然後不由蹙眉。「但皇甫公願意交出騎兵給我嗎?」

  「非只是騎兵。」公孫珣並未作答,只是自顧自繼續言道。「我軍分為三部,相互之間多有隔閡,我部兵少,前將軍和左將軍部,還應該再分出一部,列於中軍兩側以作支援。」

  董卓心下已經再度疑慮不堪,但對方話未說透,他又如何反駁,便當即閉口不言。

  但這位前將軍根本不用等太久,因為公孫珣旋即便圖窮匕見了:「故此,董公,我以為你部騎兵不妨交給李傕李司馬,然後統一歸於中軍指揮;再分出五千兵來,讓元固兄來統帥,以作兩軍彌合……你以為如何呢?」

  「文琪過分了!」董卓強壓怒火。「騎兵為一軍之戰力所在,我部兩萬,不過五千騎兵,給了你便要失去過半戰力;蓋元固西涼名門,素有威望,再給他五千兵,分明也是要落入你手……如此我這個前將軍還有多少兵馬?!」

  「一萬!」公孫珣不慌不忙,主動替對方算出了結果。「一萬步卒。」

  「一萬步卒!」董仲穎終於勃然作色,起身反問。「你卻多了五千騎兵兼五千步卒……如此舉止,豈不是要兼併我部?!這些兵馬從兩年前便跟著我,憑什麼你說拿就拿?!」

  「涼州叛軍各懷鬼胎,我軍若不能合兵,何以堂皇而勝?」公孫珣依舊坐在原處,不喜不怒,對身側董卓之怒置若罔聞。「還是說,我軍也和對面一樣,是烏合之眾?」

  「便是如此,為何不能將兵馬與我?!」董卓憤然反問。「不也算是合兵嗎?!」




章節目錄